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胃痛非小事,調理在平時

炎炎夏日, 燒烤龍蝦冰啤酒, 相信是很多人的最愛。

夜幕降臨, 約上三五個好友, 找個夜宵店, 點上美味的燒烤配上幾斤小龍蝦,

再來上幾瓶冰啤酒, 那這個夜晚就完美了。 然而, 這些夏日美味, 卻往往是導致胃痛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會胃痛呢?

胃痛的病因較為廣泛和複雜, 主要有外邪侵襲, 飲食不節, 情志失調, 脾胃虛弱以及過服寒涼、溫燥的藥物等原因導致胃氣鬱滯, 失於和降,

不同則痛。 其病位在胃, 與肝、脾密切相關。

胃痛有哪些證型呢?

根據導致胃痛的不同原因以及臨床表現, 中醫將胃痛分為寒邪犯胃證、食積傷胃證、肝氣犯胃證、脾胃虛寒證、胃陰不足證以及瘀血停滯證。

該怎麼區分呢?

寒邪犯胃證:表現為胃脘疼痛, 畏寒喜暖。

食積傷胃證:表現為胃脘疼痛, 脹滿拒按, 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 吐後痛減。

肝氣犯胃證:表現為胃脘脹痛, 連及兩脅, 噯氣反酸, 喜歡歎息, 情緒不佳則痛發或加重。

脾胃虛寒證:表現為隱隱作痛, 喜暖喜按, 空腹加重, 食後痛減, 勞累、受涼、飲食生冷後發作或加重。

胃陰不足證:表現為胃脘部隱隱灼痛, 饑不欲食, 咽幹口燥, 大便幹結。

瘀血停滯證:表現為胃脘部刺痛, 痛有定處,

按之痛甚, 疼痛遷延日久, 屢次發作, 進食後加劇。

針刺治療

主穴:中脘、足三裡、內關、公孫。

配穴:

寒邪犯胃:神闕、梁丘

食積傷胃:梁門、建裡

肝氣犯胃:期門、太沖

脾胃虛寒:神闕、氣海、脾俞、胃俞

胃陰不足:胃俞、太溪、三陰交

瘀血停滯:膈俞、血海、阿是穴

操作:寒邪犯胃和脾胃虛寒者, 中脘、氣海、足三裡穴施溫針灸。 餘穴常規針刺。

艾灸治療

選穴:足三裡、期門、中脘、特定點(手掌心偏內側約1cm處)

操作:用艾條灸10-15分鐘, 足三裡和中脘穴可延長至20-30分鐘。 注意灸療期間忌食辛辣生冷刺激之物, 艾火與皮膚的距離(3-5cm為佳), 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 不可灼傷皮膚。

推拿治療

選穴:中脘、氣海、天樞、內關、合穀、足三裡、三陰交

操作:

1.用食、中、無名、小指指面著力,

撫摩胃脘疼痛處, 動作緩慢輕柔, 以舒適為度, 約3分鐘。

2.按揉中脘、氣海、天樞穴各2分鐘。

3.擦肋:手掌緊貼兩側肋部, 作前後往返摩擦, 以發熱為度, 約30次。

4摩腹:用手掌掌面著力, 撫摩腹部, 使腹部有溫熱感, 約5分鐘。

5.按揉內關、合穀、足三裡、三陰交穴各2分鐘。

穴位定位

中脘:臍上4寸, 即胸骨下端與臍連線的中點處。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 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 (犢鼻:髕骨下緣, 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

內關:腕橫紋上2寸, 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公孫: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天樞:臍旁2寸。

氣海:臍下1.5寸。

合穀: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即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

三陰交: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的後緣。

預後及調護

1.飲食應有規律,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煙酒,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刺激,注意勞逸結合。

3.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4.針對體質虛弱的人,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作者:胡小珍 碩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常小榮 教授

公孫: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天樞:臍旁2寸。

氣海:臍下1.5寸。

合穀: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即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

三陰交: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的後緣。

預後及調護

1.飲食應有規律,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煙酒,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刺激,注意勞逸結合。

3.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4.針對體質虛弱的人,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作者:胡小珍 碩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常小榮 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