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拍星空,這6點你得記牢

夜景室內星空, 號稱“低光三煞”, 是最新人無所適從老人也頗感頭疼的高難度題材, 其中尤以星空為甚。

但正所謂高風險高回報, 只要知道該怎麼拍, 星空作品往往美得要命, 也不枉你受那麼一番山上呆一夜凍得和孫子似的罪了。

當然, 星空攝影並不是做好防凍和熬夜準備, 不怕困難吃苦耐勞就能拍好的。 除了這些精神上的準備, 技術也是很重要滴。

今天要說的, 就是星空攝影最基本最重要的6個技術要點, 有志於星空攝影的同志們要好好地記住哦~

1.地點與時間

星光是很脆弱的, “見光死”, 稍微有點其他光源,

星光就會黯淡得幾乎看不見了。

通常來說, 燈火通明, 大氣污染往往也挺嚴重的大城市, 是拍不到星星的。 比如說, 冬天的北京城, 能看到月亮都算你走運。

在城市拍拍存在感強烈的星軌還說得過去, 要拍靜止的星空, 最好跑到遠離城市的高山上去, 避開地面光源。

在時間選擇的的問題上, 最好選擇晴朗無雲的月初/月末——具體說來, 大概是農曆二十五以後和下月的初五以前。 不瞭解農曆的可以下個 APP 換算一下。

為啥要選擇月初月末呢?主要就是為了避開十五的滿月。 農曆月中, 月亮又圓又大又亮, 月光會干擾星光, 正所謂“月明星稀”是也。

2.帶個大燈

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 拍星空要帶三腳架和快門線, 但你帶燈了嗎?

光拍星空, 畫面是很無聊的, 最好在畫面上添加一些地面前景。 所以就要用上照燈補光。 最好找個可調節亮度, 功率強勁的照燈。

調節前景亮度, 使其與現場環境相匹配。 這一工作可以在前期完成, 也可以最後單拍一張, 用後期軟體加進畫面, 隨您選擇。

3.600法則

星空攝影界的老前輩, 給我們傳授了一點拍攝的經驗, 那就是600法則。

這是關乎曝光時間設定的一個法則, 具體說來就是, 在沒有赤道儀的情況下, 要拍靜止的星空, 曝光時間不能超過“600除以鏡頭焦距”。

比如說, 你用的是 20mm 廣角頭, 那麼曝光時間不能超過30秒;如果你用的是 200mm 長焦, 曝光時間就不能超過3秒。

超過這個最大曝光時間, 你拍出的星空可能並不靜止, 星軌會出現“拖線”。

這種長一點小尾巴, 不星不軌的星空簡直醜爆。

當然, 這個值只是個經驗值, 不是科學實驗計算得出的精確數值, 只能作為大致的參考——按照這個法則計算出的理論值設置參數, 往往也會拖軌。

為了保險起見, 哪怕你算出來的理論值是10秒, 你設置的曝光時間也最好不要超過8秒。

4.最大光圈

拍風光的時候一般要小光圈大景深, 但拍星空的時候, 你把光圈哢一下扭到最大就對了。 :原因也很簡單, 為了儘量降低 ISO。

根據上文的600法則, 你的最大曝光時間是有限的, 開大光圈能讓您使用更低的 ISO。

同時, 大光圈下的點狀光源會呈現膨大的趨勢, 你的星星在大光圈下會顯得更大更明顯。

5.對焦問題

風光攝影中另一個常用的技術是“對焦無窮遠”,

讓畫面整體處於輕微泛焦的狀態, 使畫面具有最大面積的清晰部分。

在星空拍攝時, 很多人也喜歡這麼做。 但老前輩又傳授了一個經驗:不要對焦無窮遠。

對焦無窮遠, 能拍出清晰銳利的照片。 但星星本來就是光點, 也不存在細節不細節的問題——無論在焦內還是焦外, 它都只是光電。

另外, 如果星星太多太雜。 大量細碎的小星星和暗星充斥畫面, 反而破壞了美感。

銳利而清晰的星星會變成一個小小的亮點;而處於焦外的星星會變成一個小光斑, 反而顯得更大更清晰。

推薦的做法是, 找個幾十米外地面景物, 用燈照亮它, 自動對焦後 AF-L 或手動對焦, 然後再拍星星。

這樣做還能把過於密集的小碎星屑和次暗星從畫面上除去,

讓畫面看著更舒服。

6.從半高 ISO 開始嘗試

拍星星的時候, 要用高 ISO, 不代表你就得直接開 ISO 6400。

把光圈調最大, 曝光時間根據 600法則設定好以後, 你可以慢慢嘗試不同的 ISO 值, 看看效果如何, 星星亮度夠不夠。

比較穩妥的建議是從最高 ISO 一半的數值開始嘗試。 如果覺得星星夠亮了, 就往下調;覺得星星不夠亮, 就往上加。

最後, 選擇效果可以接受, 同時 ISO 值最低的那張作為後期處理的原材料吧!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 感謝您的收看, 我們下期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