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史上最嚴”休漁期將結束 青島漁民忙備航

原標題:補網、檢修、加冰……漁民滿懷期盼忙備航

隨著“史上最長”和“史上最嚴”休漁期的即將落幕, 靠海為生的漁民們也開始告別為期四個月的“年假”,

盤算著開海。 25日, 積米崖碼頭, 漁船停得滿滿當當, 船體隨著海水上下浮動, 船桅上嶄新的旗子迎風招展。 船員在船上來回穿梭, 掛網、檢修設備, 忙得不亦樂乎。 岸上, 一張張碩大的漁網如長龍般盤踞在碼頭, 補網工三三兩兩分散在各網段, 有說有笑嘮著家常, 手中的梭子在漁網上來回穿梭, 汗水從黝黑的胳膊滑下。

石月平今年50歲, 是地道的黃島齋堂島人, 從事30多年海上營生的他已是一名織網高手, 只見纜繩和漁網在他的手中很快就被接在一起, 不到一分鐘就能織出一米。 “我們從8月15日開始織網, 每天早上五點到下午六點, 中午吃飯休息兩個小時。 四個人馬不停蹄地幹也得4天才能織出一盤漁網。 ”石月平說,

“每張網基本用一次就會破一次, 新三年舊三年, 縫縫補補又三年, 一張網要用到不能再補了, 就算是功成身退了。 ”

說話間, 其他船員正將一張修補好的漁網拖到船上準備懸掛。 “鋪開的漁網看似輕便, 但長80多米的網攏到一起就有一百多斤重, 得幾個人抬。 ”石月平所在的船是木質單拖船, 只需將漁網固定在船尾兩側即可。 出海主要去靈山島、日照、江蘇等海域。 “靈山島海域主要捕些八帶、蝦虎;日照和江蘇海域主要捕些鯧魚、鮁魚和帶魚。 ”

臨近石月平的魯膠南漁65015號船上, 兩名船員正蹲在甲板上檢修船艙水泵。 船長肖永新告訴記者, 這是開海前給船隻做的最後一次檢修。 “只是對個別小零件, 如馬達、水泵、電機等進行檢修,

加加潤滑油之類的。 今年休漁期剛開始時, 船已經上塢做過大檢修了, 花了四五萬塊錢呢。 ”

“我16歲就開始做海上營生, 從站後臺做收網、補網、挑魚的小夥計一路做到船長。 ”肖永新今年52歲, 十分健談。 他告訴記者, 出海確定好捕魚地之後, 每隔兩個半小時就要收次網, 如果網有破損, 就要及時換上備用網。 “一般出海, 我們會備上五六盤漁網, 被換下的破損漁網, 有船員負責修補。 出一次海, 多的時候能捕撈四五萬斤海貨, 在碼頭的海鮮市場半天就能賣完。 ”

中午, 冰廠開始送貨, 運送冰塊的小車在岸邊停靠, 卸下車兜的尾擋, 冰塊便如瀑布般傾倒進船艙, 冷氣像白霧般擴散。 魯膠南漁0766號船的船長許琳祿告訴記者, 他的船是鐵質雙拖船,

和魯膠南漁0765號漁船結對出海。 “離9月1日越來越近, 給船加油和上冰的也越來越多, 為了後期不排隊, 我就提前把油和冰都安置好。 ”

出海沒有大豐收, 好比“竹籃打水一場空”。 記者瞭解到, 如今船員的勞務費在萬元左右, 有捕魚、補網手藝的船員勞務費則在一萬五左右。 300馬力左右的小船一天用油0.5噸, 500馬力左右的大船一天用油1噸。 一噸冰1000元, 出海一次, 小船需加15噸冰, 大船需加20噸冰。

“出海成本太高, 加上今年春季捕撈情況不好, 所以, 大夥兒都鉚足了勁兒, 盼望著九十月份能有大豐收。 ”許琳祿說, 要是按往年休漁安排, 五月份水溫上升, 大量麵條魚到靈山島周邊海域產卵時, 還能有次大豐收, 可惜今年休漁期提前了。 “不過這幾年近海漁業資源明顯減少,

有這一個月的調整, 收成肯定會比去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