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即將到來的顛覆

“在傳統的農業領域即將迎來一場比科技互聯網企業更為激動人心的顛覆, 因為這裡不僅僅有技術的創新, 更有商業模式的更迭和社會結構的變遷。 ”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 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 新生力量像一粒渴望生長的種子, 再貧瘠的土壤也能破土而出。 創新在商業領域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進步和服務的提升, 有時甚至是顛覆性的變革, 即便強如諾基亞、摩托羅拉、雅虎也無法抵擋被挑戰者替代的結局。

我們看到多數的顛覆發生在科技互聯網領域, 以及工商服務業。 那麼在遠離都市的鄉村, 在傳統的農業領域是怎樣的呢?

這些大家都容易看到的, 如果我們深入探究行業內部, 我們會發現:農業領域的新技術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農業領域迎來的變革或許比其他領域更具顛覆性。

農業產業現狀及結構

顛覆, 必然是讓行業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或革新。 那麼在我們談農業領域的顛覆前, 我們先看看目前農業行業的結構。

農業技術, 商業市場和社會結構是構成目前農業行業結構的三個主要因素(如下圖所示)。

目前的主流農業技術是石油化學農業(簡稱石化農業)模式, 這個農業模式有幾個特點:第一, 這是一個線性的投入產出模式, 投入的是農資(種子、化肥、農藥), 中間實施田間管理, 最後產出農作物。 第二, 既然是線性的投入產出模式, 就會向著規模發展以求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因此傾向于大規模單一種植。

從商業和市場看, 在農業的下游, 糧食生產主要是滿足溫飽需求和平穩物價, 農業的功能單一。 但是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連年遞增, 溫飽問題得以解決, 消費者需求逐步向品質消費和安全消費, 鄉村旅遊市場逐步崛起, 農業的功能逐步豐富。

社會結構上, 特別是農村社會結構在各個方面影響著身處鄉村的農業企業。 我國農村土地是公有和集體所有制, 實行土地流轉制度。 這種情況下, 在獲取農業重要的生產要素“土地”上, 社會各界的機會並非平等的。 同時, 地方宗族勢力, 村霸等也影響著農村商業的文明程度。

農業技術、商業市場和社會結構三方面因素的作用, 形成了這樣一個農業產業的格局:1.大型企業主要出現在農資、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流通領域;2.在農業生產環節,

除了東北和新疆外, 大部分地區是中小農戶分散經營;3.大型農企以國資企業為主, 民營企業多數集中在相對市場比較開放的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領域。

如果再詳細一點, 我們可以通過如下四個圖來展示農業產業的概況:

四個圖表中,橫軸是產業鏈上下游即農資、生產、加工和流通,縱軸是農產品屬性。通過這兩個軸分成不同的細分領域。左上是農企規模分佈(大眾市場,平價農產品),深色是該細分領域大型企業較多,淺色是該領域主要是中小規模企業;左下是高端市場(比如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的農企分佈;右邊是農企的性質分佈,深色說明國資企業暫居市場主導,淺色說明該領域市場更自由,民企居多。

如果你對中國農業上市公司,地方龍頭企業進行統計分析,其分佈跟上圖大體相同。

那麼,這樣的現狀穩定嗎?

即將到來的顛覆

這樣的現狀結構是不穩定的。最近幾年,在農業技術、商業市場和社會結構上都在發生巨變或質變,加上外界的壓力,新老更替、結構變化即將在農業領域發生。

(圖示:技術創新、商業模式更迭、社會結構變遷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即將給農業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農業核心技術的創新,一類農業輔助技術創新。

在農業核心技術方面,基因技術、微生物技術和生態農業模式將會對農業模式和技術帶來質的變化。

基因技術

基因技術特別是基因編輯技術將會對育種行業帶來衝擊。基因編輯不僅能夠使作物中的目標基因失去活性,還可以對其進行基因改良。對於育種行業來說,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具備抗旱、抗蟲、抗病等特性將會比傳統的雜交技術更快更精准。

不同于轉基因,基因編輯不涉及外來物種的基因轉入,而是原有物種的基因片段進行編輯,是對基因組的已經搞清楚的特定DNA序列做調整-改動(刪除或者添加),而且可以精確到基因組的某個特定字元-堿基對。這種情況下,基因編輯技術不會像轉基因那樣受到爭議以及來自消費者的市場壓力,同時,基因編輯育種的審批也比轉基因更容易通過。

CRISPR是目前基因編輯技術常用的工具,該工具的技術成本並不高(技術投入1萬美元左右),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平等的創業空間。

國外在這方面有很多創業公司,比如TargetGene、Nomad Bio、GenTool等等。國內也有,但更多的是科研機構在做。隨著技術不斷進步,這方面的育種企業肯定會增多,這將會對傳統的育種企業帶來很大的衝擊。

微生物農業技術

農業要想有好的收成,種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先天),外部環境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後天)。

石油化學農業模式是建立在李比希開創的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基礎之上,在農業生產中線性地看待化肥的礦物投入和最終產出。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對土壤和環境中微生物的認識開始增多,逐漸瞭解到生物多樣性對農作物抗旱、抗病、高產和風味等方面的作用,也瞭解到單純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對環境,特別是土壤造成的破壞。微生物農業技術則可以在土壤改良、農業增產和病蟲害控制方起到重要作用。

有機農業要求土壤的有機質達到2.5%以上,對於全國耕地平均僅1.8%而言,無論是自然撂荒(年均增加0.1左右)或者增施有機肥種植(年均增加0.3左右),需要7-8年或者3-4年。如果通過微生物技術進行土壤改良則可以更快更好。以國內特石有機的做法為例,首先通過土壤測定計算各類土壤改良輔助原料用量;然後通過專性分解菌分解;然後富集土著菌劑,噴灑後進行旋耕和休耕。這種方式不超過1-2年可以使土壤達標,而且成本更低。

(圖示:特石有機如何利用微生物讓土壤改良更快更好)

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幫助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也可以幫助農作抗旱和病蟲害。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讓我們掌握了部分特性的微生物菌群。一些農業創業公司也已經把這些技術進行市場的應用。

微生物肥是最常見的一種,國內目前有很多微生物肥生產企業,但是多數是添加各種益生菌的有機肥。也有直接生產特性微生物菌劑的企業。

另外一種是種子包衣技術,為植物最初生長階段提供特定的微生物菌群保護。

相比於化肥和農藥,微生物肥和微生物殺蟲劑可持續無污染。隨著微生物技術的進步,微生物在肥料和植保方面的應用會越來越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肥和殺蟲劑。正因為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國外的農化巨頭紛紛以CVC(企業創投)方式投資生物肥及生物植保的創業公司。

生態農業

(圖示:技術創新、商業模式更迭、社會結構變遷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即將給農業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農業核心技術的創新,一類農業輔助技術創新。

在農業核心技術方面,基因技術、微生物技術和生態農業模式將會對農業模式和技術帶來質的變化。

基因技術

基因技術特別是基因編輯技術將會對育種行業帶來衝擊。基因編輯不僅能夠使作物中的目標基因失去活性,還可以對其進行基因改良。對於育種行業來說,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具備抗旱、抗蟲、抗病等特性將會比傳統的雜交技術更快更精准。

不同于轉基因,基因編輯不涉及外來物種的基因轉入,而是原有物種的基因片段進行編輯,是對基因組的已經搞清楚的特定DNA序列做調整-改動(刪除或者添加),而且可以精確到基因組的某個特定字元-堿基對。這種情況下,基因編輯技術不會像轉基因那樣受到爭議以及來自消費者的市場壓力,同時,基因編輯育種的審批也比轉基因更容易通過。

CRISPR是目前基因編輯技術常用的工具,該工具的技術成本並不高(技術投入1萬美元左右),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平等的創業空間。

國外在這方面有很多創業公司,比如TargetGene、Nomad Bio、GenTool等等。國內也有,但更多的是科研機構在做。隨著技術不斷進步,這方面的育種企業肯定會增多,這將會對傳統的育種企業帶來很大的衝擊。

微生物農業技術

農業要想有好的收成,種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先天),外部環境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後天)。

石油化學農業模式是建立在李比希開創的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基礎之上,在農業生產中線性地看待化肥的礦物投入和最終產出。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對土壤和環境中微生物的認識開始增多,逐漸瞭解到生物多樣性對農作物抗旱、抗病、高產和風味等方面的作用,也瞭解到單純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對環境,特別是土壤造成的破壞。微生物農業技術則可以在土壤改良、農業增產和病蟲害控制方起到重要作用。

有機農業要求土壤的有機質達到2.5%以上,對於全國耕地平均僅1.8%而言,無論是自然撂荒(年均增加0.1左右)或者增施有機肥種植(年均增加0.3左右),需要7-8年或者3-4年。如果通過微生物技術進行土壤改良則可以更快更好。以國內特石有機的做法為例,首先通過土壤測定計算各類土壤改良輔助原料用量;然後通過專性分解菌分解;然後富集土著菌劑,噴灑後進行旋耕和休耕。這種方式不超過1-2年可以使土壤達標,而且成本更低。

(圖示:特石有機如何利用微生物讓土壤改良更快更好)

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幫助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也可以幫助農作抗旱和病蟲害。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讓我們掌握了部分特性的微生物菌群。一些農業創業公司也已經把這些技術進行市場的應用。

微生物肥是最常見的一種,國內目前有很多微生物肥生產企業,但是多數是添加各種益生菌的有機肥。也有直接生產特性微生物菌劑的企業。

另外一種是種子包衣技術,為植物最初生長階段提供特定的微生物菌群保護。

相比於化肥和農藥,微生物肥和微生物殺蟲劑可持續無污染。隨著微生物技術的進步,微生物在肥料和植保方面的應用會越來越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肥和殺蟲劑。正因為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國外的農化巨頭紛紛以CVC(企業創投)方式投資生物肥及生物植保的創業公司。

生態農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