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融活水澆灌貧困“窪地”——華融湘江銀行金融精准扶貧工作紀實

金融活水澆灌貧困“窪地”

——華融湘江銀行金融精准扶貧工作紀實

花垣縣十八洞村美麗風光。 (資料圖片)

華融湘江銀行在花垣縣麻栗場鎮登高村開展“民族文化進扶貧村”活動。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華融湘江銀行提供)

向慧琴 劉雙

金融活水助力精准扶貧;

華融湘江情注三湘四水。

作為湖南人自己的銀行, 華融湘江銀行成立六年多來, 切實踐行“立足湖南、融入湖南、支援湖南、服務湖南”的辦行宗旨,

在人民銀行、銀監局等監管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普惠金融各項工作。 特別是在“精准扶貧”中, 華融湘江銀行緊跟國家戰略和扶貧政策, 積極發展扶貧開發信貸業務, 著力提升金融扶貧服務水準, 唱響“金融扶貧”好聲音;不斷創新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新模式, 用金融杠杆撬動產業扶貧, 為往日貧瘠的土地注入金融活水, 變“輸血式”為“造血式”, 為脫貧攻堅帶去新鮮活力。

不忘初心 擔當金融扶貧生力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 地處武陵山區, 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2013年11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播下了“精准扶貧”的第一顆種子。

“扶貧政策的落地, 往往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 金融先行一步,

往往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華融湘江銀行董事長張永宏說, 作為湖南人自己的銀行,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扶貧攻堅戰中, 華融湘江銀行不忘初心, 始終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回饋社會的一種責任和擔當, 大膽探索, 勇於創新, 主動擔當金融扶貧生力軍。

“精准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後, 作為以“立足湖南、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宗旨的金融主力軍, 華融湘江銀行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金融扶貧工作部署, 積極投身攻堅戰, 堅定不移地踐行著“金融扶貧穩中求進”的莊嚴承諾, 以金融精准扶貧為主戰場, 精准發力, 精准投放, 積極發展扶貧開發信貸業務, 著力提升金融扶貧服務水準, 支援貧困地區經濟快速發展。

作為湖南脫貧攻堅戰中的金融扶貧“生力軍”,

華融湘江銀行牢固樹立責任意識, 加強組織推動。 該行把金融扶貧作為履行行業責任、體現擔當作為的重要切入點, 成立金融扶貧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制訂金融扶貧工作方案, 按照“總行統籌、條線部署、分行主辦、精准投入、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的總體思路, 分層明確目標計畫、任務分工和督導責任, 層層傳導工作壓力, 為金融扶貧工作的有序推進奠定了基礎。

為確保金融扶貧有序開展, 該行精簡扶貧貸款的審批環節, 簡化資料要求, 縮短審批時限。 出臺《華融湘江銀行建檔立卡貧困農戶信用評價實施細則》, 規範對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的信用評價工作, 提高金融助推精准扶貧效果。

該行在抓好貧困地區普惠金融發展、金融扶貧精准統計、單列信貸資源支持工作的基礎上, 把對接貧困地區產業扶貧和重點專案金融服務需求、實施金融扶貧差異化管理政策列入落實清單, 通過產品優化和服務創新, 增強金融精准扶貧內生動力。

華融湘江銀行行長蔣俊文介紹, 截至2017年6月末, 華融湘江銀行發放個人扶貧貸款543筆、餘額1.2億元, 產業扶貧貸款11筆、金額1.02億元, 專案扶貧貸款4筆、金額2.1億元, 共帶動2.3萬餘貧困人口就業。

創新模式 讓金融扶貧“接地氣”

沿包茂高速一路向西, 途經矮寨大橋, 下高速後沿蜿蜒的盤山公路驅車近30分鐘, 一路上層巒疊嶂盡收眼底,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十八洞村得天獨厚的風光。

除了新修的瀝青路,還有新修的木板房、新紮的竹篾牆、新添的青片瓦……

7月初,走進花垣縣十八洞村,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映入眼簾,讓人頓感愜意。

十八洞村日新月異變化的背後,就有華融湘江銀行的責任和擔當。

花垣縣是獼猴桃原產地之一,野生獼猴桃資源豐富,是建設獼猴桃種植基地的理想之地。因此,十八洞村將脫貧舉措精准定位為精品獼猴桃種植,並註冊成立花垣縣十八洞村苗漢子果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苗漢子果業公司”),按照“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的精准扶貧總體思路設立,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運作,計畫種植1000畝湘西特產獼猴桃,預計需1600萬元資金,股東自籌600萬元,其餘1000萬元擬申請銀行貸款。

在十八洞村外的一片田地上,1000畝獼猴桃茁壯成長,這正是十八洞村最大的產業項目。

“如果沒有華融湘江銀行雪中送炭,主動提供了貸款,解決了資金困難,就沒有眼前這個煥然一新的獼猴桃基地。”該基地負責人石志剛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當時,因苗漢子果業公司成立時間短,經營模式較為特殊,無法提供有效抵押物,導致其向多家銀行申請貸款都未獲批准。

在瞭解該項目的實際情況後,華融湘江銀行湘西分行認可其產業脫貧的模式,經總行研究決定給予該項目千萬元信貸資金支持。

具體操作中,創新模式讓金融扶貧“接地氣”:創新貸款主體。積極支持十八洞村全體村民和苗漢子合作社一起成立十八洞村苗漢子果業公司,由農業龍頭企業承貸還貸、專業人士經營管理,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有效解決貸款主體資格問題;針對十八洞村土地貧瘠,山多田少,不適宜大規模農業種植的現狀,支持當地政府通過農村土地流轉,在十八洞村20公里以外的花垣縣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內租地1000畝種植獼猴桃發展特色產業,踐行跳出十八洞村、發展十八洞村的創新發展思路。創新擔保方式。由花垣縣城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鑫海岸礦業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承擔49%、51%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確保專案落地。突破貸款期限。該行目前商業貸款最長期限為5年,但獼猴桃專案自建設到掛果至少需要5年時間,為保證專案能夠順利實施,該行對該筆貸款放款期限放寬到6年。

十八洞村獼猴桃特色產業專案的實施,為十八洞村發展產業增添了信心,為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架起了橋樑。該專案共吸納300名貧困人員就業,平均每人每月可領取2000元工資,由此大大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狀況。預計2017年產果銷售後,十八洞村每戶村民年均可增收2.6萬元,產業區的農戶土地流轉每人年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勞務收入每人年均可增收1萬元,十八洞村有望徹底甩掉貧困的“帽子”。

扶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需滴水穿石之功。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華融湘江銀行持續創新,真情幫扶,浸潤民心,廣受讚譽,探索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金融扶貧“十八洞村模式”。

精准施策 推出定制金融服務

在三類生產要素中,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對於貧困戶而言,資金的缺乏卻又是現實問題。獲得貸款意味著有很大概率通過創業來擺脫貧困,但現行的銀行體系架構卻很難與千千萬萬的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直接對接。

如何在金融扶貧中把每筆貸款用在刀刃上,切實體現扶貧效率?華融湘江銀行的回答是,精准入戶、精准施策、精准投放。

開發專門產品,把推進金融精准扶貧和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著力變金融“輸血”為金融“造血”,大力支持特色產業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檔,結合該行實際,新開發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和“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並在省內11個試點縣(市)進行試點。截至2017年6月末,該行已在麻陽支行落地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5筆、金額合計78萬元,已在岳陽分行落地農村承包土地抵押1筆、金額400萬元。

優化涉農融資模式設計,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集群設計出工業園區融資模式,針對大型超市農產品供應商設計出供應鏈融資模式,針對大型農產品賣場設計出商場融資模式,針對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設計出科技孵化模式和認股權融資模式。

試行“分貸統還”模式,批量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該模式最先在該行常德分行設計並落地。方案以石門縣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由縣財政承諾代償,以扶持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為目標,打造分貸統還批量金融服務模式。單戶授信額度1萬元-5萬元,授信期限三年,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不在利息之外收取任何費用。截至2017年6月,已向2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貸款,合計金額522萬元。

在開展金融扶貧過程中,華融湘江銀行通過精准施策,不僅解決了信貸投放管道問題,更通過金融知識普及、金融機具布放打通了支農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自去年至今,該行認真落實人民銀行關於建設金融服務站的總體部署和相關要求,積極加強金融扶貧服務站建設。依託金融扶貧服務站,該行因地制宜開展各項金融服務,包括金融知識介紹、反假幣宣傳以及提供理財、結算以及信貸等服務。

2016年,華融湘江銀行安排100萬元專項建設資金,在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及各市州支行的指導下,作為主聯繫行發起設立了11家金融扶貧服務站。其中,花垣縣十八洞村金融扶貧服務站於2016年3月10日正式揭牌(省內設立的第一批金融扶貧服務站),該行為該站配備了專業人員,安裝了ATM機,設置了宣傳欄,擺放了金融服務手冊,建立了金融扶貧台賬,並與村支兩委簽訂了框架合作協定,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積極為村民提供普惠性綜合金融服務。

2016年7月13日,人民銀行驗收組對十八洞村金融服務站建設進行了考察驗收並給予高度評價。2017年,該行又安排100萬元資金,專門用於支持金融扶貧服務站建設。上半年,該行部分分行根據當地人民銀行的安排,積極籌建新的金融扶貧服務站,至6月末已完成設立13家金融扶貧服務站。

優化網點佈局,因地制宜設立小微企業及涉農特色支行。至2017年6月末,縣域支行總數達到48家,縣域支行在全部網點數(187家分支機搆,包含17家社區支行)中占比28%,連續多年保持上升態勢;因地制宜設立小微企業及涉農特色支行,打造了如醴陵瓷器、安化黑茶、邵東皮革、瀏陽花炮、岳陽漁產品、張家界旅遊等一批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支行。

真情為民 扶貧救困暖人心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作為“湖南人自己的銀行”,華融湘江銀行始終秉承“立足湖南、融入湖南、支援湖南、服務湖南”的理念,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用心、用情、用力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為回饋社會,該行大力開展“綠色助學行動”,自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資助3000名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高中畢業生順利進入大學學習,資助金額達千萬元。

在幫扶過程中,該行真正做到為貧困戶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逐漸成了群眾脫貧的“貼心人”。由包括改行在內的中國華融四家子公司共同捐資200萬元援建了“華融湘西民族學校”,為邊遠山區的貧困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定期走訪慰問十八洞村、新橋村、登高村等貧困戶,累計開支10余萬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在新橋村,主要的致貧原因是部分農戶因病、殘疾、子女入學、缺資金、缺技術、智障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對於村裡很多貧困戶的情況,駐村扶貧的客戶經理非常瞭解。

湘西分行與州編辦、州台辦、州疾控中心一起開展為期六年的駐村扶貧工作,助推扶貧村各項事業取得快速發展。引導新橋村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1個,成立家庭農場2個,組織39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幫扶脫貧13戶63人;銜接落實專案13個,資金450余萬元,著力解決了制約新橋村發展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問題。有力推動創業貸業務,支持貧困人群創業,扶持了數百名下崗工人、退伍軍人、殘障人士、大學畢業生等群體進行創業,貸款餘額468萬元。

“作為一位殘疾人,我非常感謝華融湘江銀行對我創業的支持,我將以20萬元貸款作為啟動資金開拓進取,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和華融湘江銀行的厚愛。”2016年,剛進駐石門縣的華融湘江銀行破例向他貸款解了燃眉之急,常德殘疾人淩陳飽含淚水表達了他對華融湘江銀行的感激之情。

得到幫助的淩陳在創業成功後,積極回報社會,先後被評為常德市“向善崇德”好青年和石門縣“道德模範”。

除了新修的瀝青路,還有新修的木板房、新紮的竹篾牆、新添的青片瓦……

7月初,走進花垣縣十八洞村,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映入眼簾,讓人頓感愜意。

十八洞村日新月異變化的背後,就有華融湘江銀行的責任和擔當。

花垣縣是獼猴桃原產地之一,野生獼猴桃資源豐富,是建設獼猴桃種植基地的理想之地。因此,十八洞村將脫貧舉措精准定位為精品獼猴桃種植,並註冊成立花垣縣十八洞村苗漢子果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苗漢子果業公司”),按照“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的精准扶貧總體思路設立,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運作,計畫種植1000畝湘西特產獼猴桃,預計需1600萬元資金,股東自籌600萬元,其餘1000萬元擬申請銀行貸款。

在十八洞村外的一片田地上,1000畝獼猴桃茁壯成長,這正是十八洞村最大的產業項目。

“如果沒有華融湘江銀行雪中送炭,主動提供了貸款,解決了資金困難,就沒有眼前這個煥然一新的獼猴桃基地。”該基地負責人石志剛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當時,因苗漢子果業公司成立時間短,經營模式較為特殊,無法提供有效抵押物,導致其向多家銀行申請貸款都未獲批准。

在瞭解該項目的實際情況後,華融湘江銀行湘西分行認可其產業脫貧的模式,經總行研究決定給予該項目千萬元信貸資金支持。

具體操作中,創新模式讓金融扶貧“接地氣”:創新貸款主體。積極支持十八洞村全體村民和苗漢子合作社一起成立十八洞村苗漢子果業公司,由農業龍頭企業承貸還貸、專業人士經營管理,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有效解決貸款主體資格問題;針對十八洞村土地貧瘠,山多田少,不適宜大規模農業種植的現狀,支持當地政府通過農村土地流轉,在十八洞村20公里以外的花垣縣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內租地1000畝種植獼猴桃發展特色產業,踐行跳出十八洞村、發展十八洞村的創新發展思路。創新擔保方式。由花垣縣城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鑫海岸礦業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承擔49%、51%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確保專案落地。突破貸款期限。該行目前商業貸款最長期限為5年,但獼猴桃專案自建設到掛果至少需要5年時間,為保證專案能夠順利實施,該行對該筆貸款放款期限放寬到6年。

十八洞村獼猴桃特色產業專案的實施,為十八洞村發展產業增添了信心,為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架起了橋樑。該專案共吸納300名貧困人員就業,平均每人每月可領取2000元工資,由此大大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狀況。預計2017年產果銷售後,十八洞村每戶村民年均可增收2.6萬元,產業區的農戶土地流轉每人年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勞務收入每人年均可增收1萬元,十八洞村有望徹底甩掉貧困的“帽子”。

扶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需滴水穿石之功。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華融湘江銀行持續創新,真情幫扶,浸潤民心,廣受讚譽,探索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金融扶貧“十八洞村模式”。

精准施策 推出定制金融服務

在三類生產要素中,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對於貧困戶而言,資金的缺乏卻又是現實問題。獲得貸款意味著有很大概率通過創業來擺脫貧困,但現行的銀行體系架構卻很難與千千萬萬的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直接對接。

如何在金融扶貧中把每筆貸款用在刀刃上,切實體現扶貧效率?華融湘江銀行的回答是,精准入戶、精准施策、精准投放。

開發專門產品,把推進金融精准扶貧和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著力變金融“輸血”為金融“造血”,大力支持特色產業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檔,結合該行實際,新開發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和“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並在省內11個試點縣(市)進行試點。截至2017年6月末,該行已在麻陽支行落地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5筆、金額合計78萬元,已在岳陽分行落地農村承包土地抵押1筆、金額400萬元。

優化涉農融資模式設計,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集群設計出工業園區融資模式,針對大型超市農產品供應商設計出供應鏈融資模式,針對大型農產品賣場設計出商場融資模式,針對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設計出科技孵化模式和認股權融資模式。

試行“分貸統還”模式,批量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該模式最先在該行常德分行設計並落地。方案以石門縣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由縣財政承諾代償,以扶持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為目標,打造分貸統還批量金融服務模式。單戶授信額度1萬元-5萬元,授信期限三年,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不在利息之外收取任何費用。截至2017年6月,已向2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貸款,合計金額522萬元。

在開展金融扶貧過程中,華融湘江銀行通過精准施策,不僅解決了信貸投放管道問題,更通過金融知識普及、金融機具布放打通了支農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自去年至今,該行認真落實人民銀行關於建設金融服務站的總體部署和相關要求,積極加強金融扶貧服務站建設。依託金融扶貧服務站,該行因地制宜開展各項金融服務,包括金融知識介紹、反假幣宣傳以及提供理財、結算以及信貸等服務。

2016年,華融湘江銀行安排100萬元專項建設資金,在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及各市州支行的指導下,作為主聯繫行發起設立了11家金融扶貧服務站。其中,花垣縣十八洞村金融扶貧服務站於2016年3月10日正式揭牌(省內設立的第一批金融扶貧服務站),該行為該站配備了專業人員,安裝了ATM機,設置了宣傳欄,擺放了金融服務手冊,建立了金融扶貧台賬,並與村支兩委簽訂了框架合作協定,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積極為村民提供普惠性綜合金融服務。

2016年7月13日,人民銀行驗收組對十八洞村金融服務站建設進行了考察驗收並給予高度評價。2017年,該行又安排100萬元資金,專門用於支持金融扶貧服務站建設。上半年,該行部分分行根據當地人民銀行的安排,積極籌建新的金融扶貧服務站,至6月末已完成設立13家金融扶貧服務站。

優化網點佈局,因地制宜設立小微企業及涉農特色支行。至2017年6月末,縣域支行總數達到48家,縣域支行在全部網點數(187家分支機搆,包含17家社區支行)中占比28%,連續多年保持上升態勢;因地制宜設立小微企業及涉農特色支行,打造了如醴陵瓷器、安化黑茶、邵東皮革、瀏陽花炮、岳陽漁產品、張家界旅遊等一批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支行。

真情為民 扶貧救困暖人心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作為“湖南人自己的銀行”,華融湘江銀行始終秉承“立足湖南、融入湖南、支援湖南、服務湖南”的理念,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用心、用情、用力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為回饋社會,該行大力開展“綠色助學行動”,自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資助3000名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高中畢業生順利進入大學學習,資助金額達千萬元。

在幫扶過程中,該行真正做到為貧困戶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逐漸成了群眾脫貧的“貼心人”。由包括改行在內的中國華融四家子公司共同捐資200萬元援建了“華融湘西民族學校”,為邊遠山區的貧困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定期走訪慰問十八洞村、新橋村、登高村等貧困戶,累計開支10余萬元,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在新橋村,主要的致貧原因是部分農戶因病、殘疾、子女入學、缺資金、缺技術、智障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對於村裡很多貧困戶的情況,駐村扶貧的客戶經理非常瞭解。

湘西分行與州編辦、州台辦、州疾控中心一起開展為期六年的駐村扶貧工作,助推扶貧村各項事業取得快速發展。引導新橋村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1個,成立家庭農場2個,組織39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幫扶脫貧13戶63人;銜接落實專案13個,資金450余萬元,著力解決了制約新橋村發展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問題。有力推動創業貸業務,支持貧困人群創業,扶持了數百名下崗工人、退伍軍人、殘障人士、大學畢業生等群體進行創業,貸款餘額468萬元。

“作為一位殘疾人,我非常感謝華融湘江銀行對我創業的支持,我將以20萬元貸款作為啟動資金開拓進取,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和華融湘江銀行的厚愛。”2016年,剛進駐石門縣的華融湘江銀行破例向他貸款解了燃眉之急,常德殘疾人淩陳飽含淚水表達了他對華融湘江銀行的感激之情。

得到幫助的淩陳在創業成功後,積極回報社會,先後被評為常德市“向善崇德”好青年和石門縣“道德模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