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缺乏中國式發動機製造能力,兩萬噸大驅被迫採用核動力

圖:俄軍萬噸核大驅模型

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 俄國防部最近正式批准了新一代的領袖級核動力驅逐艦設計, 將至少裝備8艘,

作為俄海軍未來的遠洋力量中堅型號。 俄媒體聲稱, 新的軍艦會在2018年開始切割金屬, 並在2025年開始建造。

代號23560項目的俄海軍新一代大型驅逐艦, 實際上好幾年前就展出了模型和一些基本資料——目前不清楚國防部審定凍結的方案具體情況, 按之前的宣傳, 該艦噸位將達到驚人的17500噸, 全長達到200米。

圖:狗腿兩萬五燃氣輪機, 現在俄國艦用燃氣輪機製造能力不及中國

如果採用常規動力, 俄羅斯根本造不出這一級軍艦所需要的大功率燃氣輪機。 為了便於控制和影響黑海, 在蘇聯時代, 水面大型艦艇極其大量核心設備(特別是發動機)的設計製造企業, 均被規劃在烏克蘭境內。 類似的規劃而且還不是個例——比如蘇聯的電子和光學企業, 大量都在白俄羅斯境內。

圖:俄軍退役核潛艇無錢處理, 只能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軍港任其腐蝕, 這極不負責任而且極其危險

得益於核武器和核動力裝置的研製力量, 主要都在俄羅斯境內;因此俄羅斯萬噸大驅除了核動力, 別無其它較高性能的方案可選——總不能回過頭用常規蒸汽動力。 實際上以俄海軍的現狀、特別是有限的戰略需求來說, 核動力的高昂採購和維護、退役處理費用, 並不是他們所希望面對的問題。

很多人一直沒有深刻的認識到一個問題:俄羅斯不等於蘇聯,

俄羅斯工業不等於蘇聯工業;俄羅斯工業發展的很多方面, 並沒有在蘇聯解體以後隨著時間的發展而進步, 而是進入了長期的衰退階段。 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之一, 就是蘇聯崩潰帶來的工業體系瓦解——這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

大量的企業, 特別是為軍艦和飛機提供核心設備、部件的配套企業, 不再屬於俄羅斯;原來的國內、行業內、大型企業集團內部的專案協調組織工作, 變成了跨國性的合作;運行成本之高、效率之低, 受國家政治和外交影響之大, 都是蘇聯時代不可想像的。

圖:今天的俄羅斯造不出安-124

比如在90年代, 俄羅斯和烏克蘭還有大量的合作專案, 特別是在航空領域——比如安70, 比如雅克130。 而在現在, 俄羅斯和烏克蘭在邊境上打的不可開交, 相互封鎖相互制裁, 還怎麼協作?

特別是在後蘇聯時代, 由於缺乏大型項目, 以及自身脫離蘇聯體制就沒有市場競爭能力的原因;俄羅斯境內、境外的專業配套廠商, 大量淪入了業務長期萎縮、直至破產倒閉的絕境, 勉強生存下來的, 往往也技術骨幹流散殆盡。

像蘇霍伊這樣還活的很風光的企業,其實是極端少數。蘇聯時代能造安-124和安-225,俄羅斯現在就造不出來,事實上他們恢復伊爾-76的製造能力都沒幾年,而且現在產能都不好。

而在水面大型艦艇的建造上,俄羅斯實際上就不能說是力圖恢復蘇聯時代的能力——那大部分都屬於烏克蘭;更準確的說法是,俄羅斯要全新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獨立科研工業體系——這在經濟仍然持續嚴重衰退的現在,實在是舉步維艱。

圖:俄海軍的經費,首先要優先戰略導彈,其次是航母,新大驅的排位其實很低

和2016年相比,2017年俄軍的軍費被砍掉了25.5%,而明年的軍費還將小額下調;雖然普京明確表示這不會影響俄軍的裝備更新——但實際上怎麼可能做得到?

特別是俄海軍的潛射戰略導彈可靠性等性命攸關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幾個大無底洞還不知道要燒多少錢;這個萬噸大驅的設計雖然獲得了國防部的批准,但恐怕仍然將多年停留在紙面上。

往往也技術骨幹流散殆盡。

像蘇霍伊這樣還活的很風光的企業,其實是極端少數。蘇聯時代能造安-124和安-225,俄羅斯現在就造不出來,事實上他們恢復伊爾-76的製造能力都沒幾年,而且現在產能都不好。

而在水面大型艦艇的建造上,俄羅斯實際上就不能說是力圖恢復蘇聯時代的能力——那大部分都屬於烏克蘭;更準確的說法是,俄羅斯要全新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獨立科研工業體系——這在經濟仍然持續嚴重衰退的現在,實在是舉步維艱。

圖:俄海軍的經費,首先要優先戰略導彈,其次是航母,新大驅的排位其實很低

和2016年相比,2017年俄軍的軍費被砍掉了25.5%,而明年的軍費還將小額下調;雖然普京明確表示這不會影響俄軍的裝備更新——但實際上怎麼可能做得到?

特別是俄海軍的潛射戰略導彈可靠性等性命攸關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幾個大無底洞還不知道要燒多少錢;這個萬噸大驅的設計雖然獲得了國防部的批准,但恐怕仍然將多年停留在紙面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