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艾灸治好了我的胃病

艾友回饋:

我體質比較差, 從小到大腸胃不好, 自結婚生小孩以後, 身體各種疾病, 不停跑醫院。 後來瞭解到艾灸, 就開始艾灸。 艾灸以後, 身體明顯好了, 重了有十斤。 經痛也消失了, 慢性胃炎也消失了, 以前我臉色都比較黃(讀書時曾經被一個女同學說是黃臉婆), 現在面色都比較紅潤。

我女兒兩歲了, 腸胃一直也很差, 大便一天三四次, 都不成形的(天生體質比較差, 再加上她奶奶不科學的餵養)。 以前老跑醫院, 後來我也幫她艾灸, 艾灸後, 變化非常明顯, 她現在大便都是一條條的, 胃口非常好, 整個人都明顯胖了。

希望能有更加多的人瞭解艾灸, 大家身體都好起來。

感謝艾灸, 感謝中醫, 治好了我的胃病。

以上是一個艾友的情況反映。

現在患胃病的孩子們多了起來, 一是生活不規律、二是緊張的工作狀態、三是沒完沒了的應酬, 酒桌上胡吃海喝, 大酒大肉,

都把脾胃造壞了。

我們的先人曾經說過, 脾胃是後天之本:中醫講究整體觀念, 講脾不離胃, 講胃不離脾, 常脾胃並稱。 中醫的脾胃不是現代醫學解剖學上的脾與胃, 就生理和病理而言, 中醫所講的脾胃包括了整個消化系統, 遠遠超出解剖學意義上的脾和胃的範疇。

胃主受納, 脾主運化。 食物進入胃以後, 由胃進行磨化腐熟, 初步消化食物, 將其變成食糜, 然後由脾進行消化、吸收, 化生為精微營養物質。 而要完成上述功能, 脾與胃的正常生理功能應相互協調, 才能正常發揮。

臨床上很多人用艾灸也治癒了脾胃不和的疾病。 脾與胃位於中焦, 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如果脾胃功能失和, 就會引發多種疾病或身體的營養不良。

現代人的脾胃不和,

多與肥甘厚膩, 和寒涼飲料, 以及作息時間的不規律, 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中醫判斷一個病人身體什麼時候好起來的一個標準, 就是吃不吃得下飯。 如果無力進食, 就無法創造新鮮的氣血, 就無法延續生命, 身體恢復就慢。 “有胃氣則生, 無胃氣則死”, “胃氣”, 就是胃口。

臨床我用艾灸治癒很多脾胃不和的病人,

一般我們取穴、中脘、神闕、關元、肝膽脾胃俞穴, 足三裡。 每天您在艾灸的時候, 腹部由上而下艾灸一片, 背部, 肝膽脾胃俞穴, 可以在這裡扣一個大的艾灸盒, 艾灸的時間, 請您根據自己身體的適應狀態, 慢慢適應, 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

選取工具, 一般夏季可以暴露艾灸, 我還是建議使用大的艾灸盒, 一灸一片,

省時省力。 大的艾灸盒可以艾灸背部、腹部, 足三裡等單獨穴位您可以買艾灸罐艾灸。

如果沒有時間專門艾灸, 最省時省力的當屬艾灸罐, 可以任何場合, 地點艾灸。 艾灸罐還可以睡覺艾灸和比較適合寒涼季節的艾灸。

艾灸很簡單, 如果你的脾胃不好, 你也可以艾灸, 一定會體會到很好的療效。 但是艾灸需要堅持, 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就可以治癒疾病的。

我們在艾灸的同時, 我希望你們保持樂觀的心態, 結合運動, 這樣的治療效果才會更好。

脾胃居中土, 與其他臟腑關係

密切, 脾胃有病很容易影響其他臟腑, 肝、心、脾、肺、腎對應木、火、土、金、水, 五臟對五行, 很容易出現相生相剋的疾病傳變現象。 所以《慎齋遺書》有言:“脾胃一傷,

四髒皆無生氣。 ”

選擇艾灸可以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和疏通經絡, 提升元氣, 促使脾胃運化。 如果你有脾胃不和, 建議你試試艾灸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