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寬色域,集成商需要瞭解的

近年來, 大屏顯示領域湧現了許多新標準, 新技術, 其中一項便是寬色域(WCG)。 關於寬色域的定義、技術、內容, 集成商需要知道的幾個知識點這裡一一給出。

如何判斷寬色域的標準?

顯示器的色域通常是根據1953年制定的NTSC標準來進行量化。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液晶顯示器設計都能滿足HDTV色域標準, 也就是常說的Rec.709(或BT.709)。 與NTSC制式相比, REC.709色域覆蓋約72%的NTSC色域。 在顯示圓環中, 通常採用NTSC測算百分比來表達顯示器的色域, 比如“72%NTSC”, 這也是市面上液晶顯示幕最常見的規格。

儘管對於寬色域並沒有標準定義, 但實際中人們通常將高於72%NTSC的都看作是寬色域, 而72%及以下被認定為非寬色域。

寬色域顯示的相關技術

過去幾年中, 我們看到過許多類型的寬色域顯示器。 部分能達到88%NTSC, 98%NTSC, 甚至更高。 這些寬色域顯示器中的一部分可以通過改進的背光技術實現, 但色域的提升是有上限的。

而較新的顯示技術, 如OLED, 量子點和LED顯示幕可以輕鬆超越100%NTSC。

終極目標是實現Rec.2020(BT.2020)色域, 約相當於150%NTSC。 這一數值覆蓋了可見色彩的3/4以上, 從而可在顯示幕上實現前所未有的驚人色彩。 預計伴隨十餘年的發展, Rec.2020成真也不遠了。

那麼, 必須要選寬色域嗎?

答案是:不見得。 絕大多數內容被錄製時都是假定其將用Rec.709色域標準顯示器展示。 而具有寬色域的顯示裝置將對這些顏色進行不正確的顯示, 這可能會使內容看起來有些不自然。 有些人可能更願意以過飽和的方式看到顏色, 但事實上, 這可能會導致畫面中的人看起來出現了曬傷或者出現一些卡通色彩的物體。 對顏色進行校正的能力對於確保內容恰當顯示是很有必要的。

LED顯示幕利用寬色域來達到更加鮮豔的色彩表現。

寬色域內容

就像4K內容一樣, 寬色域內容也十分有限。 第一批廣泛傳播的寬色域內容將是超高清(UHD)藍光(Blu-ray), 以Rec.2020格式。 以4K內容擴展為鏡, 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寬色域內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