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論文投稿審稿與編輯的溝通技巧分享(二)關於論文重複率過高問題

上次分享了一些投稿送審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以及如何與編輯打交道, 這次繼續交流這方面的問題, 也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投稿審稿經驗交流

6、我們的研究領域比較狹窄, 並且對之前某些已發表的文獻, 有些地方我們不能苟同, 我們該如何報導?

還是要禮貌對待之前的作者和論文, 用資料和事實說話。 著重描述資料而不是個人。 多查一些類似的文獻。 多用下麵的詞語, 例如“our results indicate, or demonstrate” 而少用 “our results prove, or disprove”

7、我該引用原始使用此方法的那篇文獻, 還是近期使用此方法的文獻?

最好是引用第一次使用該方法的文獻。 如果你希望表明該方法近期還有在使用,

你可以加一個近期引用的文獻。 例如, 可以這樣說, “th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following the method of Bloggs et al. [3], as modified by Smith and Jones [4]”.

8、我們引用的許多文獻都是中文的, 這會有問題嗎?

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 每個作者都需要引用不是自己原創的觀點。 但是當你投稿到一個英文期刊的時候, 如果引用的觀點或文獻都是中文的話, 就會產生問題。 審稿人理應去評估作者引用的文獻, 即這些文獻是否相關?是否是近期的研究?是否恰當等等。 當他們沒有能力去讀懂中文文獻的時候, 他們就不能做出有效的評估。 同時, 對於要發表這個文章的雜誌來說, 如果讀者看不懂這些文獻, 讀者就不能十分信服這篇文章的理論依據。 因此, 我建議儘量去引用英文的、原始的文獻。

如果確實某些研究只有中文文獻, 你可以在投稿信中解釋一下大部分關於此項的研究都是中文, 因此我們這個研究是對當前研究的一個總括並介紹給英文讀者。 “much original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is subject but i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erefore we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 reader.”這樣做的好處是讓你的這篇文獻會變成原始的英文文獻, 其他人今後要研究就會來引用。 但是我建議一定要確保吃透中文文獻, 這樣其他人才能信服並依賴你的研究。

投英文期刊少引用中文文獻

9、我的研究方法不算新, 但是我找不到已發表第一次使用此方法的文獻。 我如何才能避免疑似抄襲?

許多作者的方法部分不是新的, 因為開發/發明新的方法不算他們研究的重點。 就像你所問的, 最好的做法就是引用原始的發表文獻。 但是如果你找不到, 你可以像這樣寫來避免疑似抄襲“we prepared XXX using the standard method, as follows…”。 如果審稿意見說讓你引用文獻, 你可以解釋說這種方法之前沒有被以文章的形式發表過, 你可以這樣寫“we prepared XXX using the standard method, as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3-5], as follows…”。

10、如果被雜誌社檢測出重複率很高, 我該怎麼辦?

雜誌社出具的相似度報告是為了杜絕任何可能的版權糾紛,

也為了防止作者大幅度的抄襲已發表的文獻, 包括作者自己的文獻。 但是這個報告本身只是一個建議並不能完全說明作者的文章有抄襲嫌疑。 例如“the data is presented as the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這樣的句型成千上萬的作者都使用。 雜誌社本身應該更負責任的具體看一下文章本身。 不幸的是, 現在投稿量很大, 有很多雜誌並沒有這麼做。 有可能的話, 您可以試著用自己的話來寫文章, 當然你也可以聯繫雜誌社, 並且解釋你並沒有抄襲。

可以自己改寫一些重複過多的語句

投稿過程有很多流程, 每一步都需要與編輯及時溝通。 遇到問題不要怕, 耐心誠懇地與編輯溝通, 總有解決辦法的。 對於我們能解決的問題, 就一定認證解決, 對於編輯那邊的問題, 我們要耐心等待並適當提醒編輯。 通過分享這些技巧, 希望新人在投稿中變得更加順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