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希希首部長篇小說《遊戲規則》發佈會:想做講故事的人

3月26日, 《遊戲規則》新書發佈會現場。 從左至右:男高音歌唱演員呂繼宏、著名導演高希希、主持人汪洋。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冉京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曹冉京) “一個希望制定遊戲規則的人, 最終被遊戲規則所困。 這是我想講的故事結構。 ”3月26日, 著名導演高希希在自己首部長篇小說《遊戲規則》新書發佈會上說。 當日, 內地男高音歌唱演員呂繼宏作為嘉賓出席活動並與讀者分享讀書感悟。

《遊戲規則》是導演高希希的首部長篇小說, 由中國致公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小說講述了舊中國內憂外患的大時代背景下, 上海灘十裡洋場, 租界林立, 各方勢力錯綜複雜, 但各自都想顛覆遊戲規則, 掙脫宿命牢籠。

創作這部小說, 高希希認為自己沒多想, 只“想做講故事的人”。 他同時希望年輕人記住人生的細節, 看清生活給予自己的東西, 有更多信心, 更多努力,

去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談到《遊戲規則》這本書, 高希希認為, 權利和親情有時是最不能割捨的兩部分, 一個男人, 對權利的欲望可能會特別膨脹, 面對親情, 一切也可能被親情打垮, 在權利和親情的較量下, 人性中本來矛盾的那面就會呈現出來。 一個人在得到全部的權利之後, 要回看自己失掉了什麼。

高希希2010年憑藉歷史劇《三國》獲得安徽衛視國劇盛典最佳導演獎, 在讀者提問環節, 被問到三國中最喜歡的角色是誰時, 他表示最有價值和感覺的還是曹操。 在拍新三國時, 他強調:“改編的過程一定要和時代是同呼吸的, 在現有的意識形態和觀眾已有的人文素養下, 努力做到有一些提升, 做到‘整容不變性, 幫忙不添亂’。 ”

關於文字和電影之間的關係,

高希希稱, 導演的工作就是把文字轉化為鏡像, 用畫面去表現文字。 實際上, 有些文字是無法在鏡像中轉化的, 需要導演去篩選和解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 用畫面去呈現, 是具體的, 可能就無法達到愛好《紅樓夢》的讀者心中的那個林黛玉。 所以, 這個就是文字和電影之間的差異。

活動現場, 高希希透露自己下半年會投入到電視劇的拍攝, 這是一部改編自暢銷小說, 講述三國時期的諜戰大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