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鸛草——清熱解毒而止瀉痢

老鸛草

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特牻兒苗、老鸛草或野老鸛草的乾燥地上部分, 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 後兩者習稱“短嘴老鸛草”。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夏、秋二季果實近成熟時採割, 曬乾。 切段, 生用。

【藥性】辛、苦, 平。 歸肝、腎、脾經。

【功效】祛風濕, 通經絡, 清熱毒, 止瀉痢。

【應用】

1、 風濕痹證

本品辛能行散, 苦而能燥, 性善疏通, 有較好的祛風濕, 通經絡作用。 治風濕痹痛, 麻木拘攣, 筋骨酸痛, 可單用煎服或熬膏;或配威靈仙、獨活、紅花等祛風通絡活血之品。

2、 泄瀉, 痢疾

本品能清熱解毒而止瀉痢, 治濕熱、熱毒所致泄瀉、痢疾, 可單用或與黃連、馬齒莧等配伍。

3、 瘡瘍

本品有清熱解毒之功, 治瘡瘍內服外用皆可。 內服可與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等同用;外敷可製成軟膏, 以治濕毒蘊結之癰疔瘡癤、濕疹、水火燙傷等, 如老鸛草軟膏(《中國藥典》)。

【用法用量】煎服, 9-15g;或熬膏、酒浸服。 外用, 適量。

【古籍摘要】

1、《滇南本草》:“祛諸風皮膚發癢, 通行十二經絡。 治筋骨疼痛, 風痰痿軟, 手足筋攣麻木, 利小便, 瀉膀胱積熱, 攻散諸瘡腫毒, 退癆熱發燒, 治風火牙疼, 疥癩痘疹等症。 兼解諸癆熱, 其應如響。 敷跌打損傷, 能定痛治瘀。 ”

2、《藥性考》:“去風, 疏經活血, 筋健絡通。 損傷、痹症、麻木皮瘋,

浸酒常飲。 ”

【現代研究】

1、 化學成分

牻牛兒苗全草含揮發油, 油中主要成分為牻牛兒醇;又含槲皮素。 老鸛草全草含鞣質及

金絲桃苷。

2、 藥理作用

1) 老鸛草總鞣質(HGT) 有明顯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鎮痛作用, 有抗癌、抑制誘變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2) 牻牛兒苗煎劑有明顯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球菌及痢疾桿菌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醇提物有明顯的鎮咳作用;西伯利亞老鸛草對蛋清性關節炎有明顯抑制作用;

3) 日本產尼泊爾老鸛草的煎劑或乾燥提取物, 均能抑制十二指腸和小腸的活動, 並促進盲腸的逆蠕動, 但劑量過大, 則能促進大腸的蠕動而出現瀉下作;

4) 老鸛草可能具有黃體酮樣作用或有升高體內黃體酮水準的作用。

【其他】作老鸛草使用的還有:西伯利亞老鸛草, 尼泊爾老鸛草, 塊根老鸛草, 毛蕊老鸛草, 草原老鸛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