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幾個原因告訴你平順縣石城鎮東莊村為什麼是國家級傳統村落

東莊村地處太行山南端的晉冀豫三省交界處, 北依臥牛山, 南瞰濁漳河, 四面群山環抱, 秀峰聳立。 距離平順縣城、河南林州市、河北涉縣都是六七十公里, 交通便利, 古時候就是晉冀豫交通要道上的一個重要商賈驛站。

村子四周山山環繞, 峰峰競秀;村中綠樹掩映, 屋舍儼然;濁漳河水流激蕩, 峰巒倒映, 山水相映, 景色怡人, 是一塊天然形成的風水寶地, 孕育出了古老村莊不同尋常的傳統農耕文明的魅力。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認識這個不同尋常的古村落:

順著省道324一路蜿蜒向東行駛, 經過石城鎮時,

就離東莊村不遠了。 再向東行駛五六公里, 在路南邊看到了東莊村的牌子, 然後一路拐下坡, 七拐八繞, 下得坡來, 就是記者此行要尋訪的東莊村了。 這是一片規模頗大的村莊, 房屋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 古民居集中在一大片平坦的土地上, 南面臨濁漳河, 北面就是逐級抬高的新民居了, 沿著山坡向著北面的臥牛山階梯狀分佈。 從對岸高處上看過來, 蔚為壯觀。

村裡養的竟是蜂

在東莊村這裡, 養土蜂采蜜卻是流傳很久的一門技藝了, 能追溯的歷史在清代初期。

據平順民俗專家趙偉平考證, 東莊村養蜂人家集中在碓臼圪廊一帶, 村裡有時候也管碓臼圪廊叫蜂窩圪廊, 因為這裡的蜂窩極多。 趙姓人家趙學詩祖上一直養蜂, 最多時有99窩, 牆上掏的全是蜂窩洞, 房頂上也擺滿了蜂窩, 每個蜂窩口都吊著一個蜜罐子, 蜂蜜直接就流到了罐子裡。 好的一窩蜂一年能產幾十斤蜂蜜, 對改善生活有很大幫助。 當時趙家分家時, 土蜂窩也是一份家產要按份額分開的。

捕魚竟用是魚鷹

東莊村還有一幅魚鷹捕魚的畫卷值得人們欣賞。

魚鷹捕魚的場景, 以前只在小學課本上見到過, 說的都是南方水鄉的故事, 在咱們北方, 使用魚鷹捕魚的場景還是比較罕見的。 東莊村地處山水之間, 可以說農耕社會“漁樵耕讀”傳統四行業全部具備。

當然, 那時候的捕魚還是以網捕、垂釣為主。

上世紀60年代, 魚鷹捕魚被引入東莊村, 有三人從事專門馴養捕魚。 和南方的魚鷹捕魚略有不同的是, 東莊村漁民駕的是雙艙小船, 就是兩艘獨體的小船並聯在一起。 主要捕魚季節是秋冬春三季, 產量還很可觀。 現在, 東莊村的魚鷹捕魚已經成了濁漳河畔的一道獨特風景。

老宅竟是嶽飛第三子岳霖後裔的

據平順民俗專家趙偉平多年研究考證, 基本可以認定, 東莊村岳姓屬嶽飛第三子岳霖的後裔。 因為後街以北都是嶽姓人家居住, 當地人把它稱為岳飛後裔舊居一條街, 現存的房屋建築以明代為主。

村裡還有家大善人

王姓人家居住的長方形區域裡的民居群則叫做王家莊園,或是王家大院,房屋建築以清代為主。王家作為當時濁漳河兩岸乃至上黨地區的名門望族,歷經數百年構建了這座蔚為壯觀的莊園式建築,也經歷了曲折的人世滄桑。

據鄉間傳說,王家當年擁有的土地往東可到河北涉縣黃龍口,往西可達潞城縣西流,距離足有40公里,即便都是石厚土薄的山地,那也驚人的很。加之耕讀傳家的傳統,歷代皆有子弟做官,所以積攢的財富絕非小數,而將財富大部分用於修建豪宅也是古代官商士紳的傳統,以王家的財富值,修建的莊園完全能夠比現有規模更大、更富麗堂皇,但為什麼會呈現這樣一幅簡樸的面貌呢?

從王家大院僅有的兩處門樓匾額上也許可以看出些端倪。一處是“為善最樂”,一處是皇帝御筆親題“千秋鵝羽”(這是康熙三十一年,大同遭災,王家積極賑災,因捐銀較多,康熙皇帝題匾表彰)。從這僅存的文化符號和王家歷代行為來看,王家對行善助人、扶貧濟困一直篤行不輟。

由於王家把精力和財力用於扶貧濟困和修橋補路、蓋廟修壩等公益事業上,所以才沒有給後人留下豪宅大院。王家樂善好施、慈善為本的好家風和扶困濟貧、回饋社會的舉動贏得了極高的聲譽。所以,儘管土改運動中,王家是濁漳河畔首屈一指的富戶,當時的王家家主卻沒有受到衝擊和批鬥。

還有盛大的朝南頂活動

東莊村建村歷史悠久,集體舉行的祭祀朝拜以及慶祝節日等民俗活動延續至今有千年之久,其中最大也最有影響力的集體祭祀活動當屬在金剛頂伏羲媧皇宮舉行的朝南頂活動了。

古代朝南頂儀式盛大而熱烈,三月十五期間,會上演大戲酬神,還會有廟會社火、集市交易活動。千年傳承下來,朝南頂盛會名揚晉冀魯豫。直到日本侵略中國,佔領太行山後,朝南頂祭祀活動徹底終止。

2016年,東莊村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啟動了首屆太行山金剛頂羲皇文化節工程,依古代民俗形式舉行了祭祀大典,再現當年朝南頂盛況,使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重放異彩。今年再次舉辦,規模更大,民俗文化活動更加豐富。

活化石、活標本

是對東莊村的美譽,

更是傳統村落的魅力所在,

只有文化傳承不斷地延續下去,

傳統村落的魅力才能持久散發。

王姓人家居住的長方形區域裡的民居群則叫做王家莊園,或是王家大院,房屋建築以清代為主。王家作為當時濁漳河兩岸乃至上黨地區的名門望族,歷經數百年構建了這座蔚為壯觀的莊園式建築,也經歷了曲折的人世滄桑。

據鄉間傳說,王家當年擁有的土地往東可到河北涉縣黃龍口,往西可達潞城縣西流,距離足有40公里,即便都是石厚土薄的山地,那也驚人的很。加之耕讀傳家的傳統,歷代皆有子弟做官,所以積攢的財富絕非小數,而將財富大部分用於修建豪宅也是古代官商士紳的傳統,以王家的財富值,修建的莊園完全能夠比現有規模更大、更富麗堂皇,但為什麼會呈現這樣一幅簡樸的面貌呢?

從王家大院僅有的兩處門樓匾額上也許可以看出些端倪。一處是“為善最樂”,一處是皇帝御筆親題“千秋鵝羽”(這是康熙三十一年,大同遭災,王家積極賑災,因捐銀較多,康熙皇帝題匾表彰)。從這僅存的文化符號和王家歷代行為來看,王家對行善助人、扶貧濟困一直篤行不輟。

由於王家把精力和財力用於扶貧濟困和修橋補路、蓋廟修壩等公益事業上,所以才沒有給後人留下豪宅大院。王家樂善好施、慈善為本的好家風和扶困濟貧、回饋社會的舉動贏得了極高的聲譽。所以,儘管土改運動中,王家是濁漳河畔首屈一指的富戶,當時的王家家主卻沒有受到衝擊和批鬥。

還有盛大的朝南頂活動

東莊村建村歷史悠久,集體舉行的祭祀朝拜以及慶祝節日等民俗活動延續至今有千年之久,其中最大也最有影響力的集體祭祀活動當屬在金剛頂伏羲媧皇宮舉行的朝南頂活動了。

古代朝南頂儀式盛大而熱烈,三月十五期間,會上演大戲酬神,還會有廟會社火、集市交易活動。千年傳承下來,朝南頂盛會名揚晉冀魯豫。直到日本侵略中國,佔領太行山後,朝南頂祭祀活動徹底終止。

2016年,東莊村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啟動了首屆太行山金剛頂羲皇文化節工程,依古代民俗形式舉行了祭祀大典,再現當年朝南頂盛況,使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重放異彩。今年再次舉辦,規模更大,民俗文化活動更加豐富。

活化石、活標本

是對東莊村的美譽,

更是傳統村落的魅力所在,

只有文化傳承不斷地延續下去,

傳統村落的魅力才能持久散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