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藏在身體裡的技術 能治病也能吃藥

哈佛大學發佈可植入軟體機器人可治療心臟病

哈佛大學研究小組聯合波士頓兒童醫院以及其他參與機構發佈了可植入軟體機器人的相關細節, 據說這款機器人可以為衰竭的心臟在無需接觸血液的情況下泵血。 後來出版的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公佈了這項研究, 其中也包括在活體豬身上所做的一些概念驗證實驗。

傳統而言, 我們會將心室輔助裝置(VAD)作為衰竭心臟的血液分流支路。 該裝置會將血液從心臟中直接引出, 然後將之泵回分佈在身體周圍的主動脈或肺動脈。 由於 VAD 內的血液會與管、泵等一些人體器官表面接觸從而增加凝血風險,

那些基於 VAD 治療的患者往往必須服用血液稀釋劑與一些需要仔細查看的藥物——餘生都是如此。

日本研發大腦植入電極技術:可解救漸凍人患者

這是“BMI(腦機介面)”技術的一種, 可以體現患者的意圖, 支援患者生活。 這項技術的應用物件就是全身運動神經逐漸萎縮的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患者(俗稱“漸凍人”)。 日本大約有1萬名“漸凍人”, 他們隨著病情發展, 最後階段甚至無法自己呼吸和發聲。 目前已經開發出利用眨眼和臉部肌肉活動來控制電腦的裝置, 但操作起來比較費時, 並且肌肉不能活動後就不能使用了。

而該研究小組此次研究出的技術是, 打開患者頭部, 在表面直接放置直徑約1毫米的100個左右的電極,

並在打開頭蓋骨的部位植入可以向體外輸出無線信號的裝置。 該裝置可以在體外充電。

用可植入設備監測病情讓腫瘤病人可以安心休息

醫二院腫瘤外科副主任陳益定主任醫師表示, 癌症患者很多需要化療, 化療的藥物有比較大的毒副作用, 每次做完化療之後, 患者需要接受嚴密的監測, 要反復抽血化驗, 如果缺乏持續有效的監測, 一旦患者身體出現不良反應, 醫生不能馬上有效處理, 後果很嚴重。 但惡性腫瘤患者經常到醫院就診, 很累, 不利於身體恢復。

化療時, 醫生常規會給患者進行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又稱PICC)或者埋入靜脈輸液港, 陳益定說, 他們想開發一種植入設備, 把晶片連同PICC或靜脈輸液港植入皮下,

可監測人體內的某些理化指標, 這些指標可通過無線網路傳送到智慧手機、電腦或雲端。 醫生收集到這些監測指標, 就可對病人情況做出判斷, 是應該到醫院就診還是在家繼續觀察, 給出建議。

“現在我們第一步已經實現, 可通過晶片監測體溫、心率、氧飽和度等。 接下來, 還需要去突破, 希望能檢測血常規、肝功能等資料。 ”陳益定說, 希望遠期還能實現像胰島素泵一樣, 監測到理化指標不正常了, 可以自動注射化療藥物, “沒有3-5年的潛心研究, 是不會大規模用於臨床的。 ”

皮下植入裝置可早期檢測轉移癌細胞

種植入皮下的小型設備可以通過捕獲癌細胞、減慢轉移癌細胞在其他器官中的發展以及為手術或其他治療爭取時間,

從而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

這些發現發表在《癌症研究》上, 給出了一種及早識別轉移性癌和進行干預以改善預後的方法。

這項研究是在小鼠身上進行, 擴展了該小組的早期研究結果, 即顯示出可植入性支架裝置能有效地捕捉轉移癌細胞。 在這裡, 研究人員改善了他們的設備, 並顯明, 在轉移性癌的首個跡象出現之前進行手術, 生存率得到了改善。

這種裝置是用FDA批准的材料製成的。 這種材料普遍應用於人體縫線和傷口敷料中。 它可由生物降解, 在患者體內能持續長達兩年。 研究者設想將它植入到皮膚下, 以非侵入性成像監測。 一旦發現癌細胞定居的跡象, 就將它移除並進行定點檢測。

它的設計是模仿了癌細胞遷移到其他器官時的環境。 該裝置能吸引體內的免疫細胞和癌細胞中的免疫細胞。 然後, 這限制了癌細胞轉移到肺、肝、腦, 乳腺癌通常會傳播到這些器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