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發生了什麼?剛剛,蘋果竟向微信“低頭”了……

這個世界變化實在太快!

兩個月前, 蘋果強制規定打賞抽成30%, 結果逼得騰訊只能關閉IOS版微信公眾號打賞功能;

兩個月後, Apple Store宣佈正式接入微信支付, 這一次, 蘋果竟反過來要給微信手續費。

高傲如蘋果, 竟先向微信“低頭”了, 究竟是咋回事?

這就得從Apple Pay進入中國說起……

(一)

當2016年2月18日, 蘋果宣佈Apple Pay正式進軍中國時, 很多人覺得這會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噩夢”。

一方面, Apple Pay按個指紋就完成付款, 不需要聯網, 不需要打開APP, 比其它支付手段要輕鬆便捷;

另一方面, Apple Pay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它的背後是銀聯及多家商業銀行。

當然, 銀行體系之所以對Apple Pay如此熱情, 也是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

與支付寶、微信支付不同的是, Apple Pay僅僅提供了一個支付載體, 本身不設有虛擬帳戶, 仍是基於銀行帳戶體系的支付手段。

也就是說, 它既沒有動銀行體系的“乳酪”, 也沒有將交易帶離監管層的監控,

自然會受到銀行體系的歡迎。

然而, Apple Pay卻有個很大的“缺陷”, 就是使用它的前提是得先有一部價格不菲的蘋果手機。

畢竟, 在中國, 使用蘋果手機的只是少數, 你總不能讓早點、速食、菜場甚至街邊小商小販們, 為了這少數的顧客, 就花錢單獨搞個POS機吧。

倒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二維碼,

更加接地氣, 使用者掃一掃, 交易就能完成!

此外,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長期投入巨額資源, 用戶早已習慣了兩家的模式, 這是Apple Pay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

所以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依然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

而Apple Pay卻仍是名不經傳。

根據易觀國際發佈的《中國協力廠商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的最新資料顯示, 2017年第一季度, 在中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者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3%, 而蘋果支付只能歸在其他的7%裡, 幾乎能夠疏忽不計。

(二)

面對此狀, 眾多國有大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回歸二維碼支付市場,

銀聯則於2016年12月12日, 正式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 用以支撐銀聯二維碼支付業務的有序發展,

倒是蘋果始終沒有放棄Apple Pay在中國的推廣工作。

今年6月, Apple Pay新增轉帳功能, 稍後, 摩拜單車宣佈接入Apple Pay。

再然後, 蘋果提出所有蘋果用戶打賞支付, 須使用蘋果官方支付管道, 並向蘋果分成30%。

7月, 蘋果又聯手17家銀行共同啟動了其在中國的最大促銷。

自7月18日至24日, 在必勝客、哈根達斯、GAP、太平洋咖啡、家樂福等指定商鋪, 使用Apple Pay來支付, 即可享受最低5折優惠。

接連搞事情的蘋果,無非是想放手一搏,讓更多的人瞭解、熟悉並使用Apple Pay。

(三)

只是,令人尷尬的是,忙活了半天,蘋果仍就沒收到啥回報,反倒使本就尷尬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轉帳、騎共用單車,這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說,是早已實現的功能,根本為啥威脅性。

而打賞抽成的規定,好處還沒見到,倒是先成功激起了眾怒。

本來,中國用戶對於蘋果手機的品牌忠誠度,就沒有想像得那麼高,

再加上,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真要遇到“二選一”的問題,相信大部分人會直接換掉蘋果手機。

蘋果這一招,簡直是“砸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至於支付補貼,這種能“薅羊毛”的事,用戶一般都不會拒絕。

但讓蘋果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大部分人只是抱著臨時用用的心態。

也就是說,此次,蘋果針對中國移動市場的線下補貼,差不多就是打水漂的節奏。

一旦補貼結束,市場佔有率恐怕還得回來原來的樣子。

(四)

一方面,自家的Apple Pay在中國實在激不起太大的水花。

另一方面,10個月前, 在Apple Store中接入支付寶的決定,讓蘋果嘗到了甜頭。

今年8月2日,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對外表示,過去90天(2017年5、6、7月),其付費服務使用者數達到1.85億,增長了12%。其中,Apple Music與iCloud的營收增長相當可觀。

Luca Maestri認為,這歸功於應用商店引入了更多的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寶。

可見,蘋果之所以一改往日的霸道,迅速放下與微信之間的不愉快,並展開合作,更多的還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

有資料顯示,微信支付的用戶數量已超6億,背靠社交,其交易頻次甚至趕超了支付寶。

畢竟,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而對於消費者而言,App Store支持微信支付,即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

好處是,以後在App Store上花錢更便捷了,壞處則是,便捷只是誘使大家花更多的錢而已!

接連搞事情的蘋果,無非是想放手一搏,讓更多的人瞭解、熟悉並使用Apple Pay。

(三)

只是,令人尷尬的是,忙活了半天,蘋果仍就沒收到啥回報,反倒使本就尷尬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轉帳、騎共用單車,這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說,是早已實現的功能,根本為啥威脅性。

而打賞抽成的規定,好處還沒見到,倒是先成功激起了眾怒。

本來,中國用戶對於蘋果手機的品牌忠誠度,就沒有想像得那麼高,

再加上,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真要遇到“二選一”的問題,相信大部分人會直接換掉蘋果手機。

蘋果這一招,簡直是“砸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至於支付補貼,這種能“薅羊毛”的事,用戶一般都不會拒絕。

但讓蘋果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大部分人只是抱著臨時用用的心態。

也就是說,此次,蘋果針對中國移動市場的線下補貼,差不多就是打水漂的節奏。

一旦補貼結束,市場佔有率恐怕還得回來原來的樣子。

(四)

一方面,自家的Apple Pay在中國實在激不起太大的水花。

另一方面,10個月前, 在Apple Store中接入支付寶的決定,讓蘋果嘗到了甜頭。

今年8月2日,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對外表示,過去90天(2017年5、6、7月),其付費服務使用者數達到1.85億,增長了12%。其中,Apple Music與iCloud的營收增長相當可觀。

Luca Maestri認為,這歸功於應用商店引入了更多的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寶。

可見,蘋果之所以一改往日的霸道,迅速放下與微信之間的不愉快,並展開合作,更多的還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

有資料顯示,微信支付的用戶數量已超6億,背靠社交,其交易頻次甚至趕超了支付寶。

畢竟,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而對於消費者而言,App Store支持微信支付,即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

好處是,以後在App Store上花錢更便捷了,壞處則是,便捷只是誘使大家花更多的錢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