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玄幻鹽亭|斷刀之嫘祖故里探秘——古洞探秘

斷刀之嫘祖故里探秘小說連載--陳朝偉

五、古洞探秘

“走, 我們去看一好洞府。 ”尾巴老么道。

他們在一戶人家屋後找到了洞口, 這洞口埋沒於山麓草叢中,

若不是老么帶路, 縱然在役又常被開除的斷刀也不容易找到這裡的。

洞口處充滿淤泥, 提鞋出腳均有不便, 大概行走了百十來米, 洞中漸漸乾燥, 雖光線漸弱, 竟也好走起來。 他們打開用於探險的專用手電筒, 一前一後在洞中摸索著。 此洞有幾百年歷史了, 沒人驚擾, 自然少不了蛇蠍之類的, 這自然難不到特種兵的斷刀, 不過, 一身儒酸氣息的尾巴老么卻是一驚一乍的, 冷汗早將其衣服浸泡透徹了。

“陳老師, 我們休息一下吧。 ”斷刀建議道。

“好, 好。 ”老么早就想歇息了, 如果斷刀不介意, 他還想出去, 不過他現在可沒有這膽量和力氣, 兩股早就戰慄不止了。

(一)西陵軼事

“上尉好。 ”斷刀耳旁傳來陌生的聲音。

“您是?”他警覺地問。

“我是有, 我是無。 ”那聲音冷冷的。

“我在哪裡?”

“你在地道裡, 在陳家庵下麵, 在人間。 ”那聲音還是冷冷的, “廢話不少, 看看吧。 ”

斷刀眼前的一幅幅畫面如同幻燈片般先後展現出來。

“看清楚了嗎?”那聲音如同從地心深處發出, 它不容冷鋒回答繼續說下去,

“上古時期, 這裡屬於西陵國。 西陵國出了一位賢淑的叫嫘祖的姑娘, 她野蠶家養, 後來煮繭抽絲、編絹織綢, 造福一方。

嫘祖的舅父是岐國的首領, 他帶著自己邦國和西陵的特產覲見風華正茂的黃帝。 黃帝很滿意琳琅滿目的眾多的貢品, 他突然被西陵國的絲綢和織物吸引, 當著賓客, 他興致勃勃地穿起絲綢做的衣服, 一樁美好的姻緣因此註定。 ”

“我知道你是誰了!”斷刀終於插上一句。

“是的, 我就是馬頭娘。 我和嫘祖娘娘有剪不斷的情, 她升天為仙, 我有九九八十一個輪回才能洗刷我曾經的罪過, 我必須捍衛主人和軒轅氏創下的基業。 ”

“你怎樣捍衛?”

“我的足跡佈滿華夏大地, 一邊修煉, 一邊庇護主人子嗣。 每當華夏面臨兵災淫浸時,

我要想辦法消災除難。 誠然, 兇險在我閉關時乘虛而入, 致使黎庶受災, 我雖然痛心疾首, 但也無可奈何。 幸運的是, 浩浩五千年, 主人香火不斷, 華夏文明不斷。 看那埃及、巴比倫與印度, 如今卻是面目全非。

你不必詫異, 人感知不到的世界多。 早期的人們把超越他們的智慧叫神, 叫仙叫妖, 叫魔, 叫鬼, 叫怪。 實際上, 神與仙來是自六維宇宙的智慧, 妖、魔、鬼與怪是來自五維宇宙的智慧。 你們是時間加空間的四維宇宙, 我們多了兩維, 便是駕馭了意念和時間。 地球上的戰爭和兇險往往是五維宇宙種下的孽緣在四維宇宙的怪胎, 是宇宙產生、發展中不能回避的環節。 因此, 我們必須安排一些神仙去安撫受虐的四維宇宙的人們,

必要時拯救他們的靈魂。

修煉期間, 我一般不會吸食地球的能力, 而是會來到地表吸食宇宙深處的能量。 地下的能量和資源往往調皮地跟著來到地表, 傷我腦筋的是他們引發了地震和火山活動;不過也好, 諸如金屬、石油、天然氣也上來了, 為人類所用還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鹽類物質也不甘寂寞, 他們撇開塵封的歲月, 紛紛到地面造福人類。 因為我在西陵故地出沒較多, 這裡因此井鹽豐富, 曾經一時井架林立, 好不鬧熱。 想不到吧, 你所在鹽亭縣就因鹽而命名。

西陵國不可逆地湮沒于歷史長河, 黃帝和嫘祖的後人主要集中在今天亞洲的東面。 他們的長子、次子繼承古邦邊陲之地, 繼承大統的是他們的嫡孫。 那時交通不便, 古蜀國逐漸被中原的統治者遺忘,史官們筆下的文字也漸漸模糊了,所以史書很少有記載。

被遺忘的古蜀存在了二千六百多年,你在三星堆、金沙遺址看到了文物吧。這些便是古蜀的史書,這裡絕不是同期夏商蔑稱的蠻荒陋野之地。

實際上,不管史學家承認還是不承認 ,今天的四川盆地曾經是上古時期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心,櫸溪人何拔儒曾有文論證、闡述古城邦文明。古埃及的影子落在這裡,古巴比倫的影子落在這裡,古印度的影子落在這裡。這裡有上古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文明的烙印,這裡有上古時期黃河流域文明的烙印,金沙、三星堆是西陵的繼續!

(二)修煉有緣人

我在故地修煉時 ,遇到了幾個有緣人,他們從我這裡學本領。

隋朝時,董叔封學重擎農桑富民之道,其學以致用,功譽鹽亭,人們在今天的鳳凰山之巔屢建功德亭榭紀念他。

唐初,永泰縣李義府學儒學仕,因急功近利未完仕學,做事激進,最終導致身敗名裂。

白虎人趙蕤學帝王術,不甘為帝王臣,完成奇書《長短經》;與他亦師亦友的李太白,善學善思,竟然將吟詩舞劍結合一起,史上留下詩仙美名;兩師徒切磋之地便是張峻夫斬殺蟒蛇的負戴山上的仰天窩。

集功名利祿完美一體的是中唐嚴氏七子,滿腹經綸,富可敵國,朝野讚譽不斷,所以河南人杜甫落腳曇雲庵時感歎曰:“全蜀多名士,嚴家聚德星。”

趙氏宋朝遇到三人:文同、任伯傳、何榮,其中集大成者是文同。任、何中舉後或仕或佛,獨文同為官、治學、教民、修身、齊家並舉。將近一千年,人們發現其除了“四絕”外,還有其“清貧”操守值得稱道。文同勤政為官,所任之處,夫妻倆親自躬耕田間地頭。他托兒帶母,家中八十多口人。“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貴為太守的他不收、不要、不拿、不卡,養家糊口生活素淡,嗜竹成癮,一時成為美談。其逝後,骸骨寄存他鄉竟然長達十五年,最後在蘇軾、蘇轍兩弟兄接濟下才回歸故里。不是兒女不進孝道 ,而是囊中羞澀無力移柩讓其魂歸故里,難怪蘇軾慷慨道‘清貧太守’!

(三) 陳正祿與張獻忠

明末清初,我在此間遇到陳正祿,其在我處修岐黃、隱遁、藥丹之術,道有小成,此處便是其修煉地之一。”

“尾巴老么說相傳此洞道通往七八裡之外的忠義寨,好像是張獻忠屯兵之所?”

“天上知道一半,地下曉得完,他就是一大嘴。此處為陳正祿鑿,陳為了掩蓋此事,將相關內容書寫在六本書上,常人不見一字,世人稱‘天書’。文革期間,在麻地溝出現一本,其它的沒有下落了。此處確實通往忠義寨,不過在距此六百米和兩千米處皆有隱蔽出口。八大王進川,一路征討,因張姓宗親引路其確實在此屯兵。其在會真攻打鎮雷寨失利後,轉而南下,古鎮地下街在戰火中焚毀。其兵指天生、忠義寨,那裡百姓抵抗頑強,張很是窩火。引兵駐紮鳳凰山,七十萬人馬從鹽亭連營至西充境內。鼇拜、豪格大軍的特種部隊在川降清將領劉進忠帶領指認下,將張射殺於雙鳳溝口。怕引起慌亂,張的幾個義子嚴密封鎖資訊。清軍通過安插的探子確認資訊,雙方一周後在西充鳳凰山大打出手,一陣箭雨後,清軍陣前叫喊:‘張獻忠早死啦,張獻忠早被射死啦。’

久不見統帥的部下早就疑慮重重,聽清軍一吼頓時慌亂起來。幾十萬人在清軍十幾萬人面前毫無鬥志,降的降,逃的逃,大軍迅速瓦解。從此,人們說張死於此地。乾隆五十一年(丙午,西元1786年),梓州鹽亭縣修縣誌,采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西元1763年)舊志中任川北道台劉益的序,劉舊序曰:‘崇禎丁醜年十月,流寇猖獗。迨順治乙丑丙戌獻賊兩至鹽亭,尋走西充之鳳凰山,為劉進忠一矢所殆。而,毛《西河後鑒録》謂:就戮於鹽亭之鳳凰坡者為也。當是時,他邑各鳥獸散,而鹽人獨重去其鄉,守死勿離。至今,猶多土著……’劉序還雲鹽因經歷戰火縣誌或零落或殘缺,這是巨大的損失。劉貴為一方道台,沒有調查研究,絕不可能貿然引用。

不必驚訝,歷史的真相往往少數人知道,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網路配圖)

(四)字形檔 巨石像 納斯卡線條 巨石陣

宋朝人非常幸運,他們目睹了發生的兩次天文奇觀,這就是宇宙中美輪美奐的焰火表演——超新星爆炸。

西元1006那5月1日,一顆恒星走向死亡,《宋史●天文志》記載六天后的情形:狀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鑒物。2008年7月2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銀河系中一顆超新星爆炸後的殘餘圖像,就是這顆落日的‘餘暉’。

也是該書記載:志和元年五月己醜(西元1054年7約4日),出天關,東南可數寸,歲餘稍末。另一顆也用精彩一爆來謳歌宇宙的激情和魅力。

超新星接連爆炸可能促進宋人思維的大爆炸,四大發明中有兩項在宋得到完善而走向輝煌。

佛家的寺廟,道家的道觀,顯赫人家的庭院,都習慣置立塔狀香爐,方便了香客信眾敬香、燃蠟、化錢帛。超新星爆炸激發宋人的靈感,香爐來個華麗的分身,字形檔誕生了!

按材質劃分字形檔塔種類:有木質的,有琉璃的,有石質的,有陶質的……木質的易腐朽,琉璃的造價高昂,所以,人們多建造石質和陶質的。

宋朝時,儒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敬畏文字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倉頡造字出現“天雨栗”、“鬼夜哭”、“龍乃潛藏”等奇觀,文字是“古聖賢心跡”,因而字紙不可穢用。將文字供奉到神龕,足見內心的虔誠與真摯。

江南人自宋始紛建字形檔,後略減弱,晚清再掀高潮。鹽亭各地競相重建字形檔或惜字牌坊,目前有三十多座,為全國之最。

鹽亭人建庫宗旨有:一號召民眾修學,二號召民眾進孝道,三號召民眾勤農桑,四號召民眾房前屋後種竹栽花,愛護環境。代表性的有陳家場字形檔、櫸溪花字形檔、雲仙字形檔塔、鹽亭筆塔、五龍龍潭字形檔塔、檬子埡惜字牌坊等三四十座,與其說它們是鹽亭人敬仰、推崇文字的標杆,不如說是嫘祖故里人的文化圖騰。”

“我咋有似曾相識之感?”斷刀問道,“對了,復活節島上的1000多尊摩艾巨石像,秘魯南部的納斯卡線條,英國肯特郡的巨石陣,難道……”

掠影 | 醉美鹽亭之字形檔情

“斷中士,不,上尉,你小子,真的是什麼都不容易瞞過你,看來遇見你是我的麻煩。”馬頭娘繼續說:“是的,史前一萬兩千年左右,文明確實存在,東西方都有傳說,更有柏拉圖的《提麥奧斯篇》與《克利梯阿斯篇》兩文提及,柏拉圖所說的就是‘亞特蘭蒂斯’,即是人們說的‘大西洲’。於此同時,東方的《山海經》雲仙山五座分別為:岱輿、負嶠、方壺、瀛洲、蓬萊。後來,岱輿和負嶠沒入汪洋大海。誠然,巨人像和巨石陣是一本史冊,它們記錄史前文明曾有的輝煌。其實,它們還是特殊的時空飛船,時候未到,其作用就沒有彰顯出來。”

“字形檔塔該不是也有此功效吧,石質的,咋能呢?”斷刀心底喃喃道。

“哼,就你心眼多。”馬頭娘繼續說:

“包括嫘祖在內的眾神由此升天,建字形檔塔,他們的魂靈也由此快捷降臨。

你猜對了,四川盆地多鹽鹵,鹽鹵就是電解液,這一座座字形檔實際就是一枚枚電極。

電極分陰陽兩極,陳家場字形檔塔是陰極,分佈在打磨嘴附近的是陽極,不過已經早毀了。

幸運的是,人們可在永泰看到作為陰陽兩極的石塔:高院寺和太元觀字形檔塔。高院寺字形檔塔聳立山腰上,是陽極;太元觀字形檔塔佇立湍江河畔,是陰極;中間隔著茅茨山,一幅太極八卦圖鋪陳於大地之上。

有趣的是鹽亭筆塔和曾經的曇雲庵。

曇雲庵在中唐之前是禦所,集黨政軍於一體的招待所,‘詩聖’杜甫到鹽亭曾下榻此處。

滿清入主中原後,陝西、山西人到鹽亭做生意,他們將曇雲庵重建為三套三層兩天井似廟宇般的建築,取名“陝西會館”,其外形酷似‘硯臺’。

相傳,陝西人因嫉羨鹽亭文人輩出,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倒出鹽亭墨水。鹽亭人得此信息,這還了得?急忙在時縣埠最高處建一塔,塔頂鑄一支巨型毛筆,意為‘將倒出的墨水蘸回來,且繼續書寫我精美華章’。筆塔陽極,幾毀幾建,今天更為挺拔、俊美。‘硯臺’式陰極已成為歷史,一對歡喜冤家就此分道揚鑣了。

其它的字形檔塔一般與附近山峰組成陰陽極,雲仙字形檔塔座落在五座似蓮花的山頭中央,很是壯觀。

字形檔塔拼命吸收宇宙深處的能量,然後傳送給地球,地球因而生機勃勃。

2016年,華夏在貴州黔南的喀斯特窪坑中建起一座口徑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該鏡吸收、反射面積均為25萬平方米,它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用射電望遠鏡來吸收和處理宇宙深空信號,為了加強這方面的探測和推進相關工作的進行,各國充分合作。

現在,南非已經建成由約200面抛物線組成的蝶形天線陣;科學家們又在澳大利亞用超過10萬個偶極天線組成的低頻孔徑陣列;兩者互為補充,使得人類探索宇宙秘密的措施更為便捷和有效。

嫘祖故里鹽亭的面積約1650平方千米,三四十座字形檔分部在這範圍內,它們組成了功能強大的射電望遠鏡陣,現在人永遠想不到的是:這字形檔射電望遠鏡陣被啟動後會主動發射和搜索信號,可以辨別智慧資訊來自於何種級別的宇宙。

摩艾石像仰望復活節島前的大海和星空;巨大的納斯卡線條希冀文明由此著陸;巨石嚴陣以待,隨時幻化為充滿希望的時空隧道。

穿梭星際容易迷航,字形檔、巨人像、納卡斯線條和巨石陣共同成為星際航行的希望,他們是永遠綻放光芒和愛的燈塔,它們的作用毫不遜色於茫茫宇宙中的定位神針——白矮星。”

古蜀國逐漸被中原的統治者遺忘,史官們筆下的文字也漸漸模糊了,所以史書很少有記載。

被遺忘的古蜀存在了二千六百多年,你在三星堆、金沙遺址看到了文物吧。這些便是古蜀的史書,這裡絕不是同期夏商蔑稱的蠻荒陋野之地。

實際上,不管史學家承認還是不承認 ,今天的四川盆地曾經是上古時期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心,櫸溪人何拔儒曾有文論證、闡述古城邦文明。古埃及的影子落在這裡,古巴比倫的影子落在這裡,古印度的影子落在這裡。這裡有上古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文明的烙印,這裡有上古時期黃河流域文明的烙印,金沙、三星堆是西陵的繼續!

(二)修煉有緣人

我在故地修煉時 ,遇到了幾個有緣人,他們從我這裡學本領。

隋朝時,董叔封學重擎農桑富民之道,其學以致用,功譽鹽亭,人們在今天的鳳凰山之巔屢建功德亭榭紀念他。

唐初,永泰縣李義府學儒學仕,因急功近利未完仕學,做事激進,最終導致身敗名裂。

白虎人趙蕤學帝王術,不甘為帝王臣,完成奇書《長短經》;與他亦師亦友的李太白,善學善思,竟然將吟詩舞劍結合一起,史上留下詩仙美名;兩師徒切磋之地便是張峻夫斬殺蟒蛇的負戴山上的仰天窩。

集功名利祿完美一體的是中唐嚴氏七子,滿腹經綸,富可敵國,朝野讚譽不斷,所以河南人杜甫落腳曇雲庵時感歎曰:“全蜀多名士,嚴家聚德星。”

趙氏宋朝遇到三人:文同、任伯傳、何榮,其中集大成者是文同。任、何中舉後或仕或佛,獨文同為官、治學、教民、修身、齊家並舉。將近一千年,人們發現其除了“四絕”外,還有其“清貧”操守值得稱道。文同勤政為官,所任之處,夫妻倆親自躬耕田間地頭。他托兒帶母,家中八十多口人。“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貴為太守的他不收、不要、不拿、不卡,養家糊口生活素淡,嗜竹成癮,一時成為美談。其逝後,骸骨寄存他鄉竟然長達十五年,最後在蘇軾、蘇轍兩弟兄接濟下才回歸故里。不是兒女不進孝道 ,而是囊中羞澀無力移柩讓其魂歸故里,難怪蘇軾慷慨道‘清貧太守’!

(三) 陳正祿與張獻忠

明末清初,我在此間遇到陳正祿,其在我處修岐黃、隱遁、藥丹之術,道有小成,此處便是其修煉地之一。”

“尾巴老么說相傳此洞道通往七八裡之外的忠義寨,好像是張獻忠屯兵之所?”

“天上知道一半,地下曉得完,他就是一大嘴。此處為陳正祿鑿,陳為了掩蓋此事,將相關內容書寫在六本書上,常人不見一字,世人稱‘天書’。文革期間,在麻地溝出現一本,其它的沒有下落了。此處確實通往忠義寨,不過在距此六百米和兩千米處皆有隱蔽出口。八大王進川,一路征討,因張姓宗親引路其確實在此屯兵。其在會真攻打鎮雷寨失利後,轉而南下,古鎮地下街在戰火中焚毀。其兵指天生、忠義寨,那裡百姓抵抗頑強,張很是窩火。引兵駐紮鳳凰山,七十萬人馬從鹽亭連營至西充境內。鼇拜、豪格大軍的特種部隊在川降清將領劉進忠帶領指認下,將張射殺於雙鳳溝口。怕引起慌亂,張的幾個義子嚴密封鎖資訊。清軍通過安插的探子確認資訊,雙方一周後在西充鳳凰山大打出手,一陣箭雨後,清軍陣前叫喊:‘張獻忠早死啦,張獻忠早被射死啦。’

久不見統帥的部下早就疑慮重重,聽清軍一吼頓時慌亂起來。幾十萬人在清軍十幾萬人面前毫無鬥志,降的降,逃的逃,大軍迅速瓦解。從此,人們說張死於此地。乾隆五十一年(丙午,西元1786年),梓州鹽亭縣修縣誌,采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西元1763年)舊志中任川北道台劉益的序,劉舊序曰:‘崇禎丁醜年十月,流寇猖獗。迨順治乙丑丙戌獻賊兩至鹽亭,尋走西充之鳳凰山,為劉進忠一矢所殆。而,毛《西河後鑒録》謂:就戮於鹽亭之鳳凰坡者為也。當是時,他邑各鳥獸散,而鹽人獨重去其鄉,守死勿離。至今,猶多土著……’劉序還雲鹽因經歷戰火縣誌或零落或殘缺,這是巨大的損失。劉貴為一方道台,沒有調查研究,絕不可能貿然引用。

不必驚訝,歷史的真相往往少數人知道,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網路配圖)

(四)字形檔 巨石像 納斯卡線條 巨石陣

宋朝人非常幸運,他們目睹了發生的兩次天文奇觀,這就是宇宙中美輪美奐的焰火表演——超新星爆炸。

西元1006那5月1日,一顆恒星走向死亡,《宋史●天文志》記載六天后的情形:狀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鑒物。2008年7月2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銀河系中一顆超新星爆炸後的殘餘圖像,就是這顆落日的‘餘暉’。

也是該書記載:志和元年五月己醜(西元1054年7約4日),出天關,東南可數寸,歲餘稍末。另一顆也用精彩一爆來謳歌宇宙的激情和魅力。

超新星接連爆炸可能促進宋人思維的大爆炸,四大發明中有兩項在宋得到完善而走向輝煌。

佛家的寺廟,道家的道觀,顯赫人家的庭院,都習慣置立塔狀香爐,方便了香客信眾敬香、燃蠟、化錢帛。超新星爆炸激發宋人的靈感,香爐來個華麗的分身,字形檔誕生了!

按材質劃分字形檔塔種類:有木質的,有琉璃的,有石質的,有陶質的……木質的易腐朽,琉璃的造價高昂,所以,人們多建造石質和陶質的。

宋朝時,儒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敬畏文字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倉頡造字出現“天雨栗”、“鬼夜哭”、“龍乃潛藏”等奇觀,文字是“古聖賢心跡”,因而字紙不可穢用。將文字供奉到神龕,足見內心的虔誠與真摯。

江南人自宋始紛建字形檔,後略減弱,晚清再掀高潮。鹽亭各地競相重建字形檔或惜字牌坊,目前有三十多座,為全國之最。

鹽亭人建庫宗旨有:一號召民眾修學,二號召民眾進孝道,三號召民眾勤農桑,四號召民眾房前屋後種竹栽花,愛護環境。代表性的有陳家場字形檔、櫸溪花字形檔、雲仙字形檔塔、鹽亭筆塔、五龍龍潭字形檔塔、檬子埡惜字牌坊等三四十座,與其說它們是鹽亭人敬仰、推崇文字的標杆,不如說是嫘祖故里人的文化圖騰。”

“我咋有似曾相識之感?”斷刀問道,“對了,復活節島上的1000多尊摩艾巨石像,秘魯南部的納斯卡線條,英國肯特郡的巨石陣,難道……”

掠影 | 醉美鹽亭之字形檔情

“斷中士,不,上尉,你小子,真的是什麼都不容易瞞過你,看來遇見你是我的麻煩。”馬頭娘繼續說:“是的,史前一萬兩千年左右,文明確實存在,東西方都有傳說,更有柏拉圖的《提麥奧斯篇》與《克利梯阿斯篇》兩文提及,柏拉圖所說的就是‘亞特蘭蒂斯’,即是人們說的‘大西洲’。於此同時,東方的《山海經》雲仙山五座分別為:岱輿、負嶠、方壺、瀛洲、蓬萊。後來,岱輿和負嶠沒入汪洋大海。誠然,巨人像和巨石陣是一本史冊,它們記錄史前文明曾有的輝煌。其實,它們還是特殊的時空飛船,時候未到,其作用就沒有彰顯出來。”

“字形檔塔該不是也有此功效吧,石質的,咋能呢?”斷刀心底喃喃道。

“哼,就你心眼多。”馬頭娘繼續說:

“包括嫘祖在內的眾神由此升天,建字形檔塔,他們的魂靈也由此快捷降臨。

你猜對了,四川盆地多鹽鹵,鹽鹵就是電解液,這一座座字形檔實際就是一枚枚電極。

電極分陰陽兩極,陳家場字形檔塔是陰極,分佈在打磨嘴附近的是陽極,不過已經早毀了。

幸運的是,人們可在永泰看到作為陰陽兩極的石塔:高院寺和太元觀字形檔塔。高院寺字形檔塔聳立山腰上,是陽極;太元觀字形檔塔佇立湍江河畔,是陰極;中間隔著茅茨山,一幅太極八卦圖鋪陳於大地之上。

有趣的是鹽亭筆塔和曾經的曇雲庵。

曇雲庵在中唐之前是禦所,集黨政軍於一體的招待所,‘詩聖’杜甫到鹽亭曾下榻此處。

滿清入主中原後,陝西、山西人到鹽亭做生意,他們將曇雲庵重建為三套三層兩天井似廟宇般的建築,取名“陝西會館”,其外形酷似‘硯臺’。

相傳,陝西人因嫉羨鹽亭文人輩出,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倒出鹽亭墨水。鹽亭人得此信息,這還了得?急忙在時縣埠最高處建一塔,塔頂鑄一支巨型毛筆,意為‘將倒出的墨水蘸回來,且繼續書寫我精美華章’。筆塔陽極,幾毀幾建,今天更為挺拔、俊美。‘硯臺’式陰極已成為歷史,一對歡喜冤家就此分道揚鑣了。

其它的字形檔塔一般與附近山峰組成陰陽極,雲仙字形檔塔座落在五座似蓮花的山頭中央,很是壯觀。

字形檔塔拼命吸收宇宙深處的能量,然後傳送給地球,地球因而生機勃勃。

2016年,華夏在貴州黔南的喀斯特窪坑中建起一座口徑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該鏡吸收、反射面積均為25萬平方米,它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用射電望遠鏡來吸收和處理宇宙深空信號,為了加強這方面的探測和推進相關工作的進行,各國充分合作。

現在,南非已經建成由約200面抛物線組成的蝶形天線陣;科學家們又在澳大利亞用超過10萬個偶極天線組成的低頻孔徑陣列;兩者互為補充,使得人類探索宇宙秘密的措施更為便捷和有效。

嫘祖故里鹽亭的面積約1650平方千米,三四十座字形檔分部在這範圍內,它們組成了功能強大的射電望遠鏡陣,現在人永遠想不到的是:這字形檔射電望遠鏡陣被啟動後會主動發射和搜索信號,可以辨別智慧資訊來自於何種級別的宇宙。

摩艾石像仰望復活節島前的大海和星空;巨大的納斯卡線條希冀文明由此著陸;巨石嚴陣以待,隨時幻化為充滿希望的時空隧道。

穿梭星際容易迷航,字形檔、巨人像、納卡斯線條和巨石陣共同成為星際航行的希望,他們是永遠綻放光芒和愛的燈塔,它們的作用毫不遜色於茫茫宇宙中的定位神針——白矮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