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講科技:芝麻信用不芝麻 你要忽視丟西瓜

------本期內容導讀------

人行的個人征信系統是由職能部門出面, 代表政府管理機構而實施的一種標準, 帶有著天生的權威性;而阿裡自己不過是一家民營企業, 它所推出的芝麻信用, 本質只是自己綜合資料而提出的一種評價標準, 完全得憑自己的實力說話

------以下正文詳情------

早在去年11月底阿裡鬧出了“支付寶之校園日記”風波時, 剛剛就一針見血地指出,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阿裡的“社交突襲”, 也不是什麼“運營昏招”, 而是阿裡的市場機構為了強化其“芝麻信用”而精心策劃的推廣場景。 至少在這場風波之後,

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芝麻信用, 也有更多的領域開始應用芝麻信用;

實際在此前後, 芝麻信用就已經開始不聲不響地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裡進行了滲透與各種應用。 只要用戶的芝麻信用分以達一定的數值, 就可以在汽車租用、民宿居住以及許多醫療、便民服務中, 享受免押金的特殊優待。 尤其是最近鬧得紛紛揚揚的共用單車押金問題, 永安行、優拜、騎唄以及後來的ofo、小藍都先後宣佈接入芝麻信用, 實行刷信用免押金的模式, 一時間, 芝麻信用開始真正走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或許有人會說, 不就是一個信用評分嘛!中國人民銀行不是早就推行到個人征信系統, 無論是在申請貸款、辦理信用卡等重要的金融活動時,

都需要檢查並提供各人的征信報告, 以決定是否同樣給這個用戶貸款或辦卡, 芝麻信用不就是阿裡自己搞的一套個人信用評價體系嘛!

但是必須要注意:人行的個人征信系統是由職能部門出面, 代表政府管理機構而實施的一種標準, 帶有著天生的權威性;而阿裡自己不過是一家民營企業, 它所推出的芝麻信用, 本質只是自己綜合資料而提出的一種評價標準, 不具備強制性與天生的標準感, 別人用不用, 完全得憑自己的實力說話;

打個比方吧, 路邊你突然遇到一個陌生人向你借10塊錢, 你正猶豫要不要借。 這時正在執勤的員警對你說:我知道他是一個誠實的人!或者換一個賣水果的小販對你說同樣的話,

你會相信哪一個呢?毫無懸念, 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相信員警。 但也有例如, 比如賣水果的是在這個鎮上大家最信賴的人, 也是認識人最多的老鎮民, 那或許你會更傾向於相信他;

事實上, 銀行征信體系的權威性從來沒有人質疑, 只是這一套系統做得太不夠便民化了。 且不說只有用戶本人才可能跑到指定的網點去查詢與列印征信報告, 就說這套體系與互聯網之間的相聯相通, 都做得其不人性化, 甚至都嚴重斷層。 正如前面所講, 也只有會在銀行系統自身內部要進行貸款審核、金融產品的銷售等業務時, 才有可能對接;

更突出的一點, 銀行的征信系統的資料獲取範圍有限, 一般也只有從銀行系統入手,

通過對不同人的以往貸款史、銀行流水等非常局限的地方收集到一定的資料。 實質所得出的征信標準的準確度, 不容樂觀;

而對於阿裡巴巴來說, 從淘寶起家, 再到支付寶的建立, 其之所以能夠推出芝麻信用, 正是取決於它可以彙集不同使用者海量的網上交易資訊、既往金融流水記錄、還有通過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支付寶, 在繳納水電費、物業費, 在信用卡的還款, 在網路社交中的朋友構成等等方面, 呈現出了一種非常立體化、綜合化的評分基礎。 所以, 芝麻信用才有信心證明自己將會是最準確、最有效的信用評分;

同時, 由於移動支付以及網路金融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很難離得開網路上的消費與交易。 而芝麻信用恰恰可以利用這一點,

對於惡意違反規則, 丟失個人信用的用戶進行扣分或降分的懲罰, 而對於具體信用分無法達標的用戶, 則會限制其在網上的相應行為;

比如就在幾天之前, 阿裡就宣佈:凡是在其平臺上有售假行為的商家及店鋪管理者本人, 就會對芝麻信用降分加入行業關注名單、禁止使用信貸產品、調整花唄和借唄等。 同時, 也正因為芝麻信用被越來越多的其它行業與部門採用, 那麼對於失信人員來說, 在網上幾乎就進入了寸步難行的階段;

想想看, 前一兩周, 剛剛還在感慨, 對於像互動百科這樣濫用線民信任, 大量造假騙錢的公司, 我們現實中的社會規則過於寬鬆與放任, 能讓其躲過所謂的風頭之後, 還能繼續運行,這是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失敗。而現在,我們覺得,至少可以對這些人的芝麻信用進行降分處理,最後讓他們被整個豐富多彩的資訊服務世界所隔離及拒絕!

這才是市場化的力量!

還能繼續運行,這是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失敗。而現在,我們覺得,至少可以對這些人的芝麻信用進行降分處理,最後讓他們被整個豐富多彩的資訊服務世界所隔離及拒絕!

這才是市場化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