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東方VS好未來:再談中概教育的成長差異

從新東方到好未來:中國經濟模式的變化

新東方是中國第一代教育培訓機構的典範, 公司的創始人俞敏洪也是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質。 新東方開始說率先開啟了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培訓模式。 記得十年前我去新東方上課, 老師上來第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英語水準, 請不要來新東方。 如果你想提高你的GMAT考試成績, 那麼你來對了。 事實上, 全球大部分的Test Preparation機構都是通過提供各種考試技巧, 來説明學生提高分數。 以前在美國讀高中的時候也參加過Princeton Review的課程, 也是保證能夠提高SAT分數高達100分。

俞敏洪自己也有一段出國留學夢沒有實現的“悲傷經歷”, 沒想到這段痛苦反而開啟了新東方傳奇的歷程, 最後也被翻拍成電影《中國合夥人》。 可以說俞敏洪有很強的人格魅力, 有個人感染力。 而他打造的新東方模式也大大超越了同期其他競爭對手。 新東方最早的一批老師都很幽默, 上課很能調動氣氛, 後來這批老師也逐漸擁有了自身的IP。 離開新東方後活躍在各個領域:包括做投資的徐小平, 李豐, 創業的羅胖子等。

但新東方能夠成長起來, 最大的原因還是中國國門開放後的留學潮。 那時候北大, 清華畢業生大約有一半是要出國的, 幾乎每個出國留學的人都會去新東方上課。 所以, 這成了新東方成功的時代背景。

好未來的崛起則是經濟模式開始發生轉變, 從出口轉向內需。 我們突然發現, 其實出國留學帶來的前途也沒那麼好, 還不如在國內找到一份好工作。 同時中國的70後父母隨著經濟發展也累積了部分財富。 這些人是中國的第一批中產階級, 他們在完成了房子, 車子的購買後, 將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了小孩子教育。 而對比新東方的俞敏洪, 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要低調很多, 許多人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接近100億美元市值教育企業的創始人。 如果說新東方有明顯的俞敏洪標籤, 好未來則是相反。 但是這兩位創業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做過家教。 這也導致他們在教材研發上投入了最多的精力。

好未來: 賺長期的錢

教育的特點就是, 這是一條慢賽道, 需要口碑慢慢積累。 然而早年在經濟大發展的年代, 大家又想賺快錢。 所以在初期, 許多人通過販賣會員卡模式來賺錢, 這個模式至今還存在。 大量的培訓機構內容其實很一般, 依靠強大的銷售地推人員進行推廣, 甚至大量做廣告吸引客戶。 由於教育的學費是預支模式, 許多銷售基因強大的公司能夠在一開始就快速積累現金流。 後來這種模式開始地域擴張, 成為了第一代教育機構常見的運營模式。 這種模式的問題是, 發展取決不同區域的地推和運營能力, 品牌和內容沒有壁壘, 導致大部分機構都做不大。

好未來其實在一開始就是走研發模式, 創始人張邦鑫由於做過家教,

知道用戶對於教材的痛點, 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教材研發上。 這個工作在最初佔據了好未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不僅僅是創始人自己在做, 還帶著一個團隊在編制整個教材。 包括將題目類型分類歸納, 難度由淺入深。 簡單來說, 好未來將整個教學流程流水線化, 每一個補課老師都需要按照教材來教, 同時接受他們的培訓。 這樣每個老師的教學品質就容易複製, 差異不會很大。 而傳統培訓的問題就是每個老師性格, 風格都不一樣, 最終的培訓結果也不同。 而對於老師來說, 他們只要按照教材授課, 就能成為讓學生和家長都接受的老師。

所以在最開始, 好未來就選擇了賺長期生育口碑的錢, 沒有想著如何快速發展。

即使在今天, 好未來的異地擴張都是很慢的。 他們會先在一個地方建立其口碑, 通過口碑慢慢擴大影響力, 然後再進入新的區域。 即使在今天, 好未來也一共在27個城市設立了474個教學中心, 這是一個非常低的資料。

在做企業的時候, 很多地方和我們做投資是一樣的。 到底是賺短期的快錢, 還是長期持續的錢。 特別是在一開始, 賺快錢的往往更有誘惑。 所以好未來在最開始, 就相信賺長期口碑的錢。 這也讓他的模式更偏重教材研發, 最終成為了少數長大的K-12培訓機構。

業績增長背後的邏輯

好未來最新的一次財報還是1月份的去年三季度報告, 收入2.61億美元同比增長83%, 淨利潤同比增長42%, 扣非後的利潤同比增長55%至1329萬美元。 毛利率和淨利潤分別為49%和5.23%, 同比增長1.04%和1.51%。小班業務和一對一業務的客單價繼續提高,分別增長13.5%和3.2%。

通過這些簡單的財務資料羅列,我們卻能看到好未來業績長期穩定增長的源泉:

1)量價齊升的模式。對於任何一個行業,企業,甚至產品,在長期量價齊升的階段都是殺手級的。比如鼎盛時期的房地產,比如品牌調味品,比如奢侈品,比如茅臺等等。好未來因為有了品牌,每年都可以提價。而量的提升來自於兩方面,K-12天生的口碑留存度,以及新擴張學習中心的招生。

2)慢速擴張,以盈利為核心目標。我們看到好未來是典型消費品走勢,沒有那一年會增長特別快,但是就是緩慢擴張後,不斷保持增長。在中國一個企業增長一兩年不難,難的在於每年都保持增長,而且可預測性比較強。好未來一方面利用了K-12的用戶高留存度特點,另一方面擴張不著急,以盈利為考核重點。

3)獲得用戶更長的生命週期。我們看到許多培訓的付費模式是一次性的,包括我們開頭提到的新東方。但是好未來是切入K-12,整個用戶的生命週期可以很長。

4)教育的核心是產品化,不是比價格。由於好未來是K-12,付費人群是家長,他們對於學費其實並不敏感,更在乎的是好產品。之前我們提過,好未來更多專注於教材研發,客戶的培育,口碑的擴張。所以好未來希望得到的是真正用戶,而不是流量。

好未來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我堅信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將提高教育行業的效率,但並不是完全顛覆。

從最早的草根培訓中心大多專注於運營,到好未來專注於研發的模式,接下來就是移動互聯網對於效率的提高。我們看到好未來已經通過各種互聯網工具。記錄學生的課前、課中和課後各個場景的資料,並且對後面的學習進行優化。我們看到開始出現類似網路效應的感覺,講義也變得更靈活。學而思培優400多人做教研,講義一出來常常被其他機構抄襲,但是第三代講義變活了,不需要學生向老師反映題目好與不好,學而思的ICS系統會根據學生的回饋,自動更新講義。

之前看過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的一段演講,他對於未來數位化教育有很深刻的理解。從工業社會到IT時代,大家都知道資訊技術給社會帶來突飛猛進的進化速度。但是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化,包括教育行業的發展,都是基於資料的驅動。過去這麼多年,我們一直說互聯網改變教育,科技改變教育,但是它們都以服務為核心。

1.0階段教育,以教師為核心,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2.0階段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本質在於喚醒、激發、鼓舞。今天的教育是以服務為中心。當科技和互聯網到來的時候,會不會顛覆今天的教育?其實,當服務遇到內容,比如研發,服務是核心,研發是輔助。當服務遇到工具,服務是核心,工具是輔助。當服務遇到直播,服務是核心,直播是輔助。但是未來十年,除了服務還有資料,資料和服務同樣是未來教育的核心。為什麼資料重要?資料説明我們實現教育的個性化。目前的教育基本上是把人當作機器培養,不管一個學生能力大小,我們都教給他一樣的東西,那是非常低效的。

在資料驅動的時代,將來20歲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不需要到28歲或者30歲。所以資料以及對資料背後的挖掘,是整個未來十年教育的重要的方向。

寫在最後:即將跨入100億美元市值的好未來

在中國大部分100億美元市值的都是互聯網公司,但對於即將跨入100億美元市值的好未來來說,你可以說他是,也可以說不是。為什麼不是,畢竟好未來的收入和利潤主要還是來自於線下的教育培訓服務。但是你說是,我認為未來移動互聯網的工具將大幅提高好未來的效率,幫助這家公司通過各類資料的反覆運算和應用,成為2.0版本的教育公司。移動互聯網的本質也是提高雙邊的效率。

100億美元本身就是邁入大公司的一個門檻。有人問我,現在這個階段好未來還能上漲嗎?我個人依然覺得有100%的長期上漲空間。對於一個消費品屬性的教育公司來說,好未來的壁壘已經十分鞏固,完成了從口碑到品牌的過程。而公司擁有很強的定價權,量價齊升的模式也能確保未來幾年的業績增長。更重要的是,好未來受益于整個中國未來10年的中產階級崛起,長期空間依然十分清晰。

資訊披露:本人在寫作時,持有好未來美股的多頭倉位,觀點未必完全客觀。

稿和商業合作,請發郵件:deepinsight@yeah.net

您也可以長按下方 同比增長1.04%和1.51%。小班業務和一對一業務的客單價繼續提高,分別增長13.5%和3.2%。

通過這些簡單的財務資料羅列,我們卻能看到好未來業績長期穩定增長的源泉:

1)量價齊升的模式。對於任何一個行業,企業,甚至產品,在長期量價齊升的階段都是殺手級的。比如鼎盛時期的房地產,比如品牌調味品,比如奢侈品,比如茅臺等等。好未來因為有了品牌,每年都可以提價。而量的提升來自於兩方面,K-12天生的口碑留存度,以及新擴張學習中心的招生。

2)慢速擴張,以盈利為核心目標。我們看到好未來是典型消費品走勢,沒有那一年會增長特別快,但是就是緩慢擴張後,不斷保持增長。在中國一個企業增長一兩年不難,難的在於每年都保持增長,而且可預測性比較強。好未來一方面利用了K-12的用戶高留存度特點,另一方面擴張不著急,以盈利為考核重點。

3)獲得用戶更長的生命週期。我們看到許多培訓的付費模式是一次性的,包括我們開頭提到的新東方。但是好未來是切入K-12,整個用戶的生命週期可以很長。

4)教育的核心是產品化,不是比價格。由於好未來是K-12,付費人群是家長,他們對於學費其實並不敏感,更在乎的是好產品。之前我們提過,好未來更多專注於教材研發,客戶的培育,口碑的擴張。所以好未來希望得到的是真正用戶,而不是流量。

好未來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我堅信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將提高教育行業的效率,但並不是完全顛覆。

從最早的草根培訓中心大多專注於運營,到好未來專注於研發的模式,接下來就是移動互聯網對於效率的提高。我們看到好未來已經通過各種互聯網工具。記錄學生的課前、課中和課後各個場景的資料,並且對後面的學習進行優化。我們看到開始出現類似網路效應的感覺,講義也變得更靈活。學而思培優400多人做教研,講義一出來常常被其他機構抄襲,但是第三代講義變活了,不需要學生向老師反映題目好與不好,學而思的ICS系統會根據學生的回饋,自動更新講義。

之前看過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的一段演講,他對於未來數位化教育有很深刻的理解。從工業社會到IT時代,大家都知道資訊技術給社會帶來突飛猛進的進化速度。但是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化,包括教育行業的發展,都是基於資料的驅動。過去這麼多年,我們一直說互聯網改變教育,科技改變教育,但是它們都以服務為核心。

1.0階段教育,以教師為核心,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2.0階段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本質在於喚醒、激發、鼓舞。今天的教育是以服務為中心。當科技和互聯網到來的時候,會不會顛覆今天的教育?其實,當服務遇到內容,比如研發,服務是核心,研發是輔助。當服務遇到工具,服務是核心,工具是輔助。當服務遇到直播,服務是核心,直播是輔助。但是未來十年,除了服務還有資料,資料和服務同樣是未來教育的核心。為什麼資料重要?資料説明我們實現教育的個性化。目前的教育基本上是把人當作機器培養,不管一個學生能力大小,我們都教給他一樣的東西,那是非常低效的。

在資料驅動的時代,將來20歲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不需要到28歲或者30歲。所以資料以及對資料背後的挖掘,是整個未來十年教育的重要的方向。

寫在最後:即將跨入100億美元市值的好未來

在中國大部分100億美元市值的都是互聯網公司,但對於即將跨入100億美元市值的好未來來說,你可以說他是,也可以說不是。為什麼不是,畢竟好未來的收入和利潤主要還是來自於線下的教育培訓服務。但是你說是,我認為未來移動互聯網的工具將大幅提高好未來的效率,幫助這家公司通過各類資料的反覆運算和應用,成為2.0版本的教育公司。移動互聯網的本質也是提高雙邊的效率。

100億美元本身就是邁入大公司的一個門檻。有人問我,現在這個階段好未來還能上漲嗎?我個人依然覺得有100%的長期上漲空間。對於一個消費品屬性的教育公司來說,好未來的壁壘已經十分鞏固,完成了從口碑到品牌的過程。而公司擁有很強的定價權,量價齊升的模式也能確保未來幾年的業績增長。更重要的是,好未來受益于整個中國未來10年的中產階級崛起,長期空間依然十分清晰。

資訊披露:本人在寫作時,持有好未來美股的多頭倉位,觀點未必完全客觀。

稿和商業合作,請發郵件:deepinsight@yeah.net

您也可以長按下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