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裡一片清幽遼遠,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

於芸芸眾生下

皆被形色操縱, 輕如草芥

如果一個人的世界是圓

它會有兩半

&

一半是火

一半是冰

我們

終日被欲望纏身, 如火似冰

望清淨, 於是把喧燥歸零;

望清澈, 於是把瑣碎歸零;

望清醒, 於是把繁雜歸零。

跟我走

空下你遼遠的靈魂 , 填補清幽

於是賜予

安遠廟

承德安遠廟, 為外八廟之一, 因仿新疆伊黎河北岸的固爾紮廟而建, 俗稱“伊犁廟”, 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安遠”含有安定遠方之意, 乾隆皇帝在廟中的碑文中寫道:“予之所以為此者非惟闡揚黃教之謂,蓋也綏靖荒服,柔懷遠人”。

在外八廟中, 安遠廟的建築與規模, 遠比不上其它寺廟高大雄偉, 但它完全打破了漢式寺廟坐北朝南的“伽藍七堂”的傳統建築佈局。 在風格上明顯保留原固爾紮廟的民族風格,

其中巧妙地融進了漢、藏民族的建築精華, 從而使整個廟宇從佈局、外觀和建築上, 都別具一格, 引人矚目。

西

固爾紮廟是喀爾喀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 准部遠近牧民每年夏季都到這裡集會, 頂禮膜拜。

該廟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被民族分裂分子阿睦爾撒納潰軍燒毀。 清軍平叛後, 有功的達什達瓦族全部遷住熱河。 乾隆考慮到給達什達瓦族提供佛事場所, 遂命在武烈河東岸建造此廟。 落成後厄魯特蒙古各部首領每年夏季都到熱河聚會。

走入

《安遠廟》

清 乾隆

東嶺琳宮接, 題門各有名。

匪尊不二法, 緣系眾藩情。

佛日迎薰朗, 慧雲收雨征。

金川茲武定, 安遠永銷兵。

寺內分三進院落。 第一進山門內是一片廣闊的場地。 第二進院落以漢、藏結合的平臺門與一進院落分開。 第三進院落是由70間廊房組成, 正中為主體建築“普度殿”, 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廟中常見的“都綱法式”。

山門

二進山門

該山門是到達內院的必經之路,它採用漢藏特色合一兩層平臺城門樣式,城台塗紅色,壁窗上飾以藏式盲窗,臺上建有漢式歇山頂門樓,兩層之間塗白色,色彩分明。

碑文

瞻禮書事(有序)碑文

普渡殿

普度殿是安遠廟的主體,為三門三層閣樓式建築,飛簷間高懸“普度殿”雲龍匾額,是乾隆皇帝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題寫的。 普渡殿具有蒙古族寺廟中傳統的都綱(講經堂)法式,佈局嚴謹。殿分三層,通高27米。最下層為磚石砌築,外觀一層,內分兩層,牆壁飾以藏式盲窗,下層正中有三座圓形拱門。

中層和最上層為漢式重簷歇山頂樓閣,中間裝有木制菱花隔扇,最上層殿頂用黃剪邊黑赭色琉璃瓦覆頂,正脊上裝置三座鈴狀喇嘛塔,正中稍大,兩側稍小,兼以八寶法器飾紋,四角三層飛簷都有琉璃長鼻獸並高懸銅鈴鐺。

綠度母

普渡殿內正中供奉的主尊佛像是綠度母。度母亦稱“救度母”、“多羅母”,為觀音菩薩的化身,是救苦救難的善良女神。普度殿的漆木雕綠度母佛像,左手擎蓮花當胸向外,右手垂於右膝之上,左腿盤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表示可以壓倒憤怒,實現慈悲,以使眾生安樂。佛像身上的臂釧、手捉鐲、瓔珞、蓮花等物無不精雕細刻,祥雲圖案,雕鏤層次分明豐富,與佛像渾然一體。

壁畫

與主尊相對應,四周牆壁繪有以綠度母救助各種災難為主題的壁畫。現存畫面共27副,有綠度母救八難(獅難、象難、蛇難、水難、牢獄難、賊難、非人難)的故事,還有一些畫面似乎與《贊觀世音菩薩頌》中描述的觀音菩薩救難的內容相契合。此外,有些壁畫描述了香客朝山拜寺的場景,表現出對綠度母的信仰和崇敬。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樹葉懸著晶瑩的雨水

翠綠著

青石板親吻著腳印

啪嗒啪嗒

夜雨染成天水碧

這裡一片清幽遼遠

這裡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

• end •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投稿一經採用,會獲贈大清獵酒兩瓶哦~!~!!

投稿郵箱: cd2051858@163.com

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廟中常見的“都綱法式”。

山門

二進山門

該山門是到達內院的必經之路,它採用漢藏特色合一兩層平臺城門樣式,城台塗紅色,壁窗上飾以藏式盲窗,臺上建有漢式歇山頂門樓,兩層之間塗白色,色彩分明。

碑文

瞻禮書事(有序)碑文

普渡殿

普度殿是安遠廟的主體,為三門三層閣樓式建築,飛簷間高懸“普度殿”雲龍匾額,是乾隆皇帝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題寫的。 普渡殿具有蒙古族寺廟中傳統的都綱(講經堂)法式,佈局嚴謹。殿分三層,通高27米。最下層為磚石砌築,外觀一層,內分兩層,牆壁飾以藏式盲窗,下層正中有三座圓形拱門。

中層和最上層為漢式重簷歇山頂樓閣,中間裝有木制菱花隔扇,最上層殿頂用黃剪邊黑赭色琉璃瓦覆頂,正脊上裝置三座鈴狀喇嘛塔,正中稍大,兩側稍小,兼以八寶法器飾紋,四角三層飛簷都有琉璃長鼻獸並高懸銅鈴鐺。

綠度母

普渡殿內正中供奉的主尊佛像是綠度母。度母亦稱“救度母”、“多羅母”,為觀音菩薩的化身,是救苦救難的善良女神。普度殿的漆木雕綠度母佛像,左手擎蓮花當胸向外,右手垂於右膝之上,左腿盤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表示可以壓倒憤怒,實現慈悲,以使眾生安樂。佛像身上的臂釧、手捉鐲、瓔珞、蓮花等物無不精雕細刻,祥雲圖案,雕鏤層次分明豐富,與佛像渾然一體。

壁畫

與主尊相對應,四周牆壁繪有以綠度母救助各種災難為主題的壁畫。現存畫面共27副,有綠度母救八難(獅難、象難、蛇難、水難、牢獄難、賊難、非人難)的故事,還有一些畫面似乎與《贊觀世音菩薩頌》中描述的觀音菩薩救難的內容相契合。此外,有些壁畫描述了香客朝山拜寺的場景,表現出對綠度母的信仰和崇敬。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樹葉懸著晶瑩的雨水

翠綠著

青石板親吻著腳印

啪嗒啪嗒

夜雨染成天水碧

這裡一片清幽遼遠

這裡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

• end •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投稿一經採用,會獲贈大清獵酒兩瓶哦~!~!!

投稿郵箱: cd2051858@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