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阡|蔡毅軍:用夕陽餘暉扮靚駐村路

用夕陽餘暉映照的駐村路

——石阡縣坪山鄉長溪村第一書記蔡毅軍駐村紀實

蔡毅軍是一個年近60歲的退休幹部, 是一名從80年代小鄉黨委書記到撤並建後鄉鎮黨委書記。

退休後, 本可以頤養天年, 享受著退休的安逸, 度過餘生。 2016年被石阡縣中醫院選派到坪山長溪村任"第一書記", 他用夕陽餘暉, 扮靚著駐村路。

有人說, 幹部下鄉, 駐村幫扶, 是放空炮, 走過場, 轉幾圈, 什麼樣來照著原樣走。 59歲的蔡毅軍卻用行動改變了人們的偏見。 長溪村是坪山鄉的貧困村之一, 也是省級深度貧困村。 該村因無產業支撐, 集體經濟收入十分單一, 基礎設施落後, 導致該村十分貧困, 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低, 為了讓這個村儘快的走上脫貧致富的路子, 蔡毅軍一年多來, 一直都在努力著。

摸清癥結, 開出"藥方"。 早在實施全面脫貧攻堅之前, 中醫院也派有駐村幹部進村幫扶。 "那時候確實是走過場, 一年下來兩三趟, 這家看看, 那家訪訪, 給點錢和物資, 多少有些應付。 幫扶了幾年, 村裡也沒啥變化, 群眾也不買帳。 但現在, 這種做法消失了。 "蔡毅軍說, "駐村幫扶需要的不是進村點卯人, 而是紮根幹事者。 "

2016年7月, 蔡毅軍第一次走進長溪村,

看到這個土地貧瘠的貧困村後, 他感概到:"要想使這個村脫掉貧困村的帽子, 就必須得從夯實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著手, 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才是唯一的出路。 "對村情村民沒有深入地瞭解, 要做到精准扶貧, 一定就是空談。 為了摸准摸透村情, 扎扎實實做好幫扶工作。 蔡毅軍到村的第一件事, 就是挨家挨戶走訪調查, 走了一圈, 心裡總算有了點底數:長溪村的窮根, 主要是因為產業基礎薄弱缺位、基礎設施落後。 "村民的吃苦意識、脫貧意識還是有的。 但面對貧瘠的土地條件, 讓這個村的發展一度陷入了絕境。 "這是蔡毅軍初入村時發出的感歎。

夯實基礎, 增加動力。 解決該村基礎實施落後問題, 為脫貧攻堅創造先決條件,

成為蔡毅軍的頭等大事。 為了完善長溪村上下長溪兩個村民組的通組公路, 他三番五次到鄉黨委、政府彙報, 爭取幫助, 鄉里利用"一事一議"解決物資, 但由於群眾投工投勞困難, 加上資金短缺, 他又跑回"娘家"要, 一次一次的協調, 一次一次的請求, 投資18萬元, 總長約2公里的通組路全面完成。 協調解決了長溪村新街公路建設擴增1米, 現正在實施。 除了交通基礎實施問題, 還積極爭取了上下長溪組河道汙水處理專案40余萬元立項。 在與村民的接觸中, 蔡毅軍發現, 教育落後、集體經濟薄弱才是長溪村致貧的二大主因。 長溪村地處坪山鄉牛場、坪嶺、老寨3個村中間, 有一所承擔著四個村孩子上學的鄉村小學, 由於駐村的原因,
蔡毅軍也在學校搭夥吃飯。 一棟破舊的教學樓, 一個20平方米的食堂, 成為孩子們每天學習生活的地方, 每到開飯時間, 狹小的食堂顯得特別的擁擠, 特別是下雨天學生排隊打飯吃飯都與雨為伴, 蔡毅軍是看在眼裡, 疼在心頭。 地方要發展, 教育是關鍵, 為了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 先後協調資金300余萬元, 解決了300餘人的教學樓的修繕, 新建幼稚園、食堂、教師宿舍, 如今學校煥然一新, 成為了貧困村孩子尋求知識, 健康成長的"幸福樂園"。

強忍傷痛,惦記發展。村要走上脫貧路,就必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要發展集體經濟,村委班子便是發展的"主導者"。由於村兩委班子的不團結,該村成為了後進黨組織村,為了解決發展中村兩委班子思想不統一問題,他按照"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要求,狠抓"三會一課"落實,常常找班子交流溝通,苦口婆心進行勸導。面對村委會陣地的落後,他便又一次伸手問"娘家"要,跑了縣裡好幾家"親戚"單位申請。2016年11月,蔡毅軍30幾歲的兒子不幸被害,在處理兒子後事期間,他強忍傷痛,仍不忘記駐村工作職責,積極協調財政局、中醫院等單位解決資金10萬元,完成了村委會陣地硬化,目前村委會廚房及衛生間主體工程全面完工。為了使這個深度貧困村長遠發展,能讓群眾脫貧致富,結合村情實際,通過大戶帶動、入股、集體管理等方式,發展茶葉產業和種養職業,目前該村共有產業面積1000餘畝,養殖業已初見成效,牛存欄30頭,羊30頭,豬30頭、鴨200餘隻、雞100餘隻,魚2000餘尾,真正實現了"六畜興旺"。預計2017年集體經濟收益10萬元任務,如期實現。

幹部駐村是不是用心、幹不幹事,主要還是憑自己的良心。2年的駐村工作,讓蔡毅軍對農村著了迷,有與農民朝夕相處的感情及熟稔的業務能力,他駐村幫扶有動力,有門道,自有一套給鄉村"造血"脫貧的辦法。

精彩推薦

銅仁市召開組織工作推進會

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個金句,讀懂十八大以來這5年!

奉獻|脫貧路上俯身奉獻 小康路上砥礪前行

碧江|示範帶動狠抓黨支部標準化建設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微信號:trswzzb 審核:楊立 編輯:黃欣

強忍傷痛,惦記發展。村要走上脫貧路,就必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要發展集體經濟,村委班子便是發展的"主導者"。由於村兩委班子的不團結,該村成為了後進黨組織村,為了解決發展中村兩委班子思想不統一問題,他按照"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要求,狠抓"三會一課"落實,常常找班子交流溝通,苦口婆心進行勸導。面對村委會陣地的落後,他便又一次伸手問"娘家"要,跑了縣裡好幾家"親戚"單位申請。2016年11月,蔡毅軍30幾歲的兒子不幸被害,在處理兒子後事期間,他強忍傷痛,仍不忘記駐村工作職責,積極協調財政局、中醫院等單位解決資金10萬元,完成了村委會陣地硬化,目前村委會廚房及衛生間主體工程全面完工。為了使這個深度貧困村長遠發展,能讓群眾脫貧致富,結合村情實際,通過大戶帶動、入股、集體管理等方式,發展茶葉產業和種養職業,目前該村共有產業面積1000餘畝,養殖業已初見成效,牛存欄30頭,羊30頭,豬30頭、鴨200餘隻、雞100餘隻,魚2000餘尾,真正實現了"六畜興旺"。預計2017年集體經濟收益10萬元任務,如期實現。

幹部駐村是不是用心、幹不幹事,主要還是憑自己的良心。2年的駐村工作,讓蔡毅軍對農村著了迷,有與農民朝夕相處的感情及熟稔的業務能力,他駐村幫扶有動力,有門道,自有一套給鄉村"造血"脫貧的辦法。

精彩推薦

銅仁市召開組織工作推進會

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個金句,讀懂十八大以來這5年!

奉獻|脫貧路上俯身奉獻 小康路上砥礪前行

碧江|示範帶動狠抓黨支部標準化建設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微信號:trswzzb 審核:楊立 編輯:黃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