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抑鬱症,准媽媽們是否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生命

抑鬱症媽媽殺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自殺, 抑鬱症的媽媽抱著孩子一起跳樓, 當產後抑鬱症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新聞, 我們也就無法回避這個問題, 今天從我的角度來看產後抑鬱症的媽媽們, 怎麼讓未來我們能夠預防和避免這類事情發生。 個人觀點, 僅供借鑒。

臨床表現

1.情緒的變化

患者最突出的症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 表現為表情憂鬱, 無精打采、困倦、易流淚和哭泣。 患者常用“鬱鬱寡歡”、“淒涼”、“沉悶”、“空虛”、“孤獨”。 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鬱悶, 常因小事大發脾氣。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 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

2.認知變化

患者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 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體驗不到愉快, 常常自卑、自責、內疚。 常感到腦子反應遲鈍, 思考問題困難。 遇事老向壞處想, 對生活失去信心, 自認為前途暗淡, 毫無希望, 感到生活沒有意義, 甚至企圖自殺。

3.意志與行為改變

患者意志活動減低, 很難專心致志地工作, 缺乏社交的勇氣和信心。 患者處處表現被動和過分依賴, 心理上的癥結在於不願負責任。

4.軀體症狀

約80%的病例, 以失眠、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軀體症狀為主向醫生求助。 這些症狀往往給人以主訴多而易變的感覺, 有些症狀可以長期存在, 但無明顯加重或緩解。 這些症狀多隨著抑鬱情緒的解除而消失。

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 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 體內激素水準的急劇變化是產後抑鬱症發生的生物學基礎。 研究發現, 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 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娩後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患者表現抑鬱。 二是遺傳因素, 有家族病史。 三是一個人完美性格, 對自己要求過高。 上面這些都是醫學方面公認的, 下面我從社會角度看, 一個媽媽為什麼會得產後抑鬱症。

抑鬱症的病因一般都是這個人很要強, 遇事爭強好勝, 同時又追求完美, 另一方面她在由女兒到媽媽的轉變還是適應不過來。 我們現在的小孩從小就是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 有的甚至很大了媽媽都給穿衣服。

我們結婚了, 可是我們儘管不會做飯, 也要試著做。 衣服洗不好也要盡力自己洗衣, 不會擦地, 我們也得馬馬虎虎的去做。 結婚就是過日子, 事情總會接連不斷, 儘管是新婚也會有總總牽扯著我們的事。 誰然忙我們還都能應付得了, 可是一下子來一個哭鬧的孩子, 我們由原來沒事就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或者聊天, 突然變成了我們隨時準備應對這個小精靈的所有的吃喝拉撒。 我們不能睡一個安穩覺, 這在以往我們一夜睡不好都不行的, 睡不好一定第二天補回來。 可是現在情況是, 今晚睡不好, 明晚也睡不好, 後天更睡不好。 你睡得正香時, 他尿了他哭了, 你剛躺下睡上五分鐘, 他又餓了, 你拖著疲憊的身體和朦朧的睡眼耐著性子喂完孩子,
你都要崩潰。 媽媽應該愛孩子, 我會是一個好媽媽, 可是自己的心裡已經很煩這個孩子了。 可是我們還不允許自己有這個想法, 因為我們是有知識的人。 我們被教育我們必須要對孩子溫柔體貼無微不至的愛, 可是我們心裡面嫌棄孩子, 討厭他的哭鬧, 討厭他的折騰, 我們很生氣, 可是我們覺得我們怎麼不是好媽媽了呢, 好媽媽不應該這樣。 這種想法我們會內疚, 我們會自責。 因為自己的內心創傷, 無論父母多麼愛我們, 我們都會在原生家庭有過創傷。 因為我從小就發誓, 我一定要當個好媽媽, 不讓我的孩子和我一樣受到原生家庭自己親媽媽的傷害。 可是今天當孩子真來到我們身邊, 我們才知道當媽媽真的是不容易,
有個媽媽說被孩子折騰的剩下半條命了。

我們都是富養孩子的, 生活中什麼也別做, 什麼苦也不用吃, 花錢父母儘量滿足。 老一代省吃儉用, 小一代過度浪費。 很多准媽媽都是給嬰兒買最好的, 有的甚至誇張到買了一百來件衣服。 早些年的孩子哭鬧大人都是不過度擔心的, 現在的小孩一哭, 媽媽們就跟著掉淚。 當孩子哭兩聲外婆或者自己的婆婆沒有上前哄孩子, 自己馬上就對他們心生怨氣。 有時男人睡的很沉不願起來哄孩子我們也是很生氣, 當然能夠歇斯底里喊出來的還是沒問題, 主要是得抑鬱症的媽媽們還是好面子, 性格偏內向, 生氣只會在心裡, 所以有人說好人才會得抑鬱症。 因為好人遇事都是內歸因, 這樣才會傷己。

一家一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會溺愛孩子,但是我們要有個度。當我們一味地寵愛孩子,等到了我們幫不上她的時候,他沒有學會在挫折中學習,沒有學會這個功課,最後我們就把孩子害了。所以我們今天要結婚要生孩子的准媽媽們,你沒要迎接新生命的同時,你們也要先明白,我們為了這個孩子我們會失去我們睡懶覺或者規律睡覺的時間,我們或者一年或者兩年三年我們都在這樣的日子下每天的過活。我們有心理準備,即使到時把我們累蒙了,我們還是知道養一個小孩他超過我的想像了,而不至於給我們嚇到。孩子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切記他也給我們帶來了麻煩,痛苦和折磨。我們要把自己從天真的幻想中喚醒,當我們遇到孩子的哭鬧有病甚至我們一夜不合眼時,我們才不會崩潰,才不會最後發展到抑鬱症,我們才不會傷害自己傷害孩子。

三清老師有多年的諮詢經驗,臨床案例幾百例,善與整合內心的陰影,對精神病神經症有自己的療法。有想瞭解的可以關注我,私信我,同時關注我的微頭條

這樣才會傷己。

一家一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會溺愛孩子,但是我們要有個度。當我們一味地寵愛孩子,等到了我們幫不上她的時候,他沒有學會在挫折中學習,沒有學會這個功課,最後我們就把孩子害了。所以我們今天要結婚要生孩子的准媽媽們,你沒要迎接新生命的同時,你們也要先明白,我們為了這個孩子我們會失去我們睡懶覺或者規律睡覺的時間,我們或者一年或者兩年三年我們都在這樣的日子下每天的過活。我們有心理準備,即使到時把我們累蒙了,我們還是知道養一個小孩他超過我的想像了,而不至於給我們嚇到。孩子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切記他也給我們帶來了麻煩,痛苦和折磨。我們要把自己從天真的幻想中喚醒,當我們遇到孩子的哭鬧有病甚至我們一夜不合眼時,我們才不會崩潰,才不會最後發展到抑鬱症,我們才不會傷害自己傷害孩子。

三清老師有多年的諮詢經驗,臨床案例幾百例,善與整合內心的陰影,對精神病神經症有自己的療法。有想瞭解的可以關注我,私信我,同時關注我的微頭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