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雨潤食品被逼債 祝義材被查一年音訊全無

1年前的3月23日, 檢察機關對雨潤食品(1068.HK)創始人、最大單一股東祝義材在國內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措施, 一年過去了, 雨潤食品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多少改觀, 2016全年虧損23.4億港元, 但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 虧損金額還是少算了。

祝義材被查, 犯了什麼事, 有沒有罪, 罪大罪小, 外界很關注, 至今仍是一個謎。 雨潤食品表示, 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對該事件的更新及未能與祝義材接觸。

沒有主心骨的雨潤食品經營狀況令外界十分揪心。

資金鏈頻頻告急, 讓雨潤食品一再陷入到債務糾紛中。

2016年, 雨潤食品的核心子公司南京雨潤兩次出現債務違約,

一次是本金額人民幣5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另一次是本金額人民幣10億元的中期票據, 均不能按期償還, 此後雖然想辦法還上了, 雨潤食品的資金緊繃情況引發市場關注。

還不上錢, 並不是只有上面兩個案例。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雨潤食品總共有約10.9億港元的銀行借款發生延遲還款;與銀行磋商後, 部分銀行答應展期, 但是仍然壓力山大。

2016年底, 雨潤食品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約為1.1億港元, 現金結餘加上定期存款、質押存款及受限制銀行存款合計約3.5億元, 要還上已經逾期的10.9億港元沒戲;而舊賬還沒還清楚, 有63億港元的債務又將在12個月內到期, 被債主上門催債的感覺估計度日如年。

已經有債主不耐煩再等下去,

選擇訴訟管道拿回錢款。 2016年, 銀行、建築公司、政府單位此起彼伏向雨潤食品提起訴訟要求換錢。

銀行方面, 若干銀行提出訴訟, 要求雨潤食品即時償還約3.1億港元的銀行貸款或同等價值資產, 法院受理後, 雨潤食品相應的資產和銀行存款被凍結。 好消息是, 提起訴訟的銀行與雨潤食品達成共識, 有2.9億港元的貸款延期至2017年或以後。

建築公司也在2016年提起了訴訟, 要求還款2.2億港元, 雨潤食品對這筆錢已經認帳, 有關金額已預提並記入“應付貿易賬款及其它應付款項”。

銀行、建築公司要錢, 並不稀奇;政府單位也捲入債務糾紛, 比較少見。 據公開資料, 一政府相關單位向雨潤食品一附屬公司及一關聯公司提出訴訟,

並要求即時償還約港幣約1.2億港元, 這筆錢雨潤食品已經計入2016財年的“其它淨收入╱(虧損)之訴訟虧損撥備”以及“應付貿易賬款及其它應付款項”項下。

2015年, 融創掌門孫宏斌將收購雨潤傳得沸沸揚揚, 最後無果而終。

大雨潤除了上市公司雨潤食品, 還有地產、商業、物流等業務, 以大雨潤的實力, 本不應該讓從事肉品行業的雨潤食品如此沉淪。 吃肉是中國消費者的剛性需求, 雨潤在這個行業成名很早, 雨潤品牌仍然是全國品牌, 管道覆蓋國內主要的消費市場, 在祝義材被查後, 即便無力進攻, 與雙匯等爭奪市場份額的頭把交椅, 收縮自保, 穩住存量市場還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前些年雨潤食品過度擴張, 大量收購屠宰產能,

壯大規模, 如今都成了包袱, 不但沒有發揮出增收盈利的作用, 反而成為不斷減值虧損的源頭之一。

2016年, 截至12月底, 雨潤食品就物業、廠房及設備, 預付租賃款項及商譽計提了約港幣12.57億元的減值虧損。

12.57億港元的減值虧損已經是巨額數字, 但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這個數字太樂觀了。

會計師事務所大華馬施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認為, 雨潤食品做出的減值評估並不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 在減值金額的計算中, 雨潤食品所使用的折現率引致可收回金額被過份地高估。

雨潤食品則堅稱減值虧損的估算合理, 參考了相關會計準則的建議, 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再加上企業自身的特定風險而計算現金流預測使用的折現率,

有關折現率亦經外聘專業評估師審閱, 認為該公司使用之折現率恰當。

2016年和2015年, 雨潤食品分別虧損23.4億港元、29.8億港元, 兩年虧損的金額已經基本上抵消了自2010年以來雨潤食品多年積累所賺到的利潤之和, 雨潤食品的虧損還看不到盡頭。

誰能救雨潤食品?沒有答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