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道玉:學術研究一定要慢下來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光明微教育”關注我們, 瞭解更多動態~

當我提出這個命題時, 似乎是不合時宜的, 因為在新的技術革命時代,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 人們都是以追求高速度、高效率和快節奏為時尚。 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 是從國際慢城聯盟的宗旨得到的啟示。 自資訊革命以來, 隨著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 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這不僅沒有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 反而使城市人口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攀升。

於是, 1999年10月在義大利奧爾維耶托市誕生了國際慢城聯盟, 它的宗旨是“以人為本,

實現人居終極理想”。 慢城聯盟如今方興未艾, 已有24個國家的135個城市加入, 似有席捲全球之勢。 應該說慢城誕生絕非偶然, 是對一切求快的反叛, 這也應驗了物極必反的規律。 如果說人們生活和公共社會節奏要慢下來, 那麼鑒於學術研究的特殊性, 學術研究更需要慢下來, 唯有在“冷環境”中, 才能窮究宇宙的終極真理。

1

學與術之別

什麼是學術?

學術一詞, 含義甚廣, 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多處提及。

如果專指學問和學識的話, 南朝梁何遜在《贈族人秣陵兄弟》詩中有:“小子無學術, 丁寧困負薪。 ”南宋蘇軾在《十八阿羅漢頌》中也有詩句:“梵相奇古, 學術淵博”。

通常, 人們都是把學術當作一個詞彙來理解和使用, 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的詮釋是:“有系統的、較專門的學問。

如學術界、學術思想、學術團體、鑽研學術”, 等等。

其實, 學術一詞是由學與術二字組成的, 它們分別指稱兩種與學識有關的不同概念。

梁啟超是清末思想啟蒙的代表人物, 他於1911年在《學與術》一文中, 第一次對它們作出了明確的界定, 他寫道:“學也者, 觀察事物而發明真理者也;術也者, 取發明真理而致諸用者也。 ” “學者術之體, 術者學之用。 ”

著名翻譯家嚴複也認為:“蓋學與術異, 學者考自然之理, 立必然之例;術者據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 學主知, 術主行。 ”

兩位學術大師對學術的釋義是完全一致的, 僅就學而言, 與牛津高級辭典的注釋也是一致的, 它的釋義是:“學術是與學校、學院有關的, 學者式的、非技術或實用的,

僅僅注重理論。 ”

以知識為基礎的科學是分類的, 現代通常把科學分為三類, 即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開發技術。

既然科學是分類的, 那麼承擔科學研究的部門也應該是有分工的, 一般的說, 科學院和少數研究型大學是承擔基礎科學研究, 工業技術部門是從事應用技術研究, 而技術學院和企業則是從事技術開發研究的。

這一模式, 基本上得到國際共識, 如美國、德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 都是按照這個模式協調國家的科學事業發展。

以德國為例, 該國有兩個最大的學術團體, 一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 下屬70個研究所, 它們更重視基礎研究;二是夫郎禾費協會, 下屬38個研究所, 主要從事應用科學研究。 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

對此,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主席彼得·格魯斯給出了科學簡明的回答, 他說前者是創造作為研究的知識平臺, 而後者是在現有知識平臺上進行研究。

簡單地說, 基礎科學研究是回答:這是什麼?這是為什麼?

而應用技術研究是回答:這有什麼用?這有什麼效益?

但是, 縱觀我國科學研究的情況, 各部門的分工並沒有這樣的清晰, 以至於各大學相互錯位。

例如, 某些研究型的大學, 卻提出要上經濟主戰場, 花費極大精力從事應用技術研究, 結果“撿了芝麻, 卻丟了西瓜”。

然而, 另一些非重點大學, 出於虛榮心的需要, 拼命地向研究型大學裡擠, 自不量力的拼湊博士點, 搞基礎科學研究, 結果勞而不獲。 我國基礎科學研究落後,

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其主要原因是實用主義在科學研究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以便趕上發達國家的學術水準。

2

浮誇是學術研究之大忌

20世紀90年代初, 是我國經濟發展史上一個拐點, 其標誌就是追求GDP的指標。

在高等教育領域, 大學合併, 學院更名, 專科學院升格, 大躍進式的擴招, 一浪高過一浪, 一直持續了近20年。

大學中的科學研究, 無論是論文或是專利, 求多不求新, 求量不求質, 抄襲、剽竊屢禁不絕, 身陷其中的既有校長、院長, 也有院士、博士生導師, 嚴重地玷污了大學這片聖潔的領地。 一個好的學風, 需要幾代人培育, 而一旦學風遭到破壞, 又將殃及幾代人。

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但是這個第一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最根本的是人均占比。例如,中國科技研發人員8114萬人,雄居世界第一;科技論文連續6年世界第二,專利申請數量連續5年世界第一。

其實,這些第一並不能證明一個國家科學真實的水準,更反映不出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一個鮮明的對比是日本,人口尚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迄今卻已有22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涵蓋物理、化學、醫學和文學多個領域,而尤為突出的是最近14年中,幾乎每年都有一人獲獎,就獲獎的速率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就相形見絀多了,在科學領域裡僅僅只有一項生理或醫學獎。

就發明專利而言,雖然中國發明專利連續5年雄居世界第一,但是含金量究竟有多高?發明專利包括新產品、新方法,對產品的形狀、包裝以及外觀設計等,而我們在後者上居然占了60%以上。

中國的一些大公司每年申請專利多達數萬件,這是商人們保護自己利益的作為,算不上有什麼實質性的創新。據介紹,美國許多企業的主要盈利來自智慧財產權,產權交易每件是37萬美元,而中國產權交易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計,這就是我國專利的硬傷。

在文學創作中,也一味的追求短、平、快,一部電影三天殺青,一周寫出幾十萬字的“大部頭”,有些劇團一個月就拋出一部“鴻篇巨著”。我國電影年產量為六七百部,電視劇年產量為兩萬多集,每年出版長篇小說四五千部,但銷量如何呢?有不少作品,還沒有進入市場,轉身就進入到倉庫。

莫言是我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獲獎作品《蛙》也僅僅印刷了20萬冊,這與那些世界名著動輒發行幾千萬甚至上億冊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去年6月,在上海召開了電影票房論壇,有人提出中國電影票房即將超過美國。對此,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是最有發言權的,他認為:“中國電影工業剛剛起步,慢慢來。我希望它是開始,而不是高峰,不要讓年輕人浮躁,電影工業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們必須冷靜的看到,在我國學術研究、文學創作、專利申請、出版行業、電影製作等領域,不同程度存在浮誇現象,其惡果就是粗製濫造。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這就說明,輕浮和狂躁是學術研究的大敵,學術研究只能在冷環境中求索,應當治一治“虛火”太旺的病症。

我們應當看到,熱環境或群眾運動式的研究,只能導致浮誇和粗製濫造。學術研究要慢下來,首先是我們科學家、作家、發明家和出版人的心態要靜下來,宣導板凳一坐十年冷和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誕生傳世經典。

3

學術奇跡需要漫長等待

縱觀人類科學發現和發明的歷史,一切重大的學術奇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什麼是學術奇跡?

我認為,能夠稱得上奇跡的,應當包括: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各一級學科世界大獎,創立顛覆傳統理論的科學學派,曠古絕倫的重大發現和發明,傳承百年甚至千年的學術經典著作等。

顯而易見,這些成就的取得,絕非是畢其功於一役而為,需要百折不回的持久求索。

就拿諾貝爾獎來說,據統計,在114年中,共有889人獲得這一殊榮,其中美國人占了四成。在這些獲獎的成果中,除了極少數是偶然幸運者以外,絕大多數都是皓首窮經的結果。

例如,美國物理學家雷蒙德·大衛斯,對宇宙中微子的研究長達40年,於2002年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又是3位美國人,他們的研究耗時10年,而且經過30年的考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是兩位以色列化學家,他們的研究經歷了長達35年漫長過程。

又如,英國劍橋大學生理學教授羅伯特·愛德華茲被稱為“試管嬰兒”之父,他用20年的時間,經過反復試驗,終於培養出了首個試管嬰兒路易士·布朗,但他於85歲才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滯後了32年。

最近,媒體報導了世界耗時最長的5個科學實驗,其中之一是瀝青滴漏實驗,這是由澳大利亞物理學家湯瑪斯·帕內爾等人進行的。他們耗時85年,觀察到看似固體的瀝青也能夠流動。每6到20年會有一滴瀝青滴落,迄今只滴出了8滴,期間只發表了一篇論文。

此項實驗的意義在於,物質的固態和液態是相對的,也是可以轉化的,問題是要找到他們的臨界點。這項研究獲得了2005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它的意義不在於科學貢獻,而在於對歷史文化的影響。實驗者們還計算出了瀝青的粘度,它是水的粘度的2300億倍,這個比值真堪為是天文級別的數字,僅此一點,就可以流芳百世。

在文學創作方面,也能體現“慢工出細活”的規律,急功近利只能出劣質品。

例如,曹雪芹的《紅樓夢》寫作十年,審閱十載,增刪5次;

司馬遷寫《史記》15年;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27年;

徐霞客寫作《徐霞客遊記》歷時34年;

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歷時37年;

歌德畢其一生之精力,用60年創作了鴻篇巨著《浮士德》,等等。

這類例子是不勝枚舉的,與當今中國的文學界某些急就章的作品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應當引起人們深刻的反省。

上述的事例都充分證明,學術研究貴在創造,而創造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是做出第一的、率先的和曠古絕倫的學術成果。

因此學術奇跡只青睞有心人,他們應當是那些清心寡欲和安貧樂道的學人,只有持之以恆,耐得住寂寞,學術奇跡才會光顧你。

如果有誰不願意付出,

那他就休想有收穫;

如果沒有踽踽獨行的毅力,

也休想有品嘗學術奇跡的人生況味!

(作者系武漢大學原校長 )

光明微教育解讀教育中國

點擊下方關鍵字,你會有意外收穫

圖片源於網路

製作:晉浩天 邢妍妍

你還會喜歡:

光明學人:

光明學人 中國學術

光明特色 人文表達

光明講壇:

“不求標新立異,但尋實事求是。

祈願思想燦爛,又望文才熠熠”

但是這個第一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最根本的是人均占比。例如,中國科技研發人員8114萬人,雄居世界第一;科技論文連續6年世界第二,專利申請數量連續5年世界第一。

其實,這些第一並不能證明一個國家科學真實的水準,更反映不出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一個鮮明的對比是日本,人口尚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迄今卻已有22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涵蓋物理、化學、醫學和文學多個領域,而尤為突出的是最近14年中,幾乎每年都有一人獲獎,就獲獎的速率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就相形見絀多了,在科學領域裡僅僅只有一項生理或醫學獎。

就發明專利而言,雖然中國發明專利連續5年雄居世界第一,但是含金量究竟有多高?發明專利包括新產品、新方法,對產品的形狀、包裝以及外觀設計等,而我們在後者上居然占了60%以上。

中國的一些大公司每年申請專利多達數萬件,這是商人們保護自己利益的作為,算不上有什麼實質性的創新。據介紹,美國許多企業的主要盈利來自智慧財產權,產權交易每件是37萬美元,而中國產權交易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計,這就是我國專利的硬傷。

在文學創作中,也一味的追求短、平、快,一部電影三天殺青,一周寫出幾十萬字的“大部頭”,有些劇團一個月就拋出一部“鴻篇巨著”。我國電影年產量為六七百部,電視劇年產量為兩萬多集,每年出版長篇小說四五千部,但銷量如何呢?有不少作品,還沒有進入市場,轉身就進入到倉庫。

莫言是我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獲獎作品《蛙》也僅僅印刷了20萬冊,這與那些世界名著動輒發行幾千萬甚至上億冊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去年6月,在上海召開了電影票房論壇,有人提出中國電影票房即將超過美國。對此,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是最有發言權的,他認為:“中國電影工業剛剛起步,慢慢來。我希望它是開始,而不是高峰,不要讓年輕人浮躁,電影工業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們必須冷靜的看到,在我國學術研究、文學創作、專利申請、出版行業、電影製作等領域,不同程度存在浮誇現象,其惡果就是粗製濫造。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這就說明,輕浮和狂躁是學術研究的大敵,學術研究只能在冷環境中求索,應當治一治“虛火”太旺的病症。

我們應當看到,熱環境或群眾運動式的研究,只能導致浮誇和粗製濫造。學術研究要慢下來,首先是我們科學家、作家、發明家和出版人的心態要靜下來,宣導板凳一坐十年冷和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誕生傳世經典。

3

學術奇跡需要漫長等待

縱觀人類科學發現和發明的歷史,一切重大的學術奇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什麼是學術奇跡?

我認為,能夠稱得上奇跡的,應當包括: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各一級學科世界大獎,創立顛覆傳統理論的科學學派,曠古絕倫的重大發現和發明,傳承百年甚至千年的學術經典著作等。

顯而易見,這些成就的取得,絕非是畢其功於一役而為,需要百折不回的持久求索。

就拿諾貝爾獎來說,據統計,在114年中,共有889人獲得這一殊榮,其中美國人占了四成。在這些獲獎的成果中,除了極少數是偶然幸運者以外,絕大多數都是皓首窮經的結果。

例如,美國物理學家雷蒙德·大衛斯,對宇宙中微子的研究長達40年,於2002年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又是3位美國人,他們的研究耗時10年,而且經過30年的考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是兩位以色列化學家,他們的研究經歷了長達35年漫長過程。

又如,英國劍橋大學生理學教授羅伯特·愛德華茲被稱為“試管嬰兒”之父,他用20年的時間,經過反復試驗,終於培養出了首個試管嬰兒路易士·布朗,但他於85歲才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滯後了32年。

最近,媒體報導了世界耗時最長的5個科學實驗,其中之一是瀝青滴漏實驗,這是由澳大利亞物理學家湯瑪斯·帕內爾等人進行的。他們耗時85年,觀察到看似固體的瀝青也能夠流動。每6到20年會有一滴瀝青滴落,迄今只滴出了8滴,期間只發表了一篇論文。

此項實驗的意義在於,物質的固態和液態是相對的,也是可以轉化的,問題是要找到他們的臨界點。這項研究獲得了2005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它的意義不在於科學貢獻,而在於對歷史文化的影響。實驗者們還計算出了瀝青的粘度,它是水的粘度的2300億倍,這個比值真堪為是天文級別的數字,僅此一點,就可以流芳百世。

在文學創作方面,也能體現“慢工出細活”的規律,急功近利只能出劣質品。

例如,曹雪芹的《紅樓夢》寫作十年,審閱十載,增刪5次;

司馬遷寫《史記》15年;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27年;

徐霞客寫作《徐霞客遊記》歷時34年;

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歷時37年;

歌德畢其一生之精力,用60年創作了鴻篇巨著《浮士德》,等等。

這類例子是不勝枚舉的,與當今中國的文學界某些急就章的作品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應當引起人們深刻的反省。

上述的事例都充分證明,學術研究貴在創造,而創造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是做出第一的、率先的和曠古絕倫的學術成果。

因此學術奇跡只青睞有心人,他們應當是那些清心寡欲和安貧樂道的學人,只有持之以恆,耐得住寂寞,學術奇跡才會光顧你。

如果有誰不願意付出,

那他就休想有收穫;

如果沒有踽踽獨行的毅力,

也休想有品嘗學術奇跡的人生況味!

(作者系武漢大學原校長 )

光明微教育解讀教育中國

點擊下方關鍵字,你會有意外收穫

圖片源於網路

製作:晉浩天 邢妍妍

你還會喜歡:

光明學人:

光明學人 中國學術

光明特色 人文表達

光明講壇:

“不求標新立異,但尋實事求是。

祈願思想燦爛,又望文才熠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