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厲害了,大數據!票務、活動賽事、運動培訓等都能被推導和整理

上週四的長沙, 在賀龍體育館震天的歡呼聲中, 國足用一場久違的勝利鼓動了每一個中國球迷。 但為國足歡慶之餘, 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或許注意到央視轉播中運用的新技術——五維雷達圖, 將真實的球員資料組成視覺化更強的多邊形, 讓觀眾對各個球員的特點一目了然, 甚至有了電子遊戲中的體驗。

其實, 這樣的資料應用早在央視NBA轉播中就已出現, 雖然都是賽場上較為初級的低階資料, 但視覺化之後確實為觀眾帶來了更為直接的賽場理解。 在互聯網的大資料概念興起後, 體育大資料毫無意外地成為體育產業中的穩定版塊,

近幾年國內研發體育大資料的公司層出不窮, 但對普通的體育愛好者甚至體育從業者來說, 體育大資料究竟意味著什麼?

簡單來說, 體育大資料的產生是根據體育票務, 體育賽事, 青少年培訓, 運動員資料, 甚至體育愛好者的運動習慣等基礎資料, 資料運營公司對此進行購買和收集, 根據自身的演算法進行推導和整理。 之後, 運營公司將各項資料賽進行分析, 不僅涉及賽場上的即時資料分析, 還有大量使用者行為背後的商業決策分析, 經過多層處理後可為相關企業提供服務, 比如應用於賽事導航、資料諮詢、賽事分析、商業決策分析、職業體育服務、媒體服務、教育科研服務、即時資料遊戲、體育彩票、賽事模擬等細分領域。

在浙江, 被大資料“滲透”的體育企業不在少數。 以杭州威佩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為例, 該公司數年前就已著手打造電子競技中的資料分析平臺, 公司總經理潘婕同時也是國內電競豪門LGD俱樂部的掌門人, 在她看來, 電子競技中的資料量化和資料分析對選手和普通玩家同樣具備參考價值。 “我們現在的資料分析已經為國外的很多俱樂部提供服務, 他們都覺得非常重要。 ”潘婕告訴記者, 電競選手每場比賽產生的資料指標經過匯總分析後, 已經成為隊伍評判表現的重要依據。

隨著大資料應用逐漸廣泛, 普通的運動愛好者也能通過免費或者付費的方式收集自身運動資料。

比如李甯智慧跑鞋和小米智慧晶片的合作, 就堪稱體育大資料的多贏模式。 普通使用者通過智慧跑鞋中的晶片瞭解自己的運動狀態和需求, 跑鞋製造商增加獨特的賣點, 而資料運營公司則收集到了更多的用戶, 為自身今後的商業決策提供依據。 “通過智慧設備的直接使用, 在運動中彙集各項資料進行分析, 將如今各種智慧手環、智慧運動設備的資料進行提取並與智慧平臺結合, 就能通過資料做出更適合人體的新產品。 ” 浙江遠傳資訊技術公司董事長徐立新說。

大資料對生活的影響已經無處不在。 根據智研諮詢發佈的《2016-2022年中國大資料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顯示, 2017年全球大資料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金。

其中體育領域必將佔據相當重要的部分, 對浙江的資料公司和體育企業而言, 大資料的機遇如何把握, 還需謀而後動。

本報記者 吳雨辰

原標題:體育票務、活動賽事、運動培訓等都能被推導和整理——

體育大資料, 浙企競相爭搶“蛋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