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13年,高血糖神秘消失,醫生卻說沒救了

從事內分泌科醫生的20多年裡, 見過形形色色的患者, 也發現了很多關於糖尿病的秘密。

比如:

1.糖尿病除了遺傳因素和生活習慣外,

比較偏愛那些“久窮乍富”的人;

2.血糖高並不是併發症的最大元兇, 血糖波動對於主要血管的傷害更大;

3.在沒有改變用藥和飲食運動的情況下, 血糖突然下降反而預示著潛在的危險。

我的一位患者楊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案例。

楊先生自幼窮苦,

年輕時白手起家創辦了自己的企業, 有了經濟實力後, 總想把過去缺少的東西補回來, 每天好酒好菜的吃著, 用他自己的話說, “美味佳餚都吃累了。 ”

然而, 這皇帝般的生活卻讓“糖魔”悄悄靠近, 直到身體出現了各種不適後才來醫院就診。

初次見到楊先生印象十分深刻, 他的身材是典型的“梨型”, 不到一米七, 體重200斤, 兩頭尖, 中間粗, 一測三高, 全部超標。

住院2周, 進過飲食、運動、藥物綜合治療, 各項指標趨於正常, 體重也降了20多斤, 楊先生順利出院, 然而正是這次滿意的治療效果, 為之後的病情惡化埋下了禍根。

出院後, 楊先生一開始還比較注意, 可是沒過多久就又美酒美食毫無節制了, 三高體重全面升級, 儘管醫護人員和家人苦口婆心的勸, 但楊先生卻錯誤的認為等犯病了再住院還會得到和第一次一樣的效果。

一晃過了四年, 不但沒有再發病, 還發生了“奇跡”:體重下降了, 血糖也降了, 有時候還會出現低血糖現象。

然而, 楊先生還沒來得及高興, 身體就開始報警了:全身乏力、夜尿頻繁、肢體麻木疼痛,

之後又出現了下肢浮腫, 視物模糊的現象。

再次入院檢查後發現, 糖尿病併發症已經非常嚴重了, 特別是糖尿病腎病已經進入了尿毒癥期。

原來, 楊先生的高血糖是被尿毒癥“吃”掉了, 加上肝糖原異化的減少導致血糖的降低。

正是由於飲食和習慣上的極端行為, 與高血糖、高血壓合併作用, 加速了腎臟的損傷, 使腎臟併發症在短時間內走到了最後階段。

所以, 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身體出現異常, 最好馬上聯繫醫生, 及時治療, 並在生活中注意科學養護。

更多關於糖尿病的問題,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懸壺回春堂, 隨時為您答疑解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