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於味精,這六個問題你需要知道!

不知從何時開始, 味精好像成了不健康飲食的代名詞。

據央視一項調查顯示,

超半數消費者對味精有抵觸心理。

◆ 隨便上網一搜,

味精的危害能出來一大堆:

“可怕!味精高溫加熱會致癌!”

“你還在吃味精嗎?味精導致高血壓!”

“傷腦的味精, 你家做菜還在放嗎?”

“不孕不育, 居然是味精惹的禍!”

……

如今, 除了儘量少放,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雞精等代替味精。

那麼, 和我們同甘共苦這麼多年的味精, 真的就不健康?雞精、蘑菇精就一定更好嗎?

最近一條

「歐盟對提出限制味精攝入量」

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近日,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佈了對食品添加劑谷氨酸和谷氨酸鹽的最新評估報告:

谷氨酸(及其鹽)對人的安全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 30 毫克。 對於一個 60 公斤的成年人, 相當於每天不超過 1.8 克。

1.8 克是多少呢?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蓋,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不夠炒一個菜的。

1.8 克是多少呢?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蓋,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不夠炒一個菜的。 這個報告一出, 味精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那麼:味精到底還能不能吃了?

關於味精的六個問題

1

味精, 雞精的成分和區別?

味精的故事要從1908年講起。

那年的某一天, 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在喝了妻子做的海帶黃瓜湯後, 發現味道鮮美極了。

“海帶和黃瓜怎麼會產生如此的鮮味兒呢?”池田決定好生研究一番。

最後他發現, 從海帶中可提取出一種叫做谷氨酸鈉的物質, 把極少量的谷氨酸鈉加到湯裡, 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

這個叫“谷氨酸鈉“的物質, 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從此, 味精順理成章地誕生並逐步走上系統生產之路, 很快風靡世界。

而值得一提的是, 提取味精的過程, 跟酒、醋、醬油的生產是類似的, 並無特殊之處。

雞精作為一種複合調味料, 主要成分跟味精一樣, 還是谷氨酸鈉, 除此之外還會加入鹽、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 所以在口感上優於味精。 由於雞精的主要成分和味精相同,

所以在安全性方面, 也是不用擔心的。

需要注意的是, 由於雞精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食鹽, 所以在烹調的時候要相應的減少用鹽量。 此外, 雞精還含有核苷酸, 而核苷酸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 所以, 痛風患者應該少吃。

2

味精會致癌?

NO!

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加熱到 120℃ 以上時,

可能產生焦谷氨酸鈉。 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致癌的“罪魁禍首”。

只可惜, 這純屬自尋煩惱。 焦谷氨酸鈉並不致癌, 只是沒有了鮮味。 這也就是為什麼建議出鍋之前, 再放味精的原因。

儘管味精已經被證明是無害、無毒的, 但是依舊不能放的太多, 否則也會讓你很難受的, 就像是鹽吃得太多一樣。

3

既然不致癌, 能隨便吃嗎?

當然不能!

在使用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幾個事情:

1、溫度太高時,不宜放味精

味精溶解的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它會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鈉會變為焦谷氨酸。

焦谷氨酸沒有鮮味,所以做菜或湯要等臨出鍋時,再加入味精為最佳。

2、拌涼菜時,不宜放味精

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

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3、炒肉菜時,不用放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

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4、放醋的食物,不宜加味精

酸性條件下,味精的溶解度低,鮮味效果下降。所以糖醋裡脊、醋溜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5、味精用鹹,不用甜

甜味為主的菜裡面加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

4

味精會導致脫髮?

據中國科學院發佈的文章,在美國醫學協會、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權威部門的評審中,從來沒有關於吃了味精會脫髮的說法。

除了前文提到的谷氨酸,谷氨酸鈉進入人體後還可轉化為穀氨醯胺和酪氨酸。而這些氨基酸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組成單元之一,怎麼可能導致掉頭發呢?

在國際權威機構JECFA和美國、歐盟的監管體系裡,味精都被認為是安全的,在食品中的使用也無限制。

不過當然啦,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出問題……糖、鹽、醬油、醋等調味料都一樣。

5

吃味精會頭疼?

人們對味精的恐慌起源於 1968 年。

一位叫 Ho Man Kwok 的博士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自己吃中餐時的奇怪經歷,大致是說開始吃中餐之後 15 到 20 分鐘,後頸開始麻木,並開始擴散到雙臂和後背,而且還持續兩個小時左右。

這篇文章引發了世界性的對於味精的恐慌,被稱之為“中餐館併發症”。

後來,科學家們做了許多實驗,但都無法證實“中餐館併發症”的存在。然而 Ho Man Kwok 的故事一直在社會上流傳,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息。

6

味精吃多會導致高血壓?

味精和鹽一樣都含有鈉,一個共同的認知是“過量攝入鈉會升高血壓”,所以很多人認為,味精吃多了會導致高血壓。

實際上,味精中雖然含有鈉,但它和鹽會產生“協同效應”。

也就是說,相同的鹹度的食物,“味精 + 鹽”的組合,其實還比單純放鹽所含的鈉要少一些。

那麼

味精該如何選購及判斷品質呢?

據新華網、中國品質新聞網等總結

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

應儘量選購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包裝袋上印有“QS”標誌的產品。

2

儘量使用谷氨酸鈉達到99%的純味精。

3

最好選購晶體味精,不易摻假。

4

味精應完全溶于水,水溶液應澄清透明,有強烈鮮味、無異味;味精晶體應潔白、均勻、無雜質、流動性好、無結塊。

注意:不宜吃味精的人群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食用味精並沒有大問題。但是有幾類人,專家建議還是少吃。

味精中含有鈉,和鹽吃得太多一樣的道理,過多攝入味精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孕婦、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

如果不想吃味精,

有什麼辦法給食物增鮮呢?

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天然食物自製味精,不但能起到增鮮提味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營養,值得一試!

蝦皮

將蝦皮用流動的清水洗3次以上,將鍋燒熱不加油,放入蝦皮小火炒幹後晾涼,用擀麵杖磨碎成末即可。

蘑菇

在盆中放水加入適量澱粉,放入蘑菇清洗後,掰成塊狀,用微波爐烘乾後晾涼,用攪拌機磨成粉末即可。

黃豆

由於黃豆有豆腥味,把黃豆放入鍋中翻炒可去除腥味,晾涼後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可用於烹飪肉類的食物中替代味精。

干貝

將干貝香菇洗淨,掰成小塊,熱鍋烘乾後晾涼,加入少量冰糖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即可。

看完這篇文章

你對味精的疑惑解開了嗎?

味精是安全的調味品,它能讓食物變得更鮮美。在日常烹飪中,根據自己的口味適量加一點,完全沒問題。

做菜時,可以用味精替代部分鹽,保證菜品風味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減少鈉的攝入。但是,味精同樣也不要吃得太多。

當然不能!

在使用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幾個事情:

1、溫度太高時,不宜放味精

味精溶解的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它會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鈉會變為焦谷氨酸。

焦谷氨酸沒有鮮味,所以做菜或湯要等臨出鍋時,再加入味精為最佳。

2、拌涼菜時,不宜放味精

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

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3、炒肉菜時,不用放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

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4、放醋的食物,不宜加味精

酸性條件下,味精的溶解度低,鮮味效果下降。所以糖醋裡脊、醋溜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5、味精用鹹,不用甜

甜味為主的菜裡面加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

4

味精會導致脫髮?

據中國科學院發佈的文章,在美國醫學協會、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權威部門的評審中,從來沒有關於吃了味精會脫髮的說法。

除了前文提到的谷氨酸,谷氨酸鈉進入人體後還可轉化為穀氨醯胺和酪氨酸。而這些氨基酸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組成單元之一,怎麼可能導致掉頭發呢?

在國際權威機構JECFA和美國、歐盟的監管體系裡,味精都被認為是安全的,在食品中的使用也無限制。

不過當然啦,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出問題……糖、鹽、醬油、醋等調味料都一樣。

5

吃味精會頭疼?

人們對味精的恐慌起源於 1968 年。

一位叫 Ho Man Kwok 的博士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自己吃中餐時的奇怪經歷,大致是說開始吃中餐之後 15 到 20 分鐘,後頸開始麻木,並開始擴散到雙臂和後背,而且還持續兩個小時左右。

這篇文章引發了世界性的對於味精的恐慌,被稱之為“中餐館併發症”。

後來,科學家們做了許多實驗,但都無法證實“中餐館併發症”的存在。然而 Ho Man Kwok 的故事一直在社會上流傳,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息。

6

味精吃多會導致高血壓?

味精和鹽一樣都含有鈉,一個共同的認知是“過量攝入鈉會升高血壓”,所以很多人認為,味精吃多了會導致高血壓。

實際上,味精中雖然含有鈉,但它和鹽會產生“協同效應”。

也就是說,相同的鹹度的食物,“味精 + 鹽”的組合,其實還比單純放鹽所含的鈉要少一些。

那麼

味精該如何選購及判斷品質呢?

據新華網、中國品質新聞網等總結

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

應儘量選購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包裝袋上印有“QS”標誌的產品。

2

儘量使用谷氨酸鈉達到99%的純味精。

3

最好選購晶體味精,不易摻假。

4

味精應完全溶于水,水溶液應澄清透明,有強烈鮮味、無異味;味精晶體應潔白、均勻、無雜質、流動性好、無結塊。

注意:不宜吃味精的人群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食用味精並沒有大問題。但是有幾類人,專家建議還是少吃。

味精中含有鈉,和鹽吃得太多一樣的道理,過多攝入味精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孕婦、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

如果不想吃味精,

有什麼辦法給食物增鮮呢?

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天然食物自製味精,不但能起到增鮮提味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營養,值得一試!

蝦皮

將蝦皮用流動的清水洗3次以上,將鍋燒熱不加油,放入蝦皮小火炒幹後晾涼,用擀麵杖磨碎成末即可。

蘑菇

在盆中放水加入適量澱粉,放入蘑菇清洗後,掰成塊狀,用微波爐烘乾後晾涼,用攪拌機磨成粉末即可。

黃豆

由於黃豆有豆腥味,把黃豆放入鍋中翻炒可去除腥味,晾涼後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可用於烹飪肉類的食物中替代味精。

干貝

將干貝香菇洗淨,掰成小塊,熱鍋烘乾後晾涼,加入少量冰糖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即可。

看完這篇文章

你對味精的疑惑解開了嗎?

味精是安全的調味品,它能讓食物變得更鮮美。在日常烹飪中,根據自己的口味適量加一點,完全沒問題。

做菜時,可以用味精替代部分鹽,保證菜品風味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減少鈉的攝入。但是,味精同樣也不要吃得太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