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車輪丈量青春 德州29歲小夥王勇騎行中國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俞榮

一輛摩托車、50天、3.5萬公里, 29歲武城小夥兒王勇剛剛完成了新征程——騎行中國。

6月4日, 德州出發, 一路北上, 環騎中國邊境線、海岸線, 7月24日, 回到出發地。

“這一路的風景, 可以概括成一句話, 也可以寫成半本書。 ”騎行結束後, 王勇手機裡多了10個G的照片和視頻資料, 有大自然的波瀾壯闊, 有冰雹雨夜中勇往直前, 有摔進泥溝兇險坎坷, 也有萍水相逢的溫暖如故……

騎行計畫撓得心癢 猶豫兩個月才動身

騎行中國並不是一次說走就能走的旅行, 需要很全面的騎行規劃與準備, 包括摩托車性能檢查、騎行裝備, 以及處理困難的辦法, 但是最難的還是下定“出發”的決心。 “這個計畫, 是出於對摩托車、對旅行的熱愛, 騎上摩托車時, 真想下一秒就出發,猶豫了將近兩個月沒動身,是因為停下摩托車,一腳踏進生活裡就走不開了。”王勇說,騎行中國這件事像是飄進他心底的一片羽毛,起起伏伏,撓得心癢。

最終,他不得不做出決定,“這種每天都在‘走還是不走’中分裂的日子太難熬了,乾脆就走吧,最多是個路途艱辛、顛沛流離。”

王勇說,“勇敢出發”是結束猶豫不決最好的辦法,也是這場旅行教會他的第一個道理。

6月4日,帶著帳篷、鍋碗瓢盆、幾身換洗衣物,和一套航拍設備,拋開手頭上的生意,王勇在德州出發了。

沖上五千米海拔 摩托車“高反”了

王勇將行程路線定為“逆行”,這意味著他在出發後,經過一路平川,將在一天內直接進入海拔4969米的新疆塞力亞克達阪,這是對身體素質的極限挑戰。

6月28日,王勇從新疆葉城出發,準備攻克塞力亞克達阪,環形傾斜的公路,加上一路風雨,海拔不斷升高,路況越來越差。在轉彎途中,遇到了相撞在一起的兩輛重型大貨車,車頭幾乎報廢,兩車橫在路邊昭示著前路有多險,他吸口涼氣,心中默念著“安全第一”,繼續向前。

接近塞力亞克達阪,摩托車有些扛不住了,動力輸出減弱,王勇也開始大口喘氣,腦子裡除了保持呼吸什麼也來不及想。“我和摩托車,就像一對難兄難弟,下午五點多到達,只有一個想法,跟自己較勁真爽。”王勇到達塞力亞克達阪後,接下來還有一個4000多米的達阪(達阪在維語和蒙古語中意思是高高的山口和盤山公路),在他看來只有征服這兩個達阪,才能算騎行過中國。

騎行最險獨庫公路 一天歷經四季變化

騎行中,王勇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你怎麼是一個人騎行?”

“一方面是一個人更自在,走走停停全憑自己心意,另一方面,一個人在路上更接近騎行的意義,能遇到更真實的自己。”王勇說,旅行是為了與人邂逅,而騎行是為了與己抗爭。

進入新疆東北部阿勒泰地區的富蘊縣,遇到可哥托海與神鐘山,一片在當地人眼中平淡無奇的海和一塊巨石,王勇激動地看了半天。再往前行,是號稱中國最危險的獨庫公路,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一天內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風景變化,藍天、雪山、牧馬人、沙漠、草原,戈壁灘……

白天看了一整天的風景,晚上帳篷搭在山腰,煮了一鍋大雜燴,抬頭滿目星光,如果隨身帶著的酒還沒有喝完,大概就是最妙的體驗了,寂靜無聲又奔騰洶湧。

數不清多少次艱難 身體精神幾近崩潰

“一個拐彎處滑入路邊溝內,找來挖掘機才幫忙拉了出來,幸運的是摩托沒怎麼損壞。繼續前進,路況越來越差,各種泥濘路、碎石路,不斷刷新想像中的丙察察。”7月7日,王勇在朋友圈中發了這樣一段文字,配圖是他和摩托泥濘裹身。

丙察察是進藏公路的一段,當日天色越來越暗,冒雨騎行,道路泥濘,眼看村莊就在山腳下,他被困在及腳踝的泥石流中,整條路唯一的亮光來自摩托車大燈。無奈,他只好放下車徒步走回去,找到挖掘機,請師傅們幫忙鏟走了泥石流。“那天夜裡,我已經數不清經歷過多少次倒車、扶車,身體和精神都接近崩潰。”王勇說,走過那段最難走的路,心裡只有敬畏與感激。

溫暖如故的陌生人 永遠根植在血液中

結束這段騎行至今已經有一個月,時間沒有篩去任何一點記憶,途中的一切歷歷在目,而那些最熠熠生光的記憶,還是來源於旅行中的陌生人。

一位邊境執勤的民警看了他一路拍下的風景,離別留下電話,“今後有朋友來這裡,我請大家吃飯”;一位同樣喜歡摩托車的蒙古大爺,兩人一見如故,一定請讓他喝了當地優酪乳再走;新疆小朋友遠遠向他打招呼,圍著摩托車轉圈笑個不停……“途中遇到的那些人、那些際遇,根植在血液中。”王勇說,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他選擇了騎行,獨處時的心跳聲成為催促他前進的力量,也讓前路更加清晰明亮。

真想下一秒就出發,猶豫了將近兩個月沒動身,是因為停下摩托車,一腳踏進生活裡就走不開了。”王勇說,騎行中國這件事像是飄進他心底的一片羽毛,起起伏伏,撓得心癢。

最終,他不得不做出決定,“這種每天都在‘走還是不走’中分裂的日子太難熬了,乾脆就走吧,最多是個路途艱辛、顛沛流離。”

王勇說,“勇敢出發”是結束猶豫不決最好的辦法,也是這場旅行教會他的第一個道理。

6月4日,帶著帳篷、鍋碗瓢盆、幾身換洗衣物,和一套航拍設備,拋開手頭上的生意,王勇在德州出發了。

沖上五千米海拔 摩托車“高反”了

王勇將行程路線定為“逆行”,這意味著他在出發後,經過一路平川,將在一天內直接進入海拔4969米的新疆塞力亞克達阪,這是對身體素質的極限挑戰。

6月28日,王勇從新疆葉城出發,準備攻克塞力亞克達阪,環形傾斜的公路,加上一路風雨,海拔不斷升高,路況越來越差。在轉彎途中,遇到了相撞在一起的兩輛重型大貨車,車頭幾乎報廢,兩車橫在路邊昭示著前路有多險,他吸口涼氣,心中默念著“安全第一”,繼續向前。

接近塞力亞克達阪,摩托車有些扛不住了,動力輸出減弱,王勇也開始大口喘氣,腦子裡除了保持呼吸什麼也來不及想。“我和摩托車,就像一對難兄難弟,下午五點多到達,只有一個想法,跟自己較勁真爽。”王勇到達塞力亞克達阪後,接下來還有一個4000多米的達阪(達阪在維語和蒙古語中意思是高高的山口和盤山公路),在他看來只有征服這兩個達阪,才能算騎行過中國。

騎行最險獨庫公路 一天歷經四季變化

騎行中,王勇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你怎麼是一個人騎行?”

“一方面是一個人更自在,走走停停全憑自己心意,另一方面,一個人在路上更接近騎行的意義,能遇到更真實的自己。”王勇說,旅行是為了與人邂逅,而騎行是為了與己抗爭。

進入新疆東北部阿勒泰地區的富蘊縣,遇到可哥托海與神鐘山,一片在當地人眼中平淡無奇的海和一塊巨石,王勇激動地看了半天。再往前行,是號稱中國最危險的獨庫公路,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一天內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風景變化,藍天、雪山、牧馬人、沙漠、草原,戈壁灘……

白天看了一整天的風景,晚上帳篷搭在山腰,煮了一鍋大雜燴,抬頭滿目星光,如果隨身帶著的酒還沒有喝完,大概就是最妙的體驗了,寂靜無聲又奔騰洶湧。

數不清多少次艱難 身體精神幾近崩潰

“一個拐彎處滑入路邊溝內,找來挖掘機才幫忙拉了出來,幸運的是摩托沒怎麼損壞。繼續前進,路況越來越差,各種泥濘路、碎石路,不斷刷新想像中的丙察察。”7月7日,王勇在朋友圈中發了這樣一段文字,配圖是他和摩托泥濘裹身。

丙察察是進藏公路的一段,當日天色越來越暗,冒雨騎行,道路泥濘,眼看村莊就在山腳下,他被困在及腳踝的泥石流中,整條路唯一的亮光來自摩托車大燈。無奈,他只好放下車徒步走回去,找到挖掘機,請師傅們幫忙鏟走了泥石流。“那天夜裡,我已經數不清經歷過多少次倒車、扶車,身體和精神都接近崩潰。”王勇說,走過那段最難走的路,心裡只有敬畏與感激。

溫暖如故的陌生人 永遠根植在血液中

結束這段騎行至今已經有一個月,時間沒有篩去任何一點記憶,途中的一切歷歷在目,而那些最熠熠生光的記憶,還是來源於旅行中的陌生人。

一位邊境執勤的民警看了他一路拍下的風景,離別留下電話,“今後有朋友來這裡,我請大家吃飯”;一位同樣喜歡摩托車的蒙古大爺,兩人一見如故,一定請讓他喝了當地優酪乳再走;新疆小朋友遠遠向他打招呼,圍著摩托車轉圈笑個不停……“途中遇到的那些人、那些際遇,根植在血液中。”王勇說,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他選擇了騎行,獨處時的心跳聲成為催促他前進的力量,也讓前路更加清晰明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