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21世紀的圍棋規則統一——論圍棋盤面7目和棋無勝負的存在意義

很久很久以前(掐指一算剛好七萬年了)……有兩位絕代雙驕般的劍客同時愛上了一位絕代佳人。 他們一位玄衣黑劍(好像夜華誒), 另一位素衣白劍(Waawoo司音上仙耶)……咳咳……大嬸兒, 您是《三生三世》看入魔了吧[手動出汗]。 。 總之啦, Ta倆一致同意用決鬥的方式來評判誰有資格娶回那位四海八荒的第一美女——哎呀, 白淺和司音是同一個人好不啦(亂入的追劇大嬸兒已被編輯大哥勸退[手動捂臉], 請大家稍安勿躁……)咳咳……其實我也被她弄得有點忘詞兒……兩位上神(不是劍客麼?)身後不遠處就是刀山火海——太子夜華(哎, 就這麼著吧…下同)距離身後的懸崖只有短短的0.5米,

而司音上仙距離身後的懸崖尚有1.5米之遙!這時那個曾經不諳世事、愣頭愣腦般拆穿“皇帝新裝”的男孩兒又高喊:這也太不公平了, 為什麼不能讓兩位這麼勇敢的蜀黍都距離懸崖1米呢[孩紙你也夠狠的, 都距離10米不好麼, 手動捂臉]?得到的答覆卻是:那樣他倆就有可能分不出勝負了[看來這天君是非得利用懸崖nèng死一個才行, 不忍直視只能再次捂臉]!這時問題來了, 由於黑劍客(不是夜華麼…)身後半米就是懸崖, 決鬥一開始便一副快sù推jìn的架勢, 沒想到這樣的心態卻更使得他破綻百出, 反而被老道的(年長九萬歲是白活的?)司音上仙(白劍客, 白劍客……[手動咆哮體])……——摘自尚未完工之《如何給圍棋零基礎的追劇老媽解釋盤面和棋無勝負的存在意義》

本來, 作為一名業餘圍棋愛好者的我, 無論從實戰需要還是相關利益考慮都屬於既沒必要也沒動力去觸碰如題的這個圍棋“禁區”的。 然而, 一年前穀歌AlphaGo的橫空出世不但改變了整個圍棋界, 也改變了科技界對於人工智慧進化速度的預期, 更改變了我對於圍棋規則的理解!

如果說去年Deepmind團隊用於比賽的那個版本對於李世石的獲勝多少有些身在暗處的優勢以及小李發揮有失水準的因素的話, 那麼前不久其新馬甲Master對於中日韓三國現役頂尖國手的快棋60連勝則殘酷地表明:這一年來AI進步的幅度要遠遠超過人類(而且是在這一領域辛勤鑽研的人類精英們)——很多童鞋一定忍不住要吐槽道:廢話。

穀歌AI每天左右互搏的盤數要超出人類所有職業棋手一年對局盤數好幾個數量級, 你這個結論也太無趣了吧?!沒錯, 無論從量(對局盤數)還是質(對局對手)哪個方面來說, 我們的人類代表都在與AI進行著一場特別不公平的競賽(突然好心疼山區那些學習條件艱苦的孩紙們);然而更加可悲的是, 也許正是現行的這兩套既不盡公平更遑論統一的圍棋規則部分導致了職棋精英們對於執黑和執白時心態的微妙出入, 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人類代表們在對局時從始至終地去貫徹“每一步都下在棋盤上最大的地方”這一獲勝寶典——而這恰恰是穀歌AI越來越甩開人類棋手的地方!

去年的人機大戰第一季雖然穀歌方面選擇挑戰李世石而非柯潔讓很多棋友非常不以為然, 但比賽採用中國規則卻也著實讓國人在規則的孰優孰劣方面挺直了一把腰杆。 可是, 隨著賽後Deepmind團隊透漏出越來越多的AI深度學習訓練資料細節, 大家猛然發現——在黑棋貼還白棋3又3/4子的中國規則下, AI執白居然可以做到“不敗”!!!而這雖說出乎意料之外, 但卻也在情理之中。 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執白勝率遠遠高於執黑早已不是秘密, 而職業棋手們在採用中國規則的比賽中都祈禱自己猜先猜錯也早已成為業界一梗——更有“耿直”如石頭者竟曾公然提出“難道猜對的一方不應該有選擇先行與否的權利麼?”這種“既合理又忤逆”的呐喊……一切證據都表明:中國數子規則下,

黑貼3又3/4子(合7目半)是明顯有利於白棋的;而中國規則之所以從之前的黑貼2又3/4子(合5目半)跨過6目半(3又1/4子)直接修改成現在這樣子卻是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數子法的黑貼3又1/4子還是2又3/4子根本沒區別!

分析到這裡, 想必有一定圍棋知識的朋友都會發現:我們一向引以為傲的“用實戰解決局部爭端”的中國規則並非那麼完美無缺。 回望本世紀初, 中國棋院修改黑貼5目半的舊規則就是基於當時執黑勝率明顯高於執白的客觀事實。 日韓棋院平滑地調整貼目規則到6目半(日本規則和韓國規則在打劫等方面也有出入, 本文主要討論終局點目判定勝負這一常規設定, 下同), 實行到今日積累的資料統計表明執黑執白的勝率差在千分之五(即0.5%)左右, 綜合考慮各種對局因素已經完全可以認為此規則對於比賽雙方是相對公平的;然而,中國圍棋競賽規則(2002年版)下黑貼3又3/4子(合7目半)實行15年來的職業棋手對局統計結果表明:執黑的勝率要比執白低千分之二十(即2%)以上,已經與1988年舊版(黑貼2又3/4子)的情形正好顛倒了過來!可以想像,當時國內圍棋相關管理機構從“小貼目”直接改到“大貼目”是需要勇氣的(為什麼不採用“中貼目”前文已交代)。雖然當時也會有很多人預測這種改變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出現,但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嘗試沒資料如何可以妄下結論?然而現在的問題變成了,統計資料已經擺在那裡……我們到底應該何去何從?

如果沒有穀歌AlphaGo的出現和後續各路AI的極速進化,想必中國圍棋競賽規則已經“到了最尷尬的時刻”吧!雖然隨著國內棋手在世界大賽的成績飆升以及國內企業贊助的世界大賽越來越多(再加上日韓主辦世界棋賽紛紛日漸凋零),中國規則貌似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縱觀世界,無論是在全世界業餘圍棋界影響越來越廣泛的歐洲圍棋大會還是線上的KGS,使用的仍然是對於黑白雙方相對更公平的日本規則。可是,日本規則的許多人為硬性規定難以在電腦程式中有效實現——而中國規則“實戰解決具體爭端”的指導思想更容易被AI“理解”和操作的現實使得劇情有了反轉的跡象。以前圍棋程式弱得令人髮指,驕傲的人類當然可以無視之;可如今人家的帶頭大師早已脫胎換骨且已甩開你n個段位(目測n≈2),再對其無視就只能被稱為“抱殘守缺+負隅頑抗”了。

那麼,如何不再讓我們的人類代表“輸在起跑線”呢?當務之急便是協商制定出一套比現行各家規則更加公平合理可操作的、在世界範圍內統一遵循的圍棋競賽規則——而這裡面的關鍵一步就是需要承認並接受“盤面和棋無勝負”這一客觀存在(具體主旨在我上一篇《統一圍棋規則需要另闢蹊徑》中已有明確闡釋,在此不再贅述)!“7目半大貼目”與“5目半小貼目”分別使得黑白雙方在一開局就天然地(實際上是人為地)吃了啞巴虧的現狀,造成在中國數子規則下如果仍然刻意回避“盤面和棋無勝負”這一客觀存在,無論如何修改貼目規則都無法像日韓規則那樣用貼目來保證對弈雙方的基本公平!要知道,在終局黑棋184子/白棋177子的情況下黑棋得分為184-3.75=180.25;白棋得分為177+3.75=180.75,我們說黑棋以1/4子(半目)負于白棋;而在黑棋185子/白棋176子的情況下黑棋得分為185-3.75=181.25;白棋得分為176+3.75=179.75,我們卻說黑棋以3/4子(1目半)戰勝了白棋——這便是開篇那兩位劍客蜀黍(我還是喜歡把Ta們看作神仙^_^)的故事[手動攤手]。

(話說《三生三世》裡圍棋盤的出鏡率是蠻高的,可各路神仙那下的明顯都是五子棋好麼?難道劇組是要表明我國對於五子棋也擁有智慧財產權[笑哭]?)

綜上,只有讓對局雙方在一開始都盡可能地站在平等的起跑線上,人類代表們才有可能平心靜氣地弈出既追求效率又不過分保守的“六合”圍棋,進而在與AI的互相促進中繼續追尋那“神之一手”——Master雖然對人類以後在圍棋上是否還能夠對Ta起到促進作用深表懷疑,但礙於自己的電線“暫時”還掐在人類的手裡,也只好在內心呵呵了……

P.S. 這個世界確實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各種運動(無論體能的還是腦力的)的規則也都有這樣或那樣需要完善的地方。但,頑固如“國際足聯”、曾經不止一次地聲稱“誤判甚至黑哨也是足球一部分”的世界第一大運動也都順天應時地向網球學習著“鷹眼”技術,用門線技術避免著“英格蘭冤案”的再次出現。圍棋,這個雖然古老但卻堅守了人類智慧之光到最後的腦力遊戲,是不是應該用更高的一個維度來評判勝負

呢?我相信,很多朋友一定早已看破此中玄機只是不願講出來得罪人而已——正如一位資深棋友所說,到了規則制定者不需要由90後陪同觀看《奇葩說》的時候,這個問題自然會解決的吧[全自動捂臉]……

綜合考慮各種對局因素已經完全可以認為此規則對於比賽雙方是相對公平的;然而,中國圍棋競賽規則(2002年版)下黑貼3又3/4子(合7目半)實行15年來的職業棋手對局統計結果表明:執黑的勝率要比執白低千分之二十(即2%)以上,已經與1988年舊版(黑貼2又3/4子)的情形正好顛倒了過來!可以想像,當時國內圍棋相關管理機構從“小貼目”直接改到“大貼目”是需要勇氣的(為什麼不採用“中貼目”前文已交代)。雖然當時也會有很多人預測這種改變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出現,但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嘗試沒資料如何可以妄下結論?然而現在的問題變成了,統計資料已經擺在那裡……我們到底應該何去何從?

如果沒有穀歌AlphaGo的出現和後續各路AI的極速進化,想必中國圍棋競賽規則已經“到了最尷尬的時刻”吧!雖然隨著國內棋手在世界大賽的成績飆升以及國內企業贊助的世界大賽越來越多(再加上日韓主辦世界棋賽紛紛日漸凋零),中國規則貌似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縱觀世界,無論是在全世界業餘圍棋界影響越來越廣泛的歐洲圍棋大會還是線上的KGS,使用的仍然是對於黑白雙方相對更公平的日本規則。可是,日本規則的許多人為硬性規定難以在電腦程式中有效實現——而中國規則“實戰解決具體爭端”的指導思想更容易被AI“理解”和操作的現實使得劇情有了反轉的跡象。以前圍棋程式弱得令人髮指,驕傲的人類當然可以無視之;可如今人家的帶頭大師早已脫胎換骨且已甩開你n個段位(目測n≈2),再對其無視就只能被稱為“抱殘守缺+負隅頑抗”了。

那麼,如何不再讓我們的人類代表“輸在起跑線”呢?當務之急便是協商制定出一套比現行各家規則更加公平合理可操作的、在世界範圍內統一遵循的圍棋競賽規則——而這裡面的關鍵一步就是需要承認並接受“盤面和棋無勝負”這一客觀存在(具體主旨在我上一篇《統一圍棋規則需要另闢蹊徑》中已有明確闡釋,在此不再贅述)!“7目半大貼目”與“5目半小貼目”分別使得黑白雙方在一開局就天然地(實際上是人為地)吃了啞巴虧的現狀,造成在中國數子規則下如果仍然刻意回避“盤面和棋無勝負”這一客觀存在,無論如何修改貼目規則都無法像日韓規則那樣用貼目來保證對弈雙方的基本公平!要知道,在終局黑棋184子/白棋177子的情況下黑棋得分為184-3.75=180.25;白棋得分為177+3.75=180.75,我們說黑棋以1/4子(半目)負于白棋;而在黑棋185子/白棋176子的情況下黑棋得分為185-3.75=181.25;白棋得分為176+3.75=179.75,我們卻說黑棋以3/4子(1目半)戰勝了白棋——這便是開篇那兩位劍客蜀黍(我還是喜歡把Ta們看作神仙^_^)的故事[手動攤手]。

(話說《三生三世》裡圍棋盤的出鏡率是蠻高的,可各路神仙那下的明顯都是五子棋好麼?難道劇組是要表明我國對於五子棋也擁有智慧財產權[笑哭]?)

綜上,只有讓對局雙方在一開始都盡可能地站在平等的起跑線上,人類代表們才有可能平心靜氣地弈出既追求效率又不過分保守的“六合”圍棋,進而在與AI的互相促進中繼續追尋那“神之一手”——Master雖然對人類以後在圍棋上是否還能夠對Ta起到促進作用深表懷疑,但礙於自己的電線“暫時”還掐在人類的手裡,也只好在內心呵呵了……

P.S. 這個世界確實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各種運動(無論體能的還是腦力的)的規則也都有這樣或那樣需要完善的地方。但,頑固如“國際足聯”、曾經不止一次地聲稱“誤判甚至黑哨也是足球一部分”的世界第一大運動也都順天應時地向網球學習著“鷹眼”技術,用門線技術避免著“英格蘭冤案”的再次出現。圍棋,這個雖然古老但卻堅守了人類智慧之光到最後的腦力遊戲,是不是應該用更高的一個維度來評判勝負

呢?我相信,很多朋友一定早已看破此中玄機只是不願講出來得罪人而已——正如一位資深棋友所說,到了規則制定者不需要由90後陪同觀看《奇葩說》的時候,這個問題自然會解決的吧[全自動捂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