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落幕:這七大看點不容錯過!

智玩派訊, 8月28日, 由芯智訊主辦的“新交互·新風口——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正式在深圳召開。 雖然近日深圳接連遭受颱風影響,

不過仍吸引了將近300多業內人士及十多家業內媒體到場。

本次活動, 芯智訊邀請了來自高通、微軟、科大訊飛、中科虹霸、曠視科技、費恩格爾、指芯科技、智冠科技、歐菲光等知名的生物識別廠商的技術專家為我們帶來一場乾貨滿滿的演講。

△芯智訊創始人兼總編楊健做開場致辭

由於會議內容太多, 所以花了近一天的時間將整場論壇的一些關鍵資訊整理以下這幾大看點:

一、全面屏趨勢之下, 超聲波和光學指紋誰更有優勢?

自去年小米MIX發佈之後, 全面屏可謂是備受關注。 不論是今年年初發佈的三星S8,

還是近期發佈的夏普S2、三星Note8都無一例外的選擇了全面屏。 而即將在下個月發佈的新一代iPhone(以下簡稱“iPhone 8”), 也將會採用全面屏設計。 相對而言, 此前旗艦機多數都採用前置指紋識別, 但是如果要採用全面屏, 那麼指紋識別也就成為了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 三星S8/Note8由於採用了全面屏, 使得其指紋識別也被迫放到背面, 這樣的設計也備受用戶吐槽。 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案就是螢幕內指紋識別技術。

目前螢幕內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有兩大類:超聲波指紋識別和光學指紋識別。

1、高通的新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

超聲波指紋實際上就是通過超聲波原理把指紋的形態構建出一個3D圖形, 跟已經存在終端上的資訊做一個比對。 它的優點在於可以穿透各種材料, 其防水、防油、穿透性各方面較電容式表現更優異。 這也使得手機整機防水更有意義, 解決了僅能防水而不能在水環境下使用的難點;同時也支援終端使用者在極端濕手指條件下解鎖, 點按, 手勢等功能操作。

此外, 超聲波指紋識別還支持活體檢測。 不過其也存在著缺點, 比如無法穿透空氣層, 這也限制了該方案在屏下指紋的應用範圍。

由於超聲波具有很好的穿透性, 所以做指紋識別, 可以得到三層資料:第一層指紋皺子直接接觸最外層的皮膚;第二層指紋的紋路結束和分杈的點(節點);第三層汗孔和皺子起始的地方, 活體檢測靠心血管、心跳檢測判斷是否為活體。

目前主流的超聲波指紋感測器廠商主要有高通、Sonavation、Invensense, 不過目前只有高通的產品有在智慧手機上商用。 在不久前的MWC上海展上, 高通發佈了其新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並且vivo也率先展示了基於此技術的螢幕內指紋識別樣機, 引起了業內的極大關注。

△高通(中國)資深高級市場經理劉學徽先生

在本次“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高通中國資深高級市場經理 劉學徽也為我們介紹高通新一代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具體到高通的新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參數方面,除了繼承超聲波指紋識別防水、放油、活體檢測等特點指紋,在穿透性方面,目前高通的新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可以穿透800μm的玻璃和525μm的金屬,也可以穿透1300μm的OLED屏(比此前MWC上海展上公佈的數字1200μm更高了一些)。而目前柔性AMOLED屏的厚度最薄可以縮減到100-200μm,玻璃蓋板可以做到500μm左右,這也意味著其可以實現螢幕內指紋識別。

高通新一代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雖然優勢很多,也很強大,但是目前還沒有量產。據預計基於這項技術的螢幕內指紋識別的手機產品(此前據稱是會給vivo首發)將會在明年上半年推出。不過近期vivo似乎會推出一款全面屏新機,但是可能採用的是背面的金屬外殼下的超聲波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在當天的會議現場,對於高通的屏內指紋識別方案何時量產的問題,高通中國資深高級市場經理 劉學徽先生表示:“目前處於保密階段,沒有正式對外公佈,但是也不會太久。”

2、光學指紋識別

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很早就有用於考勤機、門禁等領域。不過,傳統的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有很多的缺點,比如受手指表面是否乾淨影響較大,而且對於幹手指識別率低,當然更為關鍵的是該類型指紋模組較大(因為需要有獨立的光學系統),所以之前一直沒有被用在移動設備上。

而現在新的光學指紋識別技術都主要是針對智慧手機來做的,其拋棄了傳統的光學指紋的光學系統,轉而借用可以自發光的手機OLED螢幕的光線來作為光源,照射指紋後返回的光線通過感測器進行處理後得到指紋圖像。

其優勢在於可以實現屏內指紋,提升體驗,整體的成本和功耗可能會較超聲波低一些,但是其存在著幹手指解鎖問題和外界強光干擾問題。

具體的相關技術原理可以參看芯智訊此前的文章《屏內指紋大比拼!光學or超聲波,誰能搭上全面屏的東風?》

目前有在做基於光學式的可實現螢幕內指紋識別的廠商主要有蘋果、匯頂、新思、費恩格爾、邁瑞微、神盾、ISORG等。

雖然,在今年年初的MWC展上,匯頂就有展示基於光學式的可實現螢幕內指紋識別的樣機,但是直到現在似乎也沒有投入量產,據說目前已經在做第二代。蘋果從目前的資訊來看,其iPhone 8採用屏下指紋的可能並不太大。新思此前在接受芯智訊採訪時表示,其光學指紋產品會在明年推出。

3、超聲波與光學式指紋識別誰更有優勢?

從上面的介紹來看,超聲波與光學各具優勢。不過歐菲光指紋識別研發總監駱劍鋒在接受芯智訊採訪時表示,從技術進度方面來看,目前似乎光學式的進展更快。從成本來看,光學式如果要做大尺寸的話成本會更高(芯智訊注:雖然光學初期的成本可能要比超聲波高,但是從事光學指紋的廠商也更多,多家量產之後,成本可能可能會下來);在適用範圍方面,超聲波目前要實現屏下指紋,只能用於OLED柔性屏,OLED硬屏厚度更厚用不了,光學指紋則沒有這個問題。不過,柔性OLED是大勢所趨,以後這應該不是問題。

△歐菲光指紋識別研發總監駱劍鋒

最後,從工藝方面來看,之前某位指紋廠商負責人告訴芯智訊:“超聲波要實現屏下指紋識別,就必須貼到OLED屏下,一個不良,就等於是廢了一個OLED屏。雖然光學的感測器也需要貼到OLED屏下,但是光學膠更容易貼,因為膠密度有差別不會導致光學效應變化,但是對於聲學效應影響就很大。一個沒貼好,就需要拆下來重新貼,而這就會很容易損壞OLED。”不過,駱劍鋒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為:“光學貼合需要管控sensor到屏之前的距離,既“焦距”;光學方案貼合需要在屏背面挖出一個透光區域,對顯示效果會有影響;超聲波貼合不需要改變屏的背面結構,沒有外觀問題,貼合所用材料也並非透明膠,是一些聲學特性比較好的膠材料,貼壞了可以重新再貼。”

二、指紋演算法:圖像與特徵點之爭!

談到指紋識別技術,不能不提指紋識別演算法。目前指紋識別演算法有兩大流派:一類是圖像演算法;一類是特徵點演算法。指紋識別演算法是將指紋感測器獲取到的圖像或者提取出一定數量的特徵點(這些點位元就是指紋的交叉、終點和端點等等其他的點位),然後與指紋庫中的圖像或者特徵點進行比對。

目前手機上採用的指紋識別演算法大多採用的是瑞典指紋識別演算法廠商Precise Biometrics(簡稱PB)的演算法,這是基於圖像的演算法。而較早指紋考勤機、門禁安防產品等行業應用市場,用的大都是特徵點演算法,這款廠商很多,很多也有自己的演算法。那麼為何手機上幾乎沒有採用特徵點演算法的呢?

△指芯科技副總經理兼CTO余俊先

指芯科技副總經理兼CTO余俊先生表示:“PB演算法是需要一個系統平臺,比如安卓、window系統平臺進行支援,因為運算量比較大,但有一個好處就是感測器可以做的很小,甚至可以做到88×88,現在做的更新一版80×80也能做識別。但是對於特徵點來說,實際上是取得圖像上的不同點,只有越大的面積,才能得到更多的不同點。所以說在這個層面上講,特徵點演算法需要更大面積的感測器。而對於智慧手機來說,元器件是越來越趨向於小型化。所以目前手機指紋晶片上大都採用的是PB演算法。”

不過,特徵點演算法也有很多的好處。比如,不需要高端的平臺支援,只需要一個單片機就能跑,這個單片機可能只要幾百KB的記憶體和Flash,速度大概在80MHz到90MHz就夠了,這個識別速度可以跑到0.5秒以內,如果是跑在性能更好的MCU上,識別速度就會更快。也就是說特徵點演算法對於硬體的要求很低。“指芯的演算法非常靈活,感測器不限制,MCU不限制,也就是說平臺、傳輸、獲取圖像的介質沒有任何限制,包括了光學,包括了超聲波,你只要給我圖像就能做到。”余俊非常自信的說到。

據介紹,現在指芯科技的演算法已經優化到了64KB,即只需要64KB的運行記憶體即可,也就是說對於這一套演算法,對於普通的MCU的覆蓋面更廣。另外,指芯科技目前在160×160圖元上面,採集到的特徵點可以達到30個,如果換到192×156圖元,現在能達到60到70個特徵點,而且計算所耗的時間大概在0.5秒以內可以完成。

正式基於特徵點演算法的諸多優勢,指芯科技也希望進入到智慧手機市場分一杯羹。餘俊表示:“PB演算法是純軟體的方式。因為特徵點的演算法在國內的發展比較久,各自有各自的特點,這時候自我保護會有一些要求,所以演算法本身並不像PB那樣以一個純軟體的方式做。而我們指芯公司正在做這個工作,就是在保護自己利益的同時,能夠在這個層面做更大的讓步,或者說能夠在成本上面,能夠努力向手機行業靠攏。”

那麼,面對已經被PB可能佔領的手機指紋識別市場,指芯再進入又有何優勢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特徵點演算法的一些技術優勢之外,餘俊認為,安全性正是特徵點演算法的一大關鍵。“每一個人只有10個手指,10個手指的圖像資訊一旦被洩露,你這輩子就沒有其他手指可以用了,不可能說換腳趾。對於它的保護,我們需要從演算法本身做很多的工作,比如特徵點演算法是沒有圖像的,不存儲圖像,就算你想讓它還原,也沒有還原的機會;第二,它得到的特徵點可以得到一個字串,而字串本身是可以加密的,這時候我們再作為駭客獲取到指紋,幾乎是不可能的。”

據瞭解,目前指芯正在與國內的一些公司在合作,希望在明年的時候,能夠給出一個新的方案,能夠迎合所有行業不同客戶的需求。

三、人臉識別的跑分套路與真實應用場景

談到人臉識別技術,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廠商宣稱自己的識別率已經達到了9x.xx%。那麼這個分數到底怎麼來的呢?

在人臉識別上現在有一個公開的資料測試LSW,就是給你一堆人臉,看是不是同一個人。所以很多的人臉識別廠商都喜歡用這個跑分成績來展示自己的實力。但是這個分數真的就代表實際能力嗎?

△微軟中國資深前沿技術專家管震

在微軟中國資深前沿技術專家管震看來,很多號稱99.x%的人臉識別率,到了真實環境中可能都不到80%。因為在實際環境下,人臉有可能是背著光,也有可能是低著頭,或者戴著帽子、眼鏡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臉識別難度大大提升。管震表示:“在人臉識別上面沒有一個標準,不要迷信標準,不要迷信權威,只有在你的應用領域裡面,真實存在的那件事情才是最關鍵的。”

“目前很多人做人臉識別相關的排名或者什麼其他的排名,是因為有一個套路,也就是說人臉識別公司或者工智慧公司如果想做生物識別的話,先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先在LSW上刷一個挺高的分數,如果你刷到一個很好的分數,你就能達到A輪融資或者天使融資。這個時候你再找誰排名比較高,你再對著他訓練,做演算法的都知道有過度擬合,LSW是6000多對的已知答案的題庫,你想做好並不難,你只要有錢、有人就能幹。比如穀歌排名第一,那就把穀歌幹掉,你變成世界第一,這個時候你就有A輪了,錢在手裡了,後面就可以幹點實際的事情了。所以這有點本末倒置,解決的問題不是到底看什麼,而是說先把套路做完。”曠視科技商業市場總經理謝憶楠在會上爆料道。

△曠視科技商業市場總經理謝憶楠

而在今年的3·15晚會上,央視也曝光了人臉識別可以輕易被二維照片或者三維面具所破解,這也讓外界懷疑人臉識別的安全性。管震表示:“現實太骨感了,人臉識別現在離支付還好遠!”

不過,謝憶楠則表示,“3·15之後確實有不少人臉識別廠商直接關了伺服器,但是我們和阿裡的並沒有關,因為我們的可以識別出來。另外,從誤識率方面來看,指紋是在萬億到十萬億之間,虹膜可以到百萬億。目前人臉識別到了什麼程度?人臉識別目前的級別,我們可以控制在從十萬億到百萬億。這也代表著它的安全性其實已經並不低了。”

目前曠視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支付寶、今日頭條、滴滴所採用。三個場景不一樣,今日頭條比較簡單,用的就是後臺認證,支付寶不用講了,未來所有的申請跟你的身份都相關,滴滴的話,最早是優步用的,優步想解決的問題是,他想解決開車的人和註冊的人是不是一個人,如果一旦不是一個人的話,在法律方面承擔風險的話,優步是要擔責的,因為其作為平臺方沒有控制好這件事。

據謝憶楠透露,北京通州的環球影城,包括中關村地段的建成之後,將全部帶人臉識別,用戶進去不用看票,刷臉就可以進去了。另外,交通部現在下發了一個通知,人、證、票合一的檔,未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到,確實出行的時候不需要票,不需要證,只需要人就行了,因為人才是服務的核心。

此外,對於現在非常火爆的無人零售,其中很多採用了生物識別技術。謝憶楠認為,無人零售的“無人化”只是一種形式,是給用戶和媒體看的。未來真正零售廠商想用生物識別解決的問題是資料化的問題。

比如,零售店裡進來的每一個人性別、年齡段,在每一個銷售堆頭停留時間是多長時間,每一個人拿起的東西是哪些東西,每一個店面的進店率是什麼情況,每一個樓層的爬樓率是什麼情況,使用者對於每一個商品的訊問,平均訊問時間是什麼樣子的,這些資料才是真正的零售廠商或者新零售廠家想用生物識別或者人工智慧解決的東西,因為他們之前沒有這個東西,他們之前都是用幾十甚至上百塊一份的問卷在解決這個問題。而問卷得來的資料的準確性也難以得知。而當線下的零售店一旦有了這些準確的資料,那麼就有可能做到跟線上的天貓一樣,當一個客戶進來之後都有屬於他的標籤,會根據這些標籤來推薦相關的東西。

另外,目前人臉識別在刑偵領域也已經得到了較多的應用。現在很多公共場所的攝像頭已經接入了公安系統,再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很多在逃人員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被成功抓獲了。比如上圖中的這位在逃犯,已經在逃七年了,在淩晨進入醫院被攝像頭拍到,與在逃犯人資料庫當中其七年前的照片成功匹配,最終被成功抓獲。

謝憶楠表示:“我們用這種方法抓了2000多人,光杭州一個G20城市抓了1000人左右,我其實想奉勸大家,他不會看好人的,當時有一個警官說,他不見得說人臉識別侵犯隱私,去幫他們抓人,他們真正目的是變成一種手段,形成震懾力,讓這些人不敢犯罪。”

四、生物識別與區塊鏈技術的碰撞

近年比特幣漲幅驚人,同時也帶動了眾多投資者對於虛擬貨幣的關注,而虛擬貨幣火爆的背後則是區塊鏈技術的蓬勃發展。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核心的,也是最成熟的應用之一。從現在的金融貨幣來看,其有著如下幾個優勢:不可偽造性,獨立性,不可重複花費,匿名性和傳遞性。區塊鏈承擔了什麼角色?實際上就是用於幾種交易的歷史狀況,我們可以理解為網路的資料庫。而這個網路資料庫只可以添加記錄,不可以篡改記錄,是一個去中心化,分散式的網路系統,同時用於所有的位址都是通過網路形成的,它可以保護使用者的資訊和隱私。那麼生物識別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結合又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費恩格爾CTO姜洪霖

區塊鏈所有的技術主要是加密,解密,去中心化的過程。費恩格爾CTO姜洪霖在會上提出了“區塊鏈2.0技術架構”。即在區塊鏈第一應用層裡面,增加生物認證登錄系統(指紋、虹膜等等生物識別技術都可以),此外在資料層上也會考慮增加生物特徵金鑰,也就是生物特徵加密技術,生物特徵作為使用者ID是一種很常見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高效、安全、便捷。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能夠彌補基於密碼的身份認證缺陷,能夠在網路環境下能夠保證使用者的數位身份和物理身份保持一致,統一。但是由於生物特徵的唯一性和穩定性,生物特徵範本的丟失將是一個永久性的丟失,這樣的話針對生物特徵識別系統的攻擊,將會造成嚴重的使用者隱私洩露,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與密碼學方法的融合,實際上就是所謂的生物特徵加密技術,能夠有效的彌補剛才說的缺陷,構建更安全的身份認證系統。

姜洪霖認為,基於生物特徵認證的區塊鏈,是對現有的行業進行業務上和模式上的創新。比如支付,比如銀行、保險、零售和客戶認證。簡單舉一個例子,比如支付環節,現在的支付都是在銀行的中央系統裡面完成認證每一筆交易。而基於生物認證特徵的區塊鏈,則可以進行分散式的交易認證,甚至更安全、更高效。

五、虹膜識別會成為繼指紋之後智慧手機的標配嗎?

虹膜識別並不是一項新的技術,其很早就已經廣泛應用于金融、醫療、安檢、安防、特種行業考勤及閘禁、工業控制等領域。2015年的時候,富士通首次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于智慧手機當中,不過並未引起多大的市場反響。隨後在2016年三星Note 7開始採用,虹膜識別才被眾多手機廠商所關注。今年三星也繼續將虹膜識別作為其旗艦機S8系列及Note 8的標配,另外傳聞華為Mate 10也將會標配虹膜識別功能。隨著眾多品牌廠商的力推,虹膜識別有望近兩年內有望在高端智慧手機上普及。

而虹膜識別之所以被三星等廠商看重,主要是因為其安全性遠高於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

虹膜識別的五大優勢:

a、唯一性:是指每個虹膜所包含的資訊都不相同,出現形態完全相同的虹膜組織的可能性遠遠低於其他組織。虹膜的纖維組織細節複雜而豐富,並且它的形成與胚胎發生階段該組織局部的物理化學條件有關,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即便使用克隆技術也無法複製某個虹膜。同卵雙胞胎的虹膜紋理資訊不同,同一個人左右眼的虹膜紋理都不會相互認同。

b、穩定性: 虹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極其穩定,出生前(胎兒 7 個月時)已經形成,出生 6—18 個月後定型,此後終身不變。一般性疾病不會對虹膜組織造成損傷,不會因職業等因素造成磨損。

c、防偽性:不可能在對視覺無嚴重影響的情況下用外科手術改變虹膜特徵,更不可能將一個人的虹膜組織特徵改變得與某個特定物件的特徵相同,用照片、錄影、屍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可被檢驗出來。

d、生物活性:虹膜是人眼的可見部分,處在鞏膜的保護下,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例如,瞳孔的大小隨光線強弱變化;視物時有不自覺的調節過程;有每秒可達十餘次的無意識瞳孔縮放;在人體腦死亡、處於深度昏迷狀態或眼球組織脫離人體時,虹膜組織即完全收縮,出現散瞳現象。這些生物活性與人體生命現象同時存在,共生共息,所以想用照片、錄影、屍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是不可能的,從而保證了生理組織的真實性。

e、非接觸性:從一定距離即可獲得虹膜數位圖像,無需使用者接觸設備,對人身沒有侵犯,因而容易被公眾接受。

f、大容量:虹膜有226個生物特徵點,所以容量非常大,容量一大的話,識別速度和時效性都會加強。

所以,相對於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可以構建一個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身份認證體系。

目前,全球有三個國家已經建立了國家級的虹膜庫,分別是墨西哥、印度和印尼。此外,中東的約旦銀行早就使用了虹膜替代銀行卡,免卡免密進行金融服務,包括伊拉克軍事管理,海外有50個重大機場已經用虹膜替代了紙質機票。

其中印度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虹膜庫,從2009年開始,印度啟動了全面採集人民的生物特徵,包括指紋,包括人臉,包括虹膜,建立了虹膜庫,目標是全民採集,目前採集到了11億人的規模。用這個來做人員身份識別。我們在中國大家都用身份證,你驗證你的身份要拿著你的身份證刷,在印度不需要,掃虹膜,每一個人有ID號,類似身份證號,再加上虹膜資訊,掃描之後一起上傳到終端,在終端後臺進行認證,最終給出一個指令,通過之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因為現在所有的虹膜,印度本地的銀行資訊都是捆綁的,認證之後才能夠進行支付,才能夠取款等等。

△中科虹霸移動業務商務總監 陳樺

據中科虹霸移動業務商務總監陳樺介紹,“中科虹霸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兩套方案,通過印度STQC認證的一家公司。進入印度市場,你的設備需要連到他的後臺進行認證,必須對你的方案進行認證,也就是說你用的虹膜設備裡面的部件方案要通過他的STQC認證。針對PC端,AIO、VR眼鏡,我們也推出了一個USB模組化的解決方案,通過USB的形式直接連到主機,就可以快速的體驗到虹膜識別。”

目前印度的智慧手機市場發展非常迅猛,基於印度已經建立的龐大的虹膜庫,相信未來支持虹膜識別的智慧手機在印度將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在國內,中科虹霸也與支付寶、銀聯、微信、民生銀行等眾多金融及互聯網機構都有合作。

那麼,中科虹霸是如何看待虹膜識別在智慧手機市場的發展呢?

“從之前的三星Note7到S8、Note 8,可以看到現在三星已經將虹膜識別作為其 旗艦機標配,因為安全級別已經達到了整個行業中的最高,同時便利性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麻煩,不用一定要嚴格意義上對著它(有一個30多度的視場角),從體驗感來說已經有很大的改善;從成本方面,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蘋果從iPhone 5S開始標配指紋,我記得當時要10多個美金,發展到現在,產業鏈也經過了五六年的發展,降到了2美金甚至1美金以內。而虹膜從2013年開始進入移動行業,其實現在的成本,軟硬體加在一起可以控制在6美金以內,對於一個高端手機來說,6美金在一個bom成本裡面來說,不是很那麼很重要的。”不過陳樺也認為:“對於中低端市場來說,虹膜價格確實高,這個主要成本有虹膜攝像頭、紅外燈,如果有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加入的話,價格下降空間是非常大的。從整個體驗,從成本來說,在手機終端、智慧終端機方面,大家是可以接受的,我認為以後是可以廣泛應用的。”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中科虹霸回應中國關心下一代兒童委員會的倡議,提供核心技術,組建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路平臺建設,目標是通過三年採集中國3億兒童的虹膜資訊,組建兒童的資料庫。“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公安部有發佈過統計,中國每年有將近20萬的兒童丟失,能找回來的不到1%,試想一下我們把3億中國兒童採集到虹膜庫之後,我們在街上發現有流浪兒童,有乞討兒童,我們用專用的虹膜設備,一掃虹膜就馬上知道孩子監護人的資訊,及時把小孩送到父母身邊去。這個事情做的非常有意義。” 陳樺略帶激動的說到。

六、聲紋識別技術進入智慧家居領域

今年國內市場集成AI人工智慧語音助手的智慧音箱非常的火爆,與此同時聲紋識別技術也開始加入,比如年初推出的京東叮咚智慧音箱,天貓精靈X1都加入了聲紋識別,此外,蘋果iPhone 7之後的語音助手Siri也加入了聲紋識別功能。而作為國內語音辨識領域的領軍企業,科大訊飛自然也非常的具有話語權。目前科大訊飛的語音辨識技術已經獲得了眾多廠商的廣泛採用,與此同時,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也已成熟。在本次“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論壇”上,科大訊飛 消費者BG 智慧硬體業務部產品總監張良春詳細介紹了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

聲紋識別是一項根據語意波形中反應說話人聲理和行為特徵的語音參數,自動識別說話人的一種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具有唯一確認性,雖然每一個人從小到大,長大過程中聲音是不斷變化的,但一旦成人之後聲紋特徵是極其穩定的,也是唯一的,無論別人怎麼模仿相似都是有細微差距;第二,非接觸式的生物識別,可以通過語音傳遞進行聲紋資訊,從而不用接觸到機器本身,就可以進行聲音識別。這兩個特點有使得聲紋識別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比如可以進行遠端認證。

不過,聲音跟虹膜、人臉都存在同樣的受環境干擾的問題,比如人臉、虹膜會受到光學環境的干擾,而聲紋則會受到環境雜訊的干擾。當然在沒有光的情況下是可以用聲紋識別的,如果是不能開口的情況下,則只能用其他的識別技術。

聲紋對比之後得到了兩個結果,通過或者不通過,對比樣本是非常固定的,精度比較高,計算量比較小,速度比較快。

△科大訊飛消費者BG智慧硬體業務部張良春

據張良春介紹,科大訊飛的聲紋技術目前在公共安全、車載、電子商務、電信、司法領域、金融等領域得到了應用。 在今年的CES2017展會上發佈新的叮咚音箱就集成了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

△科大訊飛遠場聲紋識別方案

此外,科大訊飛還針對家庭推出了遠場聲紋喚醒聲紋方案,這裡面用了麥克風陣列、語音喚醒、聲紋識別,主要是為智慧家電提供先進的聲紋鑒別方案。其具有以下幾個特性:第一,可以實現遠距離識別,可以在非接觸式的情況下,距離足夠遠;第二,可定制化,可持續化;第三,聲紋鑒別技術;第四比較容易集成。

據張良春介紹:“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可以在未聲紋註冊情況下,可識別性別和年齡段;合音效果是非常出色,EER小於2%;鑒別範圍比較廣,可以達到10個人複雜場景下依然可以有效識別;分散式聲紋庫,離線情況下也可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將喚醒和聲紋放在了一起。對此,張良春表示:“ 我們認為現在的聲紋技術是沒有做到99.99%精度這麼高,但是在家庭環境下,一些非金融的場景,或者說即使錯了,大家也可以接受的場景裡面,讓聲紋技術先進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用喚醒+聲紋+遠場,這主要想放在音箱或者機器人裡面,現在的音箱都是遠場交互,你把它喚醒的時候,它在這個時刻知道你是誰。後面根據你這個人做業務上的個性化,人工智慧會使產品顯得有趣,好玩,我們的目標主要是這個。 ”

七、靜脈識別也將進入智慧手機市場?

相對於我們熟知的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來說,靜脈識別大家相對陌生一些,不過現在靜脈識別已經在很多行業市場開始應用。

手掌靜脈識別技術主要利用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吸收近紅外光的特性,獲取手掌靜脈圖像。其具有以下六大特性:

1、誤識率低於千萬分之八,是指紋的10倍,人臉的100倍,業界精度最高;2、活體識別:失去活體特徵 資料不能讀取(從醫學方面看,手掌一旦離開了人體,整個生命活性不超過3分鐘就失效,血液中血紅蛋白也會破壞);3、快速易用;可以1秒識別,即使表皮破損、有污垢也不受影響;4、特徵穩定:手掌靜脈特徵每個人不同, 左右手不同,且終生不變;5、安全防盜:身體內部特徵 資訊無法盜取,保護個人隱私;6、非接觸式:不留痕跡。

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生物識別市場規模達到250億美元。2015年靜脈占比僅2%,不過到2020年將會擁有4倍的增長,拿到8%的市場份額。

智冠股份總裁於巧紅也在會上透露了其後續進軍移動市場的規劃。“做任何一種生物識別,如果模組沒有做到小型化、便攜以及低功耗,是很難進入消費類市場和移動市場的。目前我們的同行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我們還要追趕這個市場。晶片市場很大,目前我們還沒這個實力做這個事情。不過移動終端,我們已經開始做了。目前我們跟合作夥伴做研發了,後期會推出。

△智冠股份總裁於巧紅

那麼靜脈識別進入手機市場會有哪些障礙呢?

於巧紅表示:“首先,靜脈識別跟虹膜識別從硬體方面差別不大,靜脈識別用的是近紅外攝像頭。從成本上來講,虹膜能做到的,靜脈也能做到。其次,移動端的應用,最大的障礙不是來自於技術,而是在於產業鏈和市場。只要市場有需求,問題都能解決。真正來講是用戶使用端的應用習慣問題,從原來的大家刷手指到後面刷臉,到後面馬上開始刷虹膜了,什麼時候能夠刷靜脈?這個還需要靠市場推動,市場能真正推動一個產業的發展。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爆發,這個產業就起來了。目前在我們的業務領域裡面,並沒有把移動端作為重要的業務來源。我認為還沒到這一步,不過作為一個技術廠商肯定要做儲備,市場什麼時候推動,市場什麼時候爆發,我們作為一家企業是無法把控的,但我們肯定會在市場上推動這個事情發展,讓這個時間節點提前。”

小結:

前面介紹了這麼多,回到我們本次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的主題——“新交互·新風口”,可以說,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人機交互的方式,同時也在改變大家未來的生活方式,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將會有很多新的“風口”形成。螞蟻金服CTO程立在今年5月的演講當中也指出:生物識別、物聯網、人工智慧將為未來的三大風口。而物聯網、人工智慧要想與人進行安全無縫的連接和交互,同樣也離不開生物識別技術。顯然,生物識別技術已經成為了推動眾多行業創新與變革,助推企業成功抓住市場“風口”的一大關鍵助力。

智玩派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抽絲剝繭,智玩派努力為您提供所認同的觀點以及缺乏的資源。

智玩派公眾號內容同步推送今日頭條 搜狐 騰訊快報 網易 鳳凰等新聞用戶端

網站:www.zhiwp.com

商務合作微信:dc_289466629

△高通(中國)資深高級市場經理劉學徽先生

在本次“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高通中國資深高級市場經理 劉學徽也為我們介紹高通新一代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具體到高通的新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參數方面,除了繼承超聲波指紋識別防水、放油、活體檢測等特點指紋,在穿透性方面,目前高通的新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可以穿透800μm的玻璃和525μm的金屬,也可以穿透1300μm的OLED屏(比此前MWC上海展上公佈的數字1200μm更高了一些)。而目前柔性AMOLED屏的厚度最薄可以縮減到100-200μm,玻璃蓋板可以做到500μm左右,這也意味著其可以實現螢幕內指紋識別。

高通新一代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雖然優勢很多,也很強大,但是目前還沒有量產。據預計基於這項技術的螢幕內指紋識別的手機產品(此前據稱是會給vivo首發)將會在明年上半年推出。不過近期vivo似乎會推出一款全面屏新機,但是可能採用的是背面的金屬外殼下的超聲波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在當天的會議現場,對於高通的屏內指紋識別方案何時量產的問題,高通中國資深高級市場經理 劉學徽先生表示:“目前處於保密階段,沒有正式對外公佈,但是也不會太久。”

2、光學指紋識別

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很早就有用於考勤機、門禁等領域。不過,傳統的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有很多的缺點,比如受手指表面是否乾淨影響較大,而且對於幹手指識別率低,當然更為關鍵的是該類型指紋模組較大(因為需要有獨立的光學系統),所以之前一直沒有被用在移動設備上。

而現在新的光學指紋識別技術都主要是針對智慧手機來做的,其拋棄了傳統的光學指紋的光學系統,轉而借用可以自發光的手機OLED螢幕的光線來作為光源,照射指紋後返回的光線通過感測器進行處理後得到指紋圖像。

其優勢在於可以實現屏內指紋,提升體驗,整體的成本和功耗可能會較超聲波低一些,但是其存在著幹手指解鎖問題和外界強光干擾問題。

具體的相關技術原理可以參看芯智訊此前的文章《屏內指紋大比拼!光學or超聲波,誰能搭上全面屏的東風?》

目前有在做基於光學式的可實現螢幕內指紋識別的廠商主要有蘋果、匯頂、新思、費恩格爾、邁瑞微、神盾、ISORG等。

雖然,在今年年初的MWC展上,匯頂就有展示基於光學式的可實現螢幕內指紋識別的樣機,但是直到現在似乎也沒有投入量產,據說目前已經在做第二代。蘋果從目前的資訊來看,其iPhone 8採用屏下指紋的可能並不太大。新思此前在接受芯智訊採訪時表示,其光學指紋產品會在明年推出。

3、超聲波與光學式指紋識別誰更有優勢?

從上面的介紹來看,超聲波與光學各具優勢。不過歐菲光指紋識別研發總監駱劍鋒在接受芯智訊採訪時表示,從技術進度方面來看,目前似乎光學式的進展更快。從成本來看,光學式如果要做大尺寸的話成本會更高(芯智訊注:雖然光學初期的成本可能要比超聲波高,但是從事光學指紋的廠商也更多,多家量產之後,成本可能可能會下來);在適用範圍方面,超聲波目前要實現屏下指紋,只能用於OLED柔性屏,OLED硬屏厚度更厚用不了,光學指紋則沒有這個問題。不過,柔性OLED是大勢所趨,以後這應該不是問題。

△歐菲光指紋識別研發總監駱劍鋒

最後,從工藝方面來看,之前某位指紋廠商負責人告訴芯智訊:“超聲波要實現屏下指紋識別,就必須貼到OLED屏下,一個不良,就等於是廢了一個OLED屏。雖然光學的感測器也需要貼到OLED屏下,但是光學膠更容易貼,因為膠密度有差別不會導致光學效應變化,但是對於聲學效應影響就很大。一個沒貼好,就需要拆下來重新貼,而這就會很容易損壞OLED。”不過,駱劍鋒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為:“光學貼合需要管控sensor到屏之前的距離,既“焦距”;光學方案貼合需要在屏背面挖出一個透光區域,對顯示效果會有影響;超聲波貼合不需要改變屏的背面結構,沒有外觀問題,貼合所用材料也並非透明膠,是一些聲學特性比較好的膠材料,貼壞了可以重新再貼。”

二、指紋演算法:圖像與特徵點之爭!

談到指紋識別技術,不能不提指紋識別演算法。目前指紋識別演算法有兩大流派:一類是圖像演算法;一類是特徵點演算法。指紋識別演算法是將指紋感測器獲取到的圖像或者提取出一定數量的特徵點(這些點位元就是指紋的交叉、終點和端點等等其他的點位),然後與指紋庫中的圖像或者特徵點進行比對。

目前手機上採用的指紋識別演算法大多採用的是瑞典指紋識別演算法廠商Precise Biometrics(簡稱PB)的演算法,這是基於圖像的演算法。而較早指紋考勤機、門禁安防產品等行業應用市場,用的大都是特徵點演算法,這款廠商很多,很多也有自己的演算法。那麼為何手機上幾乎沒有採用特徵點演算法的呢?

△指芯科技副總經理兼CTO余俊先

指芯科技副總經理兼CTO余俊先生表示:“PB演算法是需要一個系統平臺,比如安卓、window系統平臺進行支援,因為運算量比較大,但有一個好處就是感測器可以做的很小,甚至可以做到88×88,現在做的更新一版80×80也能做識別。但是對於特徵點來說,實際上是取得圖像上的不同點,只有越大的面積,才能得到更多的不同點。所以說在這個層面上講,特徵點演算法需要更大面積的感測器。而對於智慧手機來說,元器件是越來越趨向於小型化。所以目前手機指紋晶片上大都採用的是PB演算法。”

不過,特徵點演算法也有很多的好處。比如,不需要高端的平臺支援,只需要一個單片機就能跑,這個單片機可能只要幾百KB的記憶體和Flash,速度大概在80MHz到90MHz就夠了,這個識別速度可以跑到0.5秒以內,如果是跑在性能更好的MCU上,識別速度就會更快。也就是說特徵點演算法對於硬體的要求很低。“指芯的演算法非常靈活,感測器不限制,MCU不限制,也就是說平臺、傳輸、獲取圖像的介質沒有任何限制,包括了光學,包括了超聲波,你只要給我圖像就能做到。”余俊非常自信的說到。

據介紹,現在指芯科技的演算法已經優化到了64KB,即只需要64KB的運行記憶體即可,也就是說對於這一套演算法,對於普通的MCU的覆蓋面更廣。另外,指芯科技目前在160×160圖元上面,採集到的特徵點可以達到30個,如果換到192×156圖元,現在能達到60到70個特徵點,而且計算所耗的時間大概在0.5秒以內可以完成。

正式基於特徵點演算法的諸多優勢,指芯科技也希望進入到智慧手機市場分一杯羹。餘俊表示:“PB演算法是純軟體的方式。因為特徵點的演算法在國內的發展比較久,各自有各自的特點,這時候自我保護會有一些要求,所以演算法本身並不像PB那樣以一個純軟體的方式做。而我們指芯公司正在做這個工作,就是在保護自己利益的同時,能夠在這個層面做更大的讓步,或者說能夠在成本上面,能夠努力向手機行業靠攏。”

那麼,面對已經被PB可能佔領的手機指紋識別市場,指芯再進入又有何優勢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特徵點演算法的一些技術優勢之外,餘俊認為,安全性正是特徵點演算法的一大關鍵。“每一個人只有10個手指,10個手指的圖像資訊一旦被洩露,你這輩子就沒有其他手指可以用了,不可能說換腳趾。對於它的保護,我們需要從演算法本身做很多的工作,比如特徵點演算法是沒有圖像的,不存儲圖像,就算你想讓它還原,也沒有還原的機會;第二,它得到的特徵點可以得到一個字串,而字串本身是可以加密的,這時候我們再作為駭客獲取到指紋,幾乎是不可能的。”

據瞭解,目前指芯正在與國內的一些公司在合作,希望在明年的時候,能夠給出一個新的方案,能夠迎合所有行業不同客戶的需求。

三、人臉識別的跑分套路與真實應用場景

談到人臉識別技術,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廠商宣稱自己的識別率已經達到了9x.xx%。那麼這個分數到底怎麼來的呢?

在人臉識別上現在有一個公開的資料測試LSW,就是給你一堆人臉,看是不是同一個人。所以很多的人臉識別廠商都喜歡用這個跑分成績來展示自己的實力。但是這個分數真的就代表實際能力嗎?

△微軟中國資深前沿技術專家管震

在微軟中國資深前沿技術專家管震看來,很多號稱99.x%的人臉識別率,到了真實環境中可能都不到80%。因為在實際環境下,人臉有可能是背著光,也有可能是低著頭,或者戴著帽子、眼鏡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臉識別難度大大提升。管震表示:“在人臉識別上面沒有一個標準,不要迷信標準,不要迷信權威,只有在你的應用領域裡面,真實存在的那件事情才是最關鍵的。”

“目前很多人做人臉識別相關的排名或者什麼其他的排名,是因為有一個套路,也就是說人臉識別公司或者工智慧公司如果想做生物識別的話,先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先在LSW上刷一個挺高的分數,如果你刷到一個很好的分數,你就能達到A輪融資或者天使融資。這個時候你再找誰排名比較高,你再對著他訓練,做演算法的都知道有過度擬合,LSW是6000多對的已知答案的題庫,你想做好並不難,你只要有錢、有人就能幹。比如穀歌排名第一,那就把穀歌幹掉,你變成世界第一,這個時候你就有A輪了,錢在手裡了,後面就可以幹點實際的事情了。所以這有點本末倒置,解決的問題不是到底看什麼,而是說先把套路做完。”曠視科技商業市場總經理謝憶楠在會上爆料道。

△曠視科技商業市場總經理謝憶楠

而在今年的3·15晚會上,央視也曝光了人臉識別可以輕易被二維照片或者三維面具所破解,這也讓外界懷疑人臉識別的安全性。管震表示:“現實太骨感了,人臉識別現在離支付還好遠!”

不過,謝憶楠則表示,“3·15之後確實有不少人臉識別廠商直接關了伺服器,但是我們和阿裡的並沒有關,因為我們的可以識別出來。另外,從誤識率方面來看,指紋是在萬億到十萬億之間,虹膜可以到百萬億。目前人臉識別到了什麼程度?人臉識別目前的級別,我們可以控制在從十萬億到百萬億。這也代表著它的安全性其實已經並不低了。”

目前曠視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支付寶、今日頭條、滴滴所採用。三個場景不一樣,今日頭條比較簡單,用的就是後臺認證,支付寶不用講了,未來所有的申請跟你的身份都相關,滴滴的話,最早是優步用的,優步想解決的問題是,他想解決開車的人和註冊的人是不是一個人,如果一旦不是一個人的話,在法律方面承擔風險的話,優步是要擔責的,因為其作為平臺方沒有控制好這件事。

據謝憶楠透露,北京通州的環球影城,包括中關村地段的建成之後,將全部帶人臉識別,用戶進去不用看票,刷臉就可以進去了。另外,交通部現在下發了一個通知,人、證、票合一的檔,未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到,確實出行的時候不需要票,不需要證,只需要人就行了,因為人才是服務的核心。

此外,對於現在非常火爆的無人零售,其中很多採用了生物識別技術。謝憶楠認為,無人零售的“無人化”只是一種形式,是給用戶和媒體看的。未來真正零售廠商想用生物識別解決的問題是資料化的問題。

比如,零售店裡進來的每一個人性別、年齡段,在每一個銷售堆頭停留時間是多長時間,每一個人拿起的東西是哪些東西,每一個店面的進店率是什麼情況,每一個樓層的爬樓率是什麼情況,使用者對於每一個商品的訊問,平均訊問時間是什麼樣子的,這些資料才是真正的零售廠商或者新零售廠家想用生物識別或者人工智慧解決的東西,因為他們之前沒有這個東西,他們之前都是用幾十甚至上百塊一份的問卷在解決這個問題。而問卷得來的資料的準確性也難以得知。而當線下的零售店一旦有了這些準確的資料,那麼就有可能做到跟線上的天貓一樣,當一個客戶進來之後都有屬於他的標籤,會根據這些標籤來推薦相關的東西。

另外,目前人臉識別在刑偵領域也已經得到了較多的應用。現在很多公共場所的攝像頭已經接入了公安系統,再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很多在逃人員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被成功抓獲了。比如上圖中的這位在逃犯,已經在逃七年了,在淩晨進入醫院被攝像頭拍到,與在逃犯人資料庫當中其七年前的照片成功匹配,最終被成功抓獲。

謝憶楠表示:“我們用這種方法抓了2000多人,光杭州一個G20城市抓了1000人左右,我其實想奉勸大家,他不會看好人的,當時有一個警官說,他不見得說人臉識別侵犯隱私,去幫他們抓人,他們真正目的是變成一種手段,形成震懾力,讓這些人不敢犯罪。”

四、生物識別與區塊鏈技術的碰撞

近年比特幣漲幅驚人,同時也帶動了眾多投資者對於虛擬貨幣的關注,而虛擬貨幣火爆的背後則是區塊鏈技術的蓬勃發展。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核心的,也是最成熟的應用之一。從現在的金融貨幣來看,其有著如下幾個優勢:不可偽造性,獨立性,不可重複花費,匿名性和傳遞性。區塊鏈承擔了什麼角色?實際上就是用於幾種交易的歷史狀況,我們可以理解為網路的資料庫。而這個網路資料庫只可以添加記錄,不可以篡改記錄,是一個去中心化,分散式的網路系統,同時用於所有的位址都是通過網路形成的,它可以保護使用者的資訊和隱私。那麼生物識別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結合又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費恩格爾CTO姜洪霖

區塊鏈所有的技術主要是加密,解密,去中心化的過程。費恩格爾CTO姜洪霖在會上提出了“區塊鏈2.0技術架構”。即在區塊鏈第一應用層裡面,增加生物認證登錄系統(指紋、虹膜等等生物識別技術都可以),此外在資料層上也會考慮增加生物特徵金鑰,也就是生物特徵加密技術,生物特徵作為使用者ID是一種很常見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高效、安全、便捷。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能夠彌補基於密碼的身份認證缺陷,能夠在網路環境下能夠保證使用者的數位身份和物理身份保持一致,統一。但是由於生物特徵的唯一性和穩定性,生物特徵範本的丟失將是一個永久性的丟失,這樣的話針對生物特徵識別系統的攻擊,將會造成嚴重的使用者隱私洩露,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與密碼學方法的融合,實際上就是所謂的生物特徵加密技術,能夠有效的彌補剛才說的缺陷,構建更安全的身份認證系統。

姜洪霖認為,基於生物特徵認證的區塊鏈,是對現有的行業進行業務上和模式上的創新。比如支付,比如銀行、保險、零售和客戶認證。簡單舉一個例子,比如支付環節,現在的支付都是在銀行的中央系統裡面完成認證每一筆交易。而基於生物認證特徵的區塊鏈,則可以進行分散式的交易認證,甚至更安全、更高效。

五、虹膜識別會成為繼指紋之後智慧手機的標配嗎?

虹膜識別並不是一項新的技術,其很早就已經廣泛應用于金融、醫療、安檢、安防、特種行業考勤及閘禁、工業控制等領域。2015年的時候,富士通首次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于智慧手機當中,不過並未引起多大的市場反響。隨後在2016年三星Note 7開始採用,虹膜識別才被眾多手機廠商所關注。今年三星也繼續將虹膜識別作為其旗艦機S8系列及Note 8的標配,另外傳聞華為Mate 10也將會標配虹膜識別功能。隨著眾多品牌廠商的力推,虹膜識別有望近兩年內有望在高端智慧手機上普及。

而虹膜識別之所以被三星等廠商看重,主要是因為其安全性遠高於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

虹膜識別的五大優勢:

a、唯一性:是指每個虹膜所包含的資訊都不相同,出現形態完全相同的虹膜組織的可能性遠遠低於其他組織。虹膜的纖維組織細節複雜而豐富,並且它的形成與胚胎發生階段該組織局部的物理化學條件有關,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即便使用克隆技術也無法複製某個虹膜。同卵雙胞胎的虹膜紋理資訊不同,同一個人左右眼的虹膜紋理都不會相互認同。

b、穩定性: 虹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極其穩定,出生前(胎兒 7 個月時)已經形成,出生 6—18 個月後定型,此後終身不變。一般性疾病不會對虹膜組織造成損傷,不會因職業等因素造成磨損。

c、防偽性:不可能在對視覺無嚴重影響的情況下用外科手術改變虹膜特徵,更不可能將一個人的虹膜組織特徵改變得與某個特定物件的特徵相同,用照片、錄影、屍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可被檢驗出來。

d、生物活性:虹膜是人眼的可見部分,處在鞏膜的保護下,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例如,瞳孔的大小隨光線強弱變化;視物時有不自覺的調節過程;有每秒可達十餘次的無意識瞳孔縮放;在人體腦死亡、處於深度昏迷狀態或眼球組織脫離人體時,虹膜組織即完全收縮,出現散瞳現象。這些生物活性與人體生命現象同時存在,共生共息,所以想用照片、錄影、屍體的虹膜代替活體的虹膜圖像都是不可能的,從而保證了生理組織的真實性。

e、非接觸性:從一定距離即可獲得虹膜數位圖像,無需使用者接觸設備,對人身沒有侵犯,因而容易被公眾接受。

f、大容量:虹膜有226個生物特徵點,所以容量非常大,容量一大的話,識別速度和時效性都會加強。

所以,相對於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可以構建一個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身份認證體系。

目前,全球有三個國家已經建立了國家級的虹膜庫,分別是墨西哥、印度和印尼。此外,中東的約旦銀行早就使用了虹膜替代銀行卡,免卡免密進行金融服務,包括伊拉克軍事管理,海外有50個重大機場已經用虹膜替代了紙質機票。

其中印度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虹膜庫,從2009年開始,印度啟動了全面採集人民的生物特徵,包括指紋,包括人臉,包括虹膜,建立了虹膜庫,目標是全民採集,目前採集到了11億人的規模。用這個來做人員身份識別。我們在中國大家都用身份證,你驗證你的身份要拿著你的身份證刷,在印度不需要,掃虹膜,每一個人有ID號,類似身份證號,再加上虹膜資訊,掃描之後一起上傳到終端,在終端後臺進行認證,最終給出一個指令,通過之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因為現在所有的虹膜,印度本地的銀行資訊都是捆綁的,認證之後才能夠進行支付,才能夠取款等等。

△中科虹霸移動業務商務總監 陳樺

據中科虹霸移動業務商務總監陳樺介紹,“中科虹霸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兩套方案,通過印度STQC認證的一家公司。進入印度市場,你的設備需要連到他的後臺進行認證,必須對你的方案進行認證,也就是說你用的虹膜設備裡面的部件方案要通過他的STQC認證。針對PC端,AIO、VR眼鏡,我們也推出了一個USB模組化的解決方案,通過USB的形式直接連到主機,就可以快速的體驗到虹膜識別。”

目前印度的智慧手機市場發展非常迅猛,基於印度已經建立的龐大的虹膜庫,相信未來支持虹膜識別的智慧手機在印度將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在國內,中科虹霸也與支付寶、銀聯、微信、民生銀行等眾多金融及互聯網機構都有合作。

那麼,中科虹霸是如何看待虹膜識別在智慧手機市場的發展呢?

“從之前的三星Note7到S8、Note 8,可以看到現在三星已經將虹膜識別作為其 旗艦機標配,因為安全級別已經達到了整個行業中的最高,同時便利性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麻煩,不用一定要嚴格意義上對著它(有一個30多度的視場角),從體驗感來說已經有很大的改善;從成本方面,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蘋果從iPhone 5S開始標配指紋,我記得當時要10多個美金,發展到現在,產業鏈也經過了五六年的發展,降到了2美金甚至1美金以內。而虹膜從2013年開始進入移動行業,其實現在的成本,軟硬體加在一起可以控制在6美金以內,對於一個高端手機來說,6美金在一個bom成本裡面來說,不是很那麼很重要的。”不過陳樺也認為:“對於中低端市場來說,虹膜價格確實高,這個主要成本有虹膜攝像頭、紅外燈,如果有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加入的話,價格下降空間是非常大的。從整個體驗,從成本來說,在手機終端、智慧終端機方面,大家是可以接受的,我認為以後是可以廣泛應用的。”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中科虹霸回應中國關心下一代兒童委員會的倡議,提供核心技術,組建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路平臺建設,目標是通過三年採集中國3億兒童的虹膜資訊,組建兒童的資料庫。“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公安部有發佈過統計,中國每年有將近20萬的兒童丟失,能找回來的不到1%,試想一下我們把3億中國兒童採集到虹膜庫之後,我們在街上發現有流浪兒童,有乞討兒童,我們用專用的虹膜設備,一掃虹膜就馬上知道孩子監護人的資訊,及時把小孩送到父母身邊去。這個事情做的非常有意義。” 陳樺略帶激動的說到。

六、聲紋識別技術進入智慧家居領域

今年國內市場集成AI人工智慧語音助手的智慧音箱非常的火爆,與此同時聲紋識別技術也開始加入,比如年初推出的京東叮咚智慧音箱,天貓精靈X1都加入了聲紋識別,此外,蘋果iPhone 7之後的語音助手Siri也加入了聲紋識別功能。而作為國內語音辨識領域的領軍企業,科大訊飛自然也非常的具有話語權。目前科大訊飛的語音辨識技術已經獲得了眾多廠商的廣泛採用,與此同時,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也已成熟。在本次“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論壇”上,科大訊飛 消費者BG 智慧硬體業務部產品總監張良春詳細介紹了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

聲紋識別是一項根據語意波形中反應說話人聲理和行為特徵的語音參數,自動識別說話人的一種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具有唯一確認性,雖然每一個人從小到大,長大過程中聲音是不斷變化的,但一旦成人之後聲紋特徵是極其穩定的,也是唯一的,無論別人怎麼模仿相似都是有細微差距;第二,非接觸式的生物識別,可以通過語音傳遞進行聲紋資訊,從而不用接觸到機器本身,就可以進行聲音識別。這兩個特點有使得聲紋識別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比如可以進行遠端認證。

不過,聲音跟虹膜、人臉都存在同樣的受環境干擾的問題,比如人臉、虹膜會受到光學環境的干擾,而聲紋則會受到環境雜訊的干擾。當然在沒有光的情況下是可以用聲紋識別的,如果是不能開口的情況下,則只能用其他的識別技術。

聲紋對比之後得到了兩個結果,通過或者不通過,對比樣本是非常固定的,精度比較高,計算量比較小,速度比較快。

△科大訊飛消費者BG智慧硬體業務部張良春

據張良春介紹,科大訊飛的聲紋技術目前在公共安全、車載、電子商務、電信、司法領域、金融等領域得到了應用。 在今年的CES2017展會上發佈新的叮咚音箱就集成了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

△科大訊飛遠場聲紋識別方案

此外,科大訊飛還針對家庭推出了遠場聲紋喚醒聲紋方案,這裡面用了麥克風陣列、語音喚醒、聲紋識別,主要是為智慧家電提供先進的聲紋鑒別方案。其具有以下幾個特性:第一,可以實現遠距離識別,可以在非接觸式的情況下,距離足夠遠;第二,可定制化,可持續化;第三,聲紋鑒別技術;第四比較容易集成。

據張良春介紹:“科大訊飛的聲紋識別技術,可以在未聲紋註冊情況下,可識別性別和年齡段;合音效果是非常出色,EER小於2%;鑒別範圍比較廣,可以達到10個人複雜場景下依然可以有效識別;分散式聲紋庫,離線情況下也可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將喚醒和聲紋放在了一起。對此,張良春表示:“ 我們認為現在的聲紋技術是沒有做到99.99%精度這麼高,但是在家庭環境下,一些非金融的場景,或者說即使錯了,大家也可以接受的場景裡面,讓聲紋技術先進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用喚醒+聲紋+遠場,這主要想放在音箱或者機器人裡面,現在的音箱都是遠場交互,你把它喚醒的時候,它在這個時刻知道你是誰。後面根據你這個人做業務上的個性化,人工智慧會使產品顯得有趣,好玩,我們的目標主要是這個。 ”

七、靜脈識別也將進入智慧手機市場?

相對於我們熟知的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來說,靜脈識別大家相對陌生一些,不過現在靜脈識別已經在很多行業市場開始應用。

手掌靜脈識別技術主要利用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吸收近紅外光的特性,獲取手掌靜脈圖像。其具有以下六大特性:

1、誤識率低於千萬分之八,是指紋的10倍,人臉的100倍,業界精度最高;2、活體識別:失去活體特徵 資料不能讀取(從醫學方面看,手掌一旦離開了人體,整個生命活性不超過3分鐘就失效,血液中血紅蛋白也會破壞);3、快速易用;可以1秒識別,即使表皮破損、有污垢也不受影響;4、特徵穩定:手掌靜脈特徵每個人不同, 左右手不同,且終生不變;5、安全防盜:身體內部特徵 資訊無法盜取,保護個人隱私;6、非接觸式:不留痕跡。

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生物識別市場規模達到250億美元。2015年靜脈占比僅2%,不過到2020年將會擁有4倍的增長,拿到8%的市場份額。

智冠股份總裁於巧紅也在會上透露了其後續進軍移動市場的規劃。“做任何一種生物識別,如果模組沒有做到小型化、便攜以及低功耗,是很難進入消費類市場和移動市場的。目前我們的同行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我們還要追趕這個市場。晶片市場很大,目前我們還沒這個實力做這個事情。不過移動終端,我們已經開始做了。目前我們跟合作夥伴做研發了,後期會推出。

△智冠股份總裁於巧紅

那麼靜脈識別進入手機市場會有哪些障礙呢?

於巧紅表示:“首先,靜脈識別跟虹膜識別從硬體方面差別不大,靜脈識別用的是近紅外攝像頭。從成本上來講,虹膜能做到的,靜脈也能做到。其次,移動端的應用,最大的障礙不是來自於技術,而是在於產業鏈和市場。只要市場有需求,問題都能解決。真正來講是用戶使用端的應用習慣問題,從原來的大家刷手指到後面刷臉,到後面馬上開始刷虹膜了,什麼時候能夠刷靜脈?這個還需要靠市場推動,市場能真正推動一個產業的發展。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爆發,這個產業就起來了。目前在我們的業務領域裡面,並沒有把移動端作為重要的業務來源。我認為還沒到這一步,不過作為一個技術廠商肯定要做儲備,市場什麼時候推動,市場什麼時候爆發,我們作為一家企業是無法把控的,但我們肯定會在市場上推動這個事情發展,讓這個時間節點提前。”

小結:

前面介紹了這麼多,回到我們本次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的主題——“新交互·新風口”,可以說,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人機交互的方式,同時也在改變大家未來的生活方式,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將會有很多新的“風口”形成。螞蟻金服CTO程立在今年5月的演講當中也指出:生物識別、物聯網、人工智慧將為未來的三大風口。而物聯網、人工智慧要想與人進行安全無縫的連接和交互,同樣也離不開生物識別技術。顯然,生物識別技術已經成為了推動眾多行業創新與變革,助推企業成功抓住市場“風口”的一大關鍵助力。

智玩派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抽絲剝繭,智玩派努力為您提供所認同的觀點以及缺乏的資源。

智玩派公眾號內容同步推送今日頭條 搜狐 騰訊快報 網易 鳳凰等新聞用戶端

網站:www.zhiwp.com

商務合作微信:dc_28946662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