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渴望家庭溫情的瑪麗蓮夢露

1926年6月1日, 早上6點半左右, 在洛杉磯總醫院的慈善病房裡, 一個名叫諾瑪·珍妮·莫滕森的女嬰出生了。 她是私生女, 沒有人為她的到來歡呼雀躍, 包括她的母親。

諾瑪·珍妮的母親名叫葛萊蒂絲·皮爾·夢露——一個容貌出眾的影片剪輯員。 葛萊蒂絲於1900年5月出生於墨西哥, 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 她出生後不久, 一家人就搬到了洛杉磯。 她的母親黛拉·夢露是那一帶遠近聞名的美人, 十分強勢, 而她的父親則略顯平庸。 1905年, 夢露家迎來了第二個孩子, 是個男孩, 但他的到來並未給這個家庭帶來歡樂, 反而加重了經濟負擔。

那段時間, 夢露一家居無定所, 更糟糕的是, 1909年, 年僅43歲的父親去世了。 根據醫院的診斷, 父親死于腦梅毒瘤, 但他死前的表現很不正常, 家裡人都覺得他得了瘋病。 黛拉告訴孩子們, 他們的父親是死于精神疾病。 這似乎成了夢露家精神病史的開端。

37歲的黛拉成了寡婦, 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 好在她長得漂亮, 十分受某些男性的歡迎, 但她的精神狀態不太穩定。 或許是丈夫的離世給她帶來的打擊太過沉重, 也或許是隱藏在基因中的精神疾病已經開始顯現。 1912年, 黛拉嫁給了一位比自己小6歲的男性, 但很快就離婚了。 此後, 她的個人生活非常混亂, 有過很多男人, 始終沒能安定下來。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 黛拉很快招惹了眾多非議, 人們指責她是一個不檢點的女人。 葛萊蒂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沒有父親耐心的陪伴, 也沒有母親溫柔的呵護。 動盪的生活讓她不安和苦悶, 但她最終還是長成了一位美麗的少女。 1916年前後, 葛萊蒂絲的弟弟因為不聽話, 被黛拉送走了。

當時的葛萊蒂絲16歲, 沒人知道她和弟弟的感情到底如何, 但她又失去了一個親人卻是事實。 缺乏關愛的葛萊蒂絲迫切渴望能夠出現一個人帶她脫離“苦海”, 恰在此時, 傑克·貝克來了。 貝克是一名商人, 剛從部隊下來。 他比葛萊蒂絲大12歲, 算不上帥氣,

但豐富的生活經歷讓他顯得很成熟。 他很理解葛萊蒂絲, 盡力幫她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於單純的葛萊蒂絲來說, 貝克滿足了她的全部幻想。 兩人很快就決定結婚, 黛拉對此並不反對。 1917年5月17日, 葛萊蒂絲懷著對幸福的憧憬嫁給了貝克。

婚後, 貝克夫婦有了兩個孩子。

然而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 葛萊蒂絲就發現自己被騙了。 貝克和婚前判若兩人, 他脾氣暴躁, 還有暴力傾向。 於是, 這段不幸的婚姻草草結束了。 貝克得到了兩個孩子的撫養權, 他帶著孩子們搬走了, 而葛萊蒂絲再次變得無依無靠、一無所有。 1924年, 葛萊蒂絲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這次她選對了人——馬丁·愛德華·莫滕森, 一個溫和、穩重、體貼的丈夫。 只可惜, 生活對葛萊蒂絲過於殘酷, 結婚沒多久, 她就表現出了明顯的精神問題。

莫滕森接受不了這樣的妻子,新婚不過四個月,他就選擇了離開。再次失去依靠的葛萊蒂絲很快就和母親一樣,開始和不同的男人交往。當時,她在聯合電影公司工作,就是在那裡,她遇到了諾瑪·珍妮的生父——查理斯·斯坦利·基佛德,一個剛剛離異的男人。兩人很快墜入愛河,沒多久,葛萊蒂絲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找到基佛德,但基佛德從未想過要負責,也不相信這是他的孩子。自然,別人也不相信葛萊蒂絲的話。長大後的諾瑪·珍妮曾找過基佛德,但對方拒絕相見。諾瑪·珍妮難過地說:“我不過是想叫他一聲爸爸。”採訪中都回顧了自己在艾達家的生活。

在她的敘述中,童年似乎總是與貧困為伴,生活並不如意,艾達也被她描述成了一個不慈愛的養母。但很多人指出,這不是事實,艾達因為疼愛諾瑪·珍妮,曾經想正式收養她,但遭到了葛萊蒂絲的堅決反對。1933年,7歲的諾瑪·珍妮已經出落得十分漂亮,金黃色的頭髮,可愛的臉龐,甜美的笑容,見到她的人都不禁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諾瑪·珍妮一直把艾達當作自己的母親,但艾達拒絕“媽媽”這個稱呼,也不允許諾瑪·珍妮叫自己的丈夫“爸爸”。她認為,自己沒有領養諾瑪·珍妮,自然不應該被這樣稱呼。但是,溫和的埃爾伯特並不介意,艾達不注意的時候,諾瑪·珍妮就會纏著“爸爸”,問他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次,“爸爸”都會耐心地跟她解釋。

由此可見,影響兩個世紀的人也會有被人誤會,被人看不起的那一面,瑪麗蓮夢露想要的很簡單,只是叫一聲爸爸而已。在璀璨的明星,也會有脆弱的那一面!

莫滕森接受不了這樣的妻子,新婚不過四個月,他就選擇了離開。再次失去依靠的葛萊蒂絲很快就和母親一樣,開始和不同的男人交往。當時,她在聯合電影公司工作,就是在那裡,她遇到了諾瑪·珍妮的生父——查理斯·斯坦利·基佛德,一個剛剛離異的男人。兩人很快墜入愛河,沒多久,葛萊蒂絲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找到基佛德,但基佛德從未想過要負責,也不相信這是他的孩子。自然,別人也不相信葛萊蒂絲的話。長大後的諾瑪·珍妮曾找過基佛德,但對方拒絕相見。諾瑪·珍妮難過地說:“我不過是想叫他一聲爸爸。”採訪中都回顧了自己在艾達家的生活。

在她的敘述中,童年似乎總是與貧困為伴,生活並不如意,艾達也被她描述成了一個不慈愛的養母。但很多人指出,這不是事實,艾達因為疼愛諾瑪·珍妮,曾經想正式收養她,但遭到了葛萊蒂絲的堅決反對。1933年,7歲的諾瑪·珍妮已經出落得十分漂亮,金黃色的頭髮,可愛的臉龐,甜美的笑容,見到她的人都不禁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諾瑪·珍妮一直把艾達當作自己的母親,但艾達拒絕“媽媽”這個稱呼,也不允許諾瑪·珍妮叫自己的丈夫“爸爸”。她認為,自己沒有領養諾瑪·珍妮,自然不應該被這樣稱呼。但是,溫和的埃爾伯特並不介意,艾達不注意的時候,諾瑪·珍妮就會纏著“爸爸”,問他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次,“爸爸”都會耐心地跟她解釋。

由此可見,影響兩個世紀的人也會有被人誤會,被人看不起的那一面,瑪麗蓮夢露想要的很簡單,只是叫一聲爸爸而已。在璀璨的明星,也會有脆弱的那一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