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一夢外白渡橋

在上海人的記憶中始終保留著這麼一座橋———外白渡橋。

年逾百歲的外白渡橋承載著上海這城市的榮辱, 現在它的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 成為上海人心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也是讓中外遊客架起相機, 對著彼岸新樓拍照留念的地方。 更是在許多海外遊子心中, 它的身影已化成一縷抹不去的鄉愁。

這是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56年, 名為“威爾斯橋”, 那個時候還是座木橋。

第二代外白渡橋, 當年英國人叫它“花園橋”, 並在橋頭立銅質紀念碑刻字記載, 而百姓則直呼為“外擺渡橋”。 至此, 這裡過橋不再付費。 這也是第二代橋——“外白渡橋”的由來。

因為數十年, 民間口誤, 讀音成“外白渡橋”, 於是, 約定俗成地沿襲下來。

光緒32年, 打下第一根樁, 第二年竣工。 鋼桁架、空心薄板橋墩, 橋面鋪設的電車軌道。 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橋。 在光緒年間, 木橋幾經補修, 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

工部局決定另建新橋 代替。 而設計要求都能承受一級城市橋樑通常能夠承受的載重。

上海因河而興, 通江貫海, 而外白渡橋是上海市區連接滬東的重要通道, 也把老上海金融與外貿運輸兩大支柱產業貫通一氣, 對上海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意義。

它讓上海這座城市發展起來, 讓這座城市裡的人有更多的經濟來源, 給以他們生活重要的資源, 也同時記載著這座城市裡人的榮與辱。

在1937年上海淪陷時, 中國人過橋都要畢恭畢敬地向在橋頭站崗的日本兵鞠躬, 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毒打或罰跪, 甚至被狗咬。 而在橋的東南面, 就是記載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的黃浦公園。

它也記錄著1915年上海鎮守使鄭汝成被刺的歷史案件。 有淞滬抗戰期間大量難民從閘北潮水般向南通過外白渡橋的情景, 還有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從外白渡橋進城的畫面。

這座百年老橋默默地承受著歲月的流逝,見證這座城市人們的生活百態,而現在它甘願成為風景,一直存在著,在這座城市裡人的心中,即使現在外白渡橋已經沒有很重要的交通意義,可是卻依舊無可取代的存在在這座城市裡。

作者 | 少爺

相關紀錄片:

上海的記憶

這座百年老橋默默地承受著歲月的流逝,見證這座城市人們的生活百態,而現在它甘願成為風景,一直存在著,在這座城市裡人的心中,即使現在外白渡橋已經沒有很重要的交通意義,可是卻依舊無可取代的存在在這座城市裡。

作者 | 少爺

相關紀錄片:

上海的記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