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馬為何叫“羅馬”? 告訴你六個關於永恆之城的秘密

在義大利的寶寶們或許都聽說過, “像羅馬人一樣付錢”、“去羅馬沒見教皇”之類奇奇怪怪的說法。 你可曾想過, 這些俗語為什麼都要和羅馬扯上關係?

當我們脫口而出“GRA”(環城高速)、“Colosseo”(鬥獸場)時, 是否想過它們為何被這樣稱呼?甚至, 羅馬城為何叫“羅馬”?

義大利focus.it網的報導近日揭秘了六個關於羅馬的秘密。

• “像羅馬人一樣付錢”

羅馬人咋付錢?

當你和義大利朋友去餐館吃飯, 服務員遞上帳單時你就明白了。 在義大利, “像羅馬人一樣付錢”的意思是吃飯時的AA制。

這一做法可不是現代人的發明。 在古代, 來到羅馬的朝聖者為了方便, 通常在餐館用餐後均攤帳單。 在了現代, 這樣的做法不僅延續了下來, “像羅馬人一樣付錢”這種婉約的說法也流傳開來。

• “去羅馬沒見教皇”

義大利首都羅馬千年來一直是天主教的心臟所在, 居住于此的教皇更是天主教最高的精神領袖。 中世紀時, 來自歐洲各地的信徒們跋山涉水、不辭辛苦地來到羅馬, 就是為了一睹教皇的尊容。

因此, “去羅馬沒見教皇”這句話在現代就被用於形容“去一個地方而錯過了最重要的風景” 。

• “條條大路通羅馬”

這是真的!2015年, 學者Benedikt Groß、 Phillip Schmitt 、Raphael Reimann共同繪製了一幅通向羅馬的路線圖, 地圖顯示, 從全歐洲逾48萬個地點出發, 均能抵達羅馬。

其實, 這都要歸功於古羅馬帝國擴張時期的交通網絡。 為使帝國首都羅馬和歐洲各大城市及分佈在各地區的軍事要塞連接起來, 帝國建立了一個完整而宏大的交通網絡, 許多道路至今還被人們使用。

如始建於西元前3世紀的Via Aurelia大道, 它以羅馬為起點, 橫穿整個義大利中北部地方, 最終到達法國阿爾勒市, 如今, Via Aurelia大道被命名為1號國家級公路, 是連接義大利和法國的主要交通幹道之一。

隨著歷史的演變, 那些四通八達的大道早已隨著帝國的覆滅,

失去了原本的軍事意義, 但這些交通網絡的文化意義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現在, 人們在表達可用多種手段達成一個目標時, 通常會使用“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個口頭禪, 用這種“天無絕人之路”的樂觀心態面對困難。

• 羅馬為啥叫“ROMA”?

“羅馬”來自義大利語“Roma”的音譯, 而這個義大利語詞本身又源自哪裡呢?

目前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 “Roma”來自那條橫穿羅馬的台伯河, 而在古代, 這條河被稱作“Rumon”或“Rumen”, 因此“Roma”一詞很可能由它演變過來。

另一種說法是,“Roma”來自羅馬城7座山丘中處於中央的一座,即羅馬城的發源地帕拉蒂尼山(Palatino)。這座山丘的兩個至高點從遠處看像母親的雙乳,因此它在古伊特拉斯坎語中又被稱作“Ruma”,即女性胸部的意思。這一詞語後來在拉丁語中演化成“Roma”。

• “COLOSSEO”(鬥獸場)一詞源自何處?

看過電影《角鬥士》的人都知道,鬥獸場是古羅馬人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表要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至一方死亡為止,這裡還時常上演人與人之間的搏鬥。

但鬥獸場的原名“Colosseo”從何而來呢?

古羅馬帝國有一位惡名昭彰的皇帝叫尼祿。這位皇帝向來喜歡大興土木、鋪張浪費。他在任期間曾在鬥獸場附近建起了一座30米高、十分雄偉的個人雕像,取名“Colosso di Nerone”。儘管後來雕像被毀,但“Colosso”一詞被延續下來,用來表達“巨大雕像”的意思。於是,後來在尼祿雕像附近建立的鬥獸場便取其諧音,被命名為“Colosseo”。

• “環城高速”(GRA),其實是一個人名

羅馬城外有一條重要的交通大動脈——Grande Raccordo Anulare (GRA),即環城高速。奇怪的是,在義大利其他城市,高速路都被叫做Tangenziale,而羅馬的這條高速路為啥就“與眾不同”呢?雖說Grande Raccordo Anulare這一名稱從字面意思上也解釋得通,但是,這一稱呼的背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3年,一部關於羅馬環城高速的紀錄片《神聖的GRA》獲得第七十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時任國家公路局(ANAS)局長的主持下,羅馬開始建立環城高速。這位局長的名字是“Eugenio”,姓“ Gra”。工作中,人們為了方便,口口相傳地將這一工程簡稱為“Gra 工程”。後來,人們又在義大利語中找到了能與“GRA”三個字母相對應的縮寫解釋(Grande Raccordo Anulare),於是“GRA”一詞就被沿用了下來。

另一種說法是,“Roma”來自羅馬城7座山丘中處於中央的一座,即羅馬城的發源地帕拉蒂尼山(Palatino)。這座山丘的兩個至高點從遠處看像母親的雙乳,因此它在古伊特拉斯坎語中又被稱作“Ruma”,即女性胸部的意思。這一詞語後來在拉丁語中演化成“Roma”。

• “COLOSSEO”(鬥獸場)一詞源自何處?

看過電影《角鬥士》的人都知道,鬥獸場是古羅馬人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表要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至一方死亡為止,這裡還時常上演人與人之間的搏鬥。

但鬥獸場的原名“Colosseo”從何而來呢?

古羅馬帝國有一位惡名昭彰的皇帝叫尼祿。這位皇帝向來喜歡大興土木、鋪張浪費。他在任期間曾在鬥獸場附近建起了一座30米高、十分雄偉的個人雕像,取名“Colosso di Nerone”。儘管後來雕像被毀,但“Colosso”一詞被延續下來,用來表達“巨大雕像”的意思。於是,後來在尼祿雕像附近建立的鬥獸場便取其諧音,被命名為“Colosseo”。

• “環城高速”(GRA),其實是一個人名

羅馬城外有一條重要的交通大動脈——Grande Raccordo Anulare (GRA),即環城高速。奇怪的是,在義大利其他城市,高速路都被叫做Tangenziale,而羅馬的這條高速路為啥就“與眾不同”呢?雖說Grande Raccordo Anulare這一名稱從字面意思上也解釋得通,但是,這一稱呼的背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3年,一部關於羅馬環城高速的紀錄片《神聖的GRA》獲得第七十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時任國家公路局(ANAS)局長的主持下,羅馬開始建立環城高速。這位局長的名字是“Eugenio”,姓“ Gra”。工作中,人們為了方便,口口相傳地將這一工程簡稱為“Gra 工程”。後來,人們又在義大利語中找到了能與“GRA”三個字母相對應的縮寫解釋(Grande Raccordo Anulare),於是“GRA”一詞就被沿用了下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