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網縣網——定西市通渭縣

通渭縣旅遊景區

錦屏水庫

在十年九旱、水枯河斷的通渭西部, 有一處波光粼粼的人造湖泊——鏡屏水庫。 遠望大壩, 巍然挺立, 攔起百頃碧波。 庫區水繞山顯靈, 山環水稱秀, 藍天白雲倒映水中, 綠樹碧草搖曳岸邊, 一派高峽平湖的怡人景象。 特別是夏秋暴雨之後, 千溝萬壑從天上游撼天動地, 奔湧而來, 到此便乖乖收斂起不馴之勢, 匯入一汪潭水之中。

錦屏水庫

渭水長虹灞陵橋

渭水長虹灞陵橋座落在渭源縣城清源河上的灞陵橋, 始建于明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 是一座古典純木結構臥式懸臂拱橋, 全長40米, 跨度29.5米, 高15.4米, 寬4.8米, 底部以並排10根粗壯圓木並列11組, 從兩岸橋墩逐次遞級, 飛挑淩空, 宛名渭水長虹, 又似天橋樓臺, 享有渭水第一橋的美譽。 近代和當代名人左宗棠、蔣介石、于右任、林森、楊虎城、何應欽、汪精衛、啟功等人紛紛為此橋撰寫了牌匾和對聯。

清代詩人楊景的“聞眺城邊渭水流, 長虹一道臥橋頭。 源探鳥鼠關山月, 窟隱蛟龍秦地秋。 遠舉斜陽光射雁, 平沙擊石浪驚鷗。 一帆風順達千里, 東走長安輕蕩舟”更成了千古絕唱。 灞陵觀潮和君山夕照相映成趣, 成為渭源縣城的一大旅遊勝景。 如今灞陵橋已成為定西地區的旅遊標誌。

渭水長虹灞陵橋

隴上神泉

通渭縣溫泉, 位於甘肅省中部通渭縣縣城西南8公里處的湯池河谷中, 歷史悠久, 飲浴效果獨特, 浴可醫治百病, 飲可提神美容。 其水溫高、水量大, 水質優而居西北溫泉之首, 有“隴上神泉”之美譽。

隴上神泉

定西市通渭縣特產

蕎圈圈

通渭蕎圈圈以開水燙蕎面, 拌少量小蘇打, 調成糊狀, 旋入特製的木勺或鐵勺中, 用八成熱的油炸至棕紅色撈出。

蕎圈圈

甜醅子

甜醅子是通渭的傳統小吃, 又名酒醅子, 其原料有三:一為蓧麥, 二是青稞, 三是小麥。

甜醅子

苦蕎茶

苦蕎茶, 是通過膜分離技術提取苦蕎麥中的天然有機營養元素蘆丁(黃酮)、葉綠素等成分經生物技術加工生產而成的一種固態營養保健飲品。

苦蕎茶

通渭縣,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東側,東南、南分別與天水市秦安縣和甘穀縣接壤,西南、西分別與天水市武山縣和定西市隴西縣相鄰,西北、北、東北分別與定西市安定區、白銀市會寧縣和平涼市靜寧縣毗鄰。通渭縣境內重要的革命歷史遺存主要有“榜羅會議”革命遺址、通渭縣城紅軍長征文娛晚會遺址。

通渭縣

苦蕎茶

通渭縣,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東側,東南、南分別與天水市秦安縣和甘穀縣接壤,西南、西分別與天水市武山縣和定西市隴西縣相鄰,西北、北、東北分別與定西市安定區、白銀市會寧縣和平涼市靜寧縣毗鄰。通渭縣境內重要的革命歷史遺存主要有“榜羅會議”革命遺址、通渭縣城紅軍長征文娛晚會遺址。

通渭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