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水下量子通信重大突破,美日等擔心應用到中國航母及核潛艇

去年我國在酒泉首次成功發射成功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在實現一系列量子通信科學實驗目標的同時, 嘗試與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路連結, 為未來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路建立技術基礎。

量子這一物理概念, 由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 通過波爾、海森堡、薛定諤, 狄拉克等物理學家對量子物理的發展, 量子力學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 量子通信主要包括量子金鑰分發和量子態隱形傳輸, 實現安全可靠的資訊傳授。

捷報頻傳, 近日, 上海交通大學的物理學家們成功進行了首次海水量子通訊實驗, 在國際上也是首次驗證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中國在海陸空天量子通信研究中都取得的先機, 向未來建成海空陸三位一體的量子通信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儘管目前只是在實驗室實驗階段, 但證實了海水量子通信的可能性。 專家預測海水量子通信在潛艇, 航母等軍事領域將大有作為, 實現海軍的安全加密通訊。 目前, 中國將大力發展藍海戰略, 實現海洋資源的開發, 水下量子通信技術同樣在水下勘探等民用領域有巨大的潛在應用。

目前中國空軍發展快速, 殲20等最新戰機已經引起各國關注。 如果長程水下量子通信實現, 對我海軍軍事通訊將是革命性的變革, 掌握先機就可以先發制人, 同時可以有效監控, 監視敵國艦隊, 艦艇及水下間諜設備, 早日成為海洋強國。

但目前該研究還有一定爭議, 歐美及日本一些科學家認為, 量子通訊的信號安全是以犧牲通訊的穩定性為代價的, 實現遠端水下通信具有極大的難度, 在潛艇及航母等軍事領域應用將有巨大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