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探訪世界海拔最高航油供應站——中國航油稻城亞丁供應站

隨著“最後的香格里拉”之名遠播, 四川甘孜稻城亞丁風景區日益成為國內外旅遊者尋找雪域高原純粹美景的理想目的地。 對於許多遊客來說, 迎接他們的首先是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

稻城亞丁機場

然而, 與100多公里車程以外風光秀麗的景區相比, 機場附近卻終年寒冷、植被稀少、物資匱乏。 在這個荒涼孤寂、蒼茫嚴酷的地方, 中國航油以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 忠誠履行著“飛機飛到哪裡, 中國航油就加到哪裡”的莊嚴承諾, 讓中國航油的旗幟插在了這片神聖的雪域高原上。 這裡是稻城亞丁供應站, 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航油供應站。

2013年11月23日, 中國航油西南公司與四川稻城亞丁機場簽署航空油料保障協定, 為稻城亞丁機場帶來了更加完善的供油基礎設施和運行保障。 自2014年稻城亞丁機場通航以來, 中國航油西南公司圓滿完成了A320新機型高原試飛保障、雅江森林火災救援保障等重要任務。

稻城亞丁供應站

生命禁區堅守責任

信仰是高原的綠洲, 精神是雪域陽光。 在稻城亞丁供應站負責人咼福軍眼裡, 他所堅守的不僅僅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航油供應站,

更是共產黨員理想信念和中國航油鐵軍精神的高地。 工作中, 他們致力於將稻城亞丁供應站打造成為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的王牌軍和“有責任、有定力、有紀律、有擔當、有作為”的航油鐵軍。

供應站負責人咼福軍介紹工作情況

當地人這樣形容稻城亞丁:“氧氣吃不飽,

風吹石頭跑, 地上不長草, 四季穿棉襖。 ”在這片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常年缺水停電的高高原上, 精神的力量從不稀缺, 助力中國航油, 站在世界的最高處, 為民航事業的騰飛, 為雪域高原的發展提供最為強勁而又源源不竭的動力。

危急之際彰顯本色

雖身處空氣稀薄的高原, 但安全生產這根弦他們卻一刻也沒有放鬆。 在日常工作中稻城供應站非常注重安全培訓教育, 讓全體人員熟練掌握應急預案, 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規範生產作業流程, 通過反復演練有力提升全體人員的應急救援能力, 著力打造安全、可靠、在關鍵時刻拉得出, 打得贏的高高原供應站。

供應站員工正在工作

2017年3月12日, 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木絨鄉亞多村發生森林火災, 火災的面積不斷擴大, 現場的救援航煤已不能滿足對火災救援直升機的持續保障, 在這個關鍵時刻, 稻城亞丁供應站臨危受命, 承擔起緊急前往救援現場保障的重要任務。

接到救援任務後, 供應站全體人員立即行動, 迅速完成了車輛檢查、器材準備等工作。供應站一輛載有9000升航煤的加油車翻越海拔4781米的連綿群山,經過近7個小時、331公里的長途崎嶇跋涉,最終安全順利到達火災救援現場,成功緩解了燃眉之急。

歷經磨練不負重托

四年來,他們忍耐著惡劣的自然環境,忍耐著孤獨寂寞,笑稱自己是“距離天空最近的航油人”。供應站的自來水是機場抽起來的地下水,水壓、水量都不夠,每天只供應兩個小時。水很渾濁,需要把水儲存起來,沉澱之後才能用。站裡沒有熱水,要洗澡只能到50公里開外縣城裡的機場宿舍。這裡的熱水也不是每天供應,而且鹼性很重,洗起來滑滑的。

供應站員工宿舍

這裡的高壓線翻山越嶺幾百公里,任何一處出了故障,都會全城斷電。冬季大雪封山,停電就成了常事。機場只能在有航班的時候臨時供電,而其他時候,取暖就成了大問題。在停電的夜裡,大家蓋著一層又一層的被子保暖,可怎麼也暖和不起來。早晨起來,被子表面就是一層薄薄的霜。他們總是說:“習慣了就好。在山上,我學會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忍耐。學會了忍耐,感覺自己這才算真的長大了。”

凝心聚力再創輝煌

供應站員工種植的雪松

2013年,供應站員工種了一棵高原雪松。到現在這棵雪松已有4個年頭了,但由於高原氣候等因素,雪松並沒有生長。儘管如此,它陪伴著稻城供應站的每位員工,見證著稻城供應站的成長發展,鼓舞著供應站全體人員克服困難、紮根高原,就像它的樹語一樣:不屈不撓、積極向上。

他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他們因信仰而忠誠,因使命而堅守,因責任而擔當。他們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獻,在艱苦的實幹中實現人生價值,讓航油鐵軍精神屹立於世界之巔。

迅速完成了車輛檢查、器材準備等工作。供應站一輛載有9000升航煤的加油車翻越海拔4781米的連綿群山,經過近7個小時、331公里的長途崎嶇跋涉,最終安全順利到達火災救援現場,成功緩解了燃眉之急。

歷經磨練不負重托

四年來,他們忍耐著惡劣的自然環境,忍耐著孤獨寂寞,笑稱自己是“距離天空最近的航油人”。供應站的自來水是機場抽起來的地下水,水壓、水量都不夠,每天只供應兩個小時。水很渾濁,需要把水儲存起來,沉澱之後才能用。站裡沒有熱水,要洗澡只能到50公里開外縣城裡的機場宿舍。這裡的熱水也不是每天供應,而且鹼性很重,洗起來滑滑的。

供應站員工宿舍

這裡的高壓線翻山越嶺幾百公里,任何一處出了故障,都會全城斷電。冬季大雪封山,停電就成了常事。機場只能在有航班的時候臨時供電,而其他時候,取暖就成了大問題。在停電的夜裡,大家蓋著一層又一層的被子保暖,可怎麼也暖和不起來。早晨起來,被子表面就是一層薄薄的霜。他們總是說:“習慣了就好。在山上,我學會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忍耐。學會了忍耐,感覺自己這才算真的長大了。”

凝心聚力再創輝煌

供應站員工種植的雪松

2013年,供應站員工種了一棵高原雪松。到現在這棵雪松已有4個年頭了,但由於高原氣候等因素,雪松並沒有生長。儘管如此,它陪伴著稻城供應站的每位員工,見證著稻城供應站的成長發展,鼓舞著供應站全體人員克服困難、紮根高原,就像它的樹語一樣:不屈不撓、積極向上。

他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他們因信仰而忠誠,因使命而堅守,因責任而擔當。他們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獻,在艱苦的實幹中實現人生價值,讓航油鐵軍精神屹立於世界之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