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深圳將實施最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

2016年深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約為80.1件, 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第一, 達歐美日韓發達國家水準;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達19647件, 同比增長47.6%, 占廣東省申請總量的83.3%, 占全國申請總量的46.6%, 居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第一。

“創新創業之都”亮麗的資料背後, 是智慧財產權人在默默付出。 一直以來, 深圳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 採取系列強有力舉措, 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提升創新服務能力, 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完善創新驅動的體制機制, 協調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領域創新,

著力打造全國乃至全球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運用高地。

深圳2009年就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專利、版權、商標、技術秘密等“多合一”的大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 成為目前全國範圍內唯一實行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的城市, 建立了三級聯動的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體系。 2009年以來, 我市共查處各類智慧財產權違法案件7396件, 其中商標違法案件5845件、專利違法案件1053件、版權違法案件498件, 辦理了深圳快播公司侵犯著作權案, 並做出2.6億元的行政處罰, 創下國內互聯網行業行政處罰額度之最。 此外, 還辦理了處罰過億元的“蘋果”手機屏案等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案件, 嚴厲打擊了各類智慧財產權違法行為。

打造全國最嚴格保護示範區

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將出臺

8月24日, 市政府六屆八十九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深圳市關於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工作方案》, 提出力爭到2020年, 率先在全國建立最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 實現智慧財產權法治環境明顯優化, 侵犯智慧財產權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智慧財產權“窪地”優勢初步形成, 將深圳打造成為全國智慧財產權嚴格保護示範區。 方案從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制建設、機制建設、司法保護、行政保護、企業維權援助、重點產業區域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措施和基礎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36條具體措施, 著力塑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構建與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相匹配、與國際通行規則相接軌的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體系, 實施最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為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另據悉, 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已完成《深圳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初稿, 擬在調整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標準、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舉證責任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試。 下一步將開展外部調研和專家論證, 推動《條例》在年內提交市政府審議。

緊扣社會熱點查處侵權案件

集中整治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

嚴格智慧財產權制度的保護, 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 能讓創新創業者放心安心進行發明創造。

這是發生在我市的一個案件:5月23日, 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龍崗局執法人員聯合坪地派出所依法對位於龍崗區坪地街道坪地社區的一家五金加工廠的經營場所進行執法檢查, 現場發現該加工廠正在生產標有“rado”標誌的手錶表面, 另在該加工廠倉庫發現堆放大批生產好的標有“rado”、chanel”、“tissot”標誌的手錶表面。 最終, 當事人行為因涉嫌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被移交深圳市公安局坪地派出所進行調查處理。

不法分子侵犯智慧財產權, 最終難逃法網。 近年來, 深圳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工作, 2016年全市法院新收智慧財產權案件17693件, 一審審結14887件, 收結案總數再創歷史新高, 約占全國十分之一,

成為智慧財產權爭議解決優選地。 我市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能力不斷提升, 建立起智慧財產權綜合執法體系。

其中, 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每年組織開展“護航”“雷霆”“劍網”“紅盾網劍”等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專項行動, 規範重點區域重點產業智慧財產權使用行為, 集中開展智慧財產權黑代理、專利代理資格證書掛靠行為等專項整治行動。 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6月29日印發了《2017年深圳市智慧財產權執法專項行動方案》, 組織開展全市智慧財產權執法專項行動, 2017年1-7月, 共查處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391件, 結案313件, 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5件, 罰沒款294.7萬元。 查辦的深圳吳某湖等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化妝品系列案、劉某等人利用網路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化妝品案入選全國稽查優秀案例。

與時俱進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

首個重點行業智慧財產權工作站成立

隨著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日益創新,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智慧財產權案件在全部知產案件總量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另外涉外智慧財產權等新型案件也不少。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為企業護航。

如何加強互聯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智慧財產權保護模式,依託智慧財產權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對互聯網市場智慧財產權保護進行線上監測和大資料分析,篩選涉嫌侵權資訊,首期監測獲得涉嫌假冒的高風險資訊項1090條、涉嫌侵權的高風險資訊項1877條,初步解決了互聯網市場智慧財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發現難的問題。啟動“雲上稽查”,建立全國首創的實現行政執法、取證全流程證據固化見證的雲執法證據記錄平臺,實現“以網管網、以網治網”的互聯網智慧財產權保護新機制。

如何動員全社會來參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我市推動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措施,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參與機制,作為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的有益補充。4月,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在工業設計行業建立首個重點行業智慧財產權工作站,為工業設計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申請、糾紛調解、維權援助、政策研究等全方位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從2016年起,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每年安排3000萬專項資金資助我市企業開展涉外智慧財產權維權、智慧財產權大資料監測、預警分析等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探索自貿區智慧財產權維權機制

首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成立

2017年8月8日,深圳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在前海成立。作為首個由市政府設立的全市性智慧財產權保護綜合平臺,深圳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是一個集業務諮詢、維權指引、糾紛調解、侵權分析、鑒定評估、監測預警、快速維權等服務為一體的服務平臺,將為深圳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一站式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

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努力建設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構,全面提高深圳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公共服務能力,將來要完成的任務主要有四點:一是開發智慧財產權監測預警系統,提供智慧財產權資訊檢索、業務諮詢等基礎服務;二是建立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平臺,提供侵權分析、維權指引等服務;三是完善智慧財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供糾紛調解、多方協商等公共服務;四是創建智慧財產權保護實驗室,提供證據固定、技術比對等專業服務。

另外,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大力支持和推動在市內建立智慧財產權司法鑒定機構。2016年9月,我市首批2家智慧財產權司法鑒定機構(廣東公標智慧財產權司法鑒定所、廣東安證電腦司法鑒定所)落戶前海,解決困擾深圳智慧財產權保護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的司法鑒定問題。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打造智慧財產權運營“深圳模式”

近年來,深圳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以市場化的方式解決智慧財產權運營難題,全面打造“1+1+5+N”智慧財產權運營深圳模式。第一個“1”指的是籌建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打造全國智慧財產權運營大平臺;第二個“1”指的是設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基金規模在20億元左右;“5”指的是培育5家國家級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機構;“N”指的是培育不同類型(如交易、評估、諮詢、投融資、保險、證券、互聯網+、維權等)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新業態。

籌建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

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建設堅持市場主導,遴選民營機構承建,政府在前期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打造集智慧財產權許可、智慧財產權交易、智慧財產權股權投資等平臺為一體的運營實體。

推動設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

我市推動設立“深圳市重點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資金規模為20億元,其中政府出資5億元作為引導基金。對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和社會效益的智慧財產權成果,進行產業化開發和專案包裝,形成專利池或專利組合,再通過技術交易、技術並購等方式實施轉讓和許可,加快智慧財產權成果轉化的進程。

扶持智慧財產權運營機構發展

我市扶持智慧財產權運營機構不斷發展壯大,不僅湧現了中彩聯、中科院、塞恩倍吉、精英等國家級智慧財產權運營試點機構,七號網、安盾網、智匯遠見、智衡技術、中興達、國新南方、派富、峰創智誠等互聯網+領域的智慧財產權機構也不斷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模式。

培育智慧財產權運營新業態

近年來,我市傳統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利用互聯網+進行轉型,重新投資成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司,企業也紛紛成立專門的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司。知名企業的智慧財產權職業經理人,加入了創業的大潮,成立不同類型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司,共同構建智慧財產權運營新業態。 (河永 王凱)

與時俱進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

首個重點行業智慧財產權工作站成立

隨著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日益創新,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智慧財產權案件在全部知產案件總量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另外涉外智慧財產權等新型案件也不少。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為企業護航。

如何加強互聯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智慧財產權保護模式,依託智慧財產權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對互聯網市場智慧財產權保護進行線上監測和大資料分析,篩選涉嫌侵權資訊,首期監測獲得涉嫌假冒的高風險資訊項1090條、涉嫌侵權的高風險資訊項1877條,初步解決了互聯網市場智慧財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發現難的問題。啟動“雲上稽查”,建立全國首創的實現行政執法、取證全流程證據固化見證的雲執法證據記錄平臺,實現“以網管網、以網治網”的互聯網智慧財產權保護新機制。

如何動員全社會來參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我市推動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措施,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參與機制,作為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的有益補充。4月,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在工業設計行業建立首個重點行業智慧財產權工作站,為工業設計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申請、糾紛調解、維權援助、政策研究等全方位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從2016年起,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每年安排3000萬專項資金資助我市企業開展涉外智慧財產權維權、智慧財產權大資料監測、預警分析等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探索自貿區智慧財產權維權機制

首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成立

2017年8月8日,深圳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在前海成立。作為首個由市政府設立的全市性智慧財產權保護綜合平臺,深圳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是一個集業務諮詢、維權指引、糾紛調解、侵權分析、鑒定評估、監測預警、快速維權等服務為一體的服務平臺,將為深圳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一站式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

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努力建設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構,全面提高深圳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公共服務能力,將來要完成的任務主要有四點:一是開發智慧財產權監測預警系統,提供智慧財產權資訊檢索、業務諮詢等基礎服務;二是建立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平臺,提供侵權分析、維權指引等服務;三是完善智慧財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供糾紛調解、多方協商等公共服務;四是創建智慧財產權保護實驗室,提供證據固定、技術比對等專業服務。

另外,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局)大力支持和推動在市內建立智慧財產權司法鑒定機構。2016年9月,我市首批2家智慧財產權司法鑒定機構(廣東公標智慧財產權司法鑒定所、廣東安證電腦司法鑒定所)落戶前海,解決困擾深圳智慧財產權保護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的司法鑒定問題。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打造智慧財產權運營“深圳模式”

近年來,深圳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以市場化的方式解決智慧財產權運營難題,全面打造“1+1+5+N”智慧財產權運營深圳模式。第一個“1”指的是籌建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打造全國智慧財產權運營大平臺;第二個“1”指的是設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基金規模在20億元左右;“5”指的是培育5家國家級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機構;“N”指的是培育不同類型(如交易、評估、諮詢、投融資、保險、證券、互聯網+、維權等)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新業態。

籌建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

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建設堅持市場主導,遴選民營機構承建,政府在前期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南方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打造集智慧財產權許可、智慧財產權交易、智慧財產權股權投資等平臺為一體的運營實體。

推動設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

我市推動設立“深圳市重點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資金規模為20億元,其中政府出資5億元作為引導基金。對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和社會效益的智慧財產權成果,進行產業化開發和專案包裝,形成專利池或專利組合,再通過技術交易、技術並購等方式實施轉讓和許可,加快智慧財產權成果轉化的進程。

扶持智慧財產權運營機構發展

我市扶持智慧財產權運營機構不斷發展壯大,不僅湧現了中彩聯、中科院、塞恩倍吉、精英等國家級智慧財產權運營試點機構,七號網、安盾網、智匯遠見、智衡技術、中興達、國新南方、派富、峰創智誠等互聯網+領域的智慧財產權機構也不斷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模式。

培育智慧財產權運營新業態

近年來,我市傳統智慧財產權代理機構利用互聯網+進行轉型,重新投資成立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司,企業也紛紛成立專門的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司。知名企業的智慧財產權職業經理人,加入了創業的大潮,成立不同類型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司,共同構建智慧財產權運營新業態。 (河永 王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