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一輪複習中,政治的各大板塊都該如何學?

我們知道在政治科目的學習中, 課本及板塊分的很多很細, 尤其是政治、經濟、文化、哲學基本上知識點不相關, 所以複習時, 要將這幾部分分開複習。

今天師姐為學弟學妹們分享複習經驗,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濟生活

這一板塊涉及很多不同角度, 兩隻手、三個主體、四個環節, 從每個角度切入都能自成體系, 關鍵是如何把它們織成網狀, 綜合著運用。

首先要做到對4個單元的大知識門兒清。 消費(貨幣、價格、消費)、生產(大力發展生產力、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分配(我國的分配制度、效率與公平、財政與稅收)、交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小康社會五+三、對外開放型經濟)。

然後整理成專題, 尋找每個專題間的聯繫, 再和兩隻手、三個主體、四個環節聯繫起來。

此外, 還可以根據不同設問來思考答題方面, 比如:社會公平、民生、生態……將知識立體的穿起來,

思考全面。

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死知識比較多, 背了就拿分, 關鍵是看材料。 同樣要做到對每個單元有透徹的瞭解, 還有三個統一、四個基本政治制度、五個主體。

答題時注意定位主體(公民、政府、共產黨、政協、人大), 看材料找出說的問題讓答得是什麼(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背政治生活的書要有技巧:公民(國體, 基本權利義務原則、四個民主、依法有序參與)、政府(政府性質、地位、原則、宗旨、對內對外職能、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行政、接受監督、權威、求助投訴管道)、制度(人大、人大、代表人大制度, 共產黨、民主黨派、政協, 處理民族關係三原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宗教信仰政策)、國際社會(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國家利益、國際形勢、綜合國力、國際問題、我國外交政策與走和平發展道路),

有了大框架, 背起來自然清楚, 就不覺得又多又亂了。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其實蠻碎的, 但很貼近生活, 所以除了第四單元都很好背。 它主要分文化個性和文化共性、文化基本內涵與創新兩條主線, 第一二單元講的是文化共性的文化內涵、特點、作用, 文化創新, 第三四單元講的是我國傳統文化, 民族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 第四單元知識很碎, 一定要有完整清楚地框架(大眾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大題時注意設問, 注意結合實際生活, 注意定位。

哲學生活

這本書知識最整, 背著最方便, 就是最難懂, 最不好答題。

無非就是搞懂是哪塊知識(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社會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 然後背原理和方法論。 答題時一時找標誌, 看設問, 定位知識, 然後分層看材料, 看全了看盡了, 套原理。 儘量找材料與方法論共同點, 結合著答。 答題一定要有層次。

選修

這一部分屬於選修, 考試時考點不是特別多, 所以就是背下框架, 看主體知識, 尤其是和必修交叉的部分, 沒考過的。

眾所周知, 政治難背, 但只要不斷地背, 看, 默, 總能解決掉。 建議每晚都看, 考試前至少背十多遍, 讓大腦裡有東西。 一考試就像電腦程式一樣刷刷刷的展開發亮, 結合到一起。 政治一靠背, 二就是活, 三就是天賦, 天道酬勤, 大家加油!

本文綜合整理發佈 學魁榜教育 微信公眾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