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家之言|新年度籽棉收購價正在上演低開高走?

進入8月下旬, 新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三大棉花主產區伏前桃、中期花進入吐絮期, 個別棉區籽棉採摘、交售也若隱若現, 安徽、江蘇一帶伏前花開秤收購價3.15-3.20元/公斤(不計衣分、水雜);新疆南疆喀什、阿克蘇等地也有少量籽棉採摘和報價, 一些機構和紡企、涉棉企業判斷2017/18年度為籽棉開秤價或低於6.50元/公斤, 與農民的期望值相差0.40-0.50元/公斤。

筆者的看法是近期的籽棉價格並不具備代表性, 很可能產生誤導。 其一、8月中下旬開秤的軋花廠以200型企業為主, 收購以試收試軋為主, 目的是測衣分、長度、馬值、顏色級等指標,

400型企業多以觀望為主;其二、提前採摘、上市的伏前花普遍存在水分高、品質差(纖維長度短、籽棉衣分高、馬值大)的特點, 農民大多摻入早熟棉、僵瓣甚至雨漬棉等。

筆者判斷400型企業9月上中旬的開秤價將在6.70-7.0元/公斤(40衣分, 水分13%以內), 低於6.50元/公斤的可能性不大。 筆者分析原因如下:

首先, 棉籽價格走向穩定。 制約籽棉收購價上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目前棉籽銷售價偏低, 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毛籽報價1.12-1.18元/斤, 但油脂廠、短絨廠、中間商停收停工是棉籽價格低位、鮮有成交的主要原因。 隨新棉上市, 油廠和短絨企業紛紛開機開榨, 再加上近期黑色系商品、原油等表現強勢向上, 筆者認為, 新年度棉籽價格將強勁反彈, 10、11月份內地棉籽價格有望回到1.30-1.40元/斤。

其次, 8月中旬以來, CF1801、儲備新疆棉日均成交價在15200-15500(除去財務費用、倉單生成成本等對應的是14900-15200的新棉)、15000-15200元/噸, 鄭棉指向15000元/噸。 那麼按衣分40%、棉籽1.0-1.3元/斤、損耗1%、加工費1000元/噸計算, 籽棉價格在6.6-7.0元/公斤。

再次, 新疆及內地棉花資源與加工能力不匹配、“粥多僧少”決定加價搶收很難避免。 今年是新疆棉花收購加工資質全面放開的第一年, 棉花企業只要消防設施、基本收購加工設施以及品質體系等符合要求, 都可以開展棉花收購加工。 這將引入更多主體參與棉花收購, 競爭環境也將更加激烈, 加價搶收的現象或較往年更加突出。

最後, 2017年棉花種植成本整體上漲了3-5%(南疆手采棉產地稍高), 農民預期較2016年度高。 從調查來看, 本年度除棉種價格與往年持平或稍低外,

地膜、化肥、農藥等物化成本及雇傭人工管理成本、拾花費(預計)都呈小幅上漲, 農民售賣期望值“水漲船高”, 低於6.50元/公斤或很難收到籽棉。 (責編:陳曼芸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