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Cancer Cell:華人科學家開發多肽藥物可精准治療前列腺癌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 歡迎分享, 轉載須授權!

在最近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中, 來自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治療策略, 可以靶向大約一半前列腺癌中都會發生的基因變異。

當TMPRSS2和ERG這兩個基因在染色體上發生重定位並且融合在一起, 就會開啟前列腺癌發育。 但是開發靶向ERG的小分子抑制劑一直存在很大挑戰性。

在這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利用大分子多肽來靶向ERG, 他們在細胞系和動物模型中證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靶向並促進ERG融合蛋白的降解, 對細胞正常功能幾乎不會產生影響。

“靶向這個融合基因的表達產物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解決了這一問題。 ”文章作者Arul M. Chinnaiyan這樣說道。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組多肽能夠與ERG蛋白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 他們在能夠產生融合基因產物的細胞系上檢測了這組多肽, 發現可以破壞ERG功能。 在不產生這種融合基因產物的細胞中, 這些多肽幾乎不會對基因表達產生影響。 他們還研究了這些多肽如何影響ERG調控的生物學過程。

但是研究人員面臨的其中一個難題就是這些多肽降解得很快, 持續時間不夠長無法到達指定部位。 因此研究人員開發了一些多肽類似物來解決正常多肽的降解問題, 這些多肽類似物持續的時間可以更長。

研究人員還在動物模型上對這些多肽類似物進行了檢測, 結果表明這些多肽類似物能夠抑制獲得ERG融合蛋白的前列腺腫瘤的生長。 在延長治療時間之後, 超過三分之一的小鼠腫瘤在一月後沒有出現復發跡象。

“這是進行前列腺癌精准治療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只有出現ERG基因融合的病人才適合這種藥物。 而ERG融合蛋白在前列腺癌中非常常見, 因此這類藥物一定會大放異彩。 ”Chinnaiyan這樣說道。

這種多肽方法的一個弊端就是這樣的大分子無法直接穿過細胞膜, 這就意味著這些多肽還需要經過某種修飾或者通過某種運輸方法來通過細胞膜。 由於小分子藥物能夠輕易進入細胞並與靶點結合, 因此在藥物開發中比較受青睞。

研究人員接下來將會進一步分析這些多肽與ERG融合蛋白結合的三維結構, 希望能夠將這類分子進一步開發成抑制ERG的小分子。 與此同時他們還將繼續研究如何將多肽類似物做得更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