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GPS和通信技術這麼發達 為何還會發生船舶碰撞?

大海廣闊無垠, 而船隻的導航技術也越來越先進, 而大型船隻之間的碰撞事故依舊無法杜絕。 就在前不久, 一艘油輪和美國海軍驅逐艦在海上發生了碰撞事故, 那麼到底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防止這樣的災難?

悲劇發生在半夜的馬來西亞海岸。 一艘滿載近12,000噸石油的大型油輪, , 不幸撞上了美國海軍驅逐艦約翰?麥凱恩號, 其以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的祖父命名。

麥凱恩號上的十名船員都失蹤了, 目前該軍艦回到了美軍位於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 這是一場悲慘的碰撞, 但更令人震驚的是美國海軍在兩個月前剛剛發生了非常相似的事故。

費茲傑羅號(USSFitzgerald)導彈驅逐艦被日本的一艘大型集裝箱船撞毀, 七名美國水兵死亡。

在最近這些裝船事件中, 涉事船隻很大, 普遍配有完善的雷達和導航系統, 此外還有GPS跟蹤和無線電通信系統。 那麼為何還會發生這種碰撞事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防止這樣的事故再次發生?

圖示:約翰·麥凱恩(John S McCain)號撞船事件是涉及海上碰撞的最新事件

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USI)軍事科學專家彼得·羅伯茨(Peter Roberts)指出:“如果你正在即時保持雷達探測和肉眼監控, 那麼碰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還不知道關於此次船隻碰撞的最新細節, 但有時候, 這些系統只是能夠對將發生的碰撞發出警告, 而其關鍵作用的還是船員。

圖示:自2004年以來, 世界航運規模增長了一倍

羅伯茨說, 他曾經在商船上旅行, 有時艦橋上一個人也沒有。 他介紹稱:“雷達系統上會設置一個告警器, 船員主要依靠這個警報來提醒觀察情況。 ”然而, 在數月之內, 美國海軍艦艇就發生了兩起重大事故有些出乎意料, 他補充道。 “這非常非常罕見, ”他說。

當然這可能是一個非常不幸的巧合。 不過有人問是否涉及犯規或破壞行為 - 例如導航系統是否被駭客攻擊, 從而增加了碰撞的可能性?

有報導稱, 近幾個月至少有一個潛在的GPS位置欺騙影響到在黑海航行的船隻。

這引起了一些觀察家的關注, 推測或許一些組織通過讓船隻偏離航道來劫持船隻。

儘管網路上充斥著相關陰謀論, 但還沒有證據表明這是美國費茲傑羅號(USSFitzgerald)導彈驅逐艦或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發生碰撞事故的主要因素。 羅伯茨認為, 這種情況值得考慮。

“你現在必須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警惕, ”他說。

重要的是要記住, 大型船舶不時會發生碰撞事故。 就在麥凱恩事故發生前一兩天, 兩艘貨船在中國福建沿海相撞, 有報導稱有海遇難。

圖示:在伊斯坦布爾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船隻交通受到嚴格控制, 以防止碰撞

丹麥公司調查協會的Henry Uth坦言, 當這種事故發生時, 調查人員經常會發現, 人為錯誤是最終的原因。 Henry Uth是船舶保險公司簽約的海上調查員, 他補充指出, 在很多情況下, 船員的合理處置能夠避免危險。

“當事故發生時, 我們總是將其歸咎于船長。 但在更多時間裡, 正是船長將船隻從即將來臨的危險裡拯救出來, ”Uth說。

威脅到船隻和船員的不僅僅是碰撞事故。 近期一艘載有數千噸肥料的英國貨船MV Cheshire發生了火災“,並在加那利群島附近的海面上漂泊了好幾天。船員不得不通過直升機救援脫離險境。

雖然海洋廣袤,但隨著全球商船數量的持續增長,也越來越擁擠。據英國政府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世界範圍內約有58,000艘貿易船隻。如果以重量計,商船的規模自2004年以來翻了一番。

那麼船隻碰撞是否會變得越來越頻繁?

Uth表示,自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來,許多船公司的利潤率都在下降,這可能導致其對船員投入不足。 “他們需要找到經驗豐富的船員並留住人才,”他解釋說。 “船員必須深入瞭解船隻,因為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而在任何一艘大型船隻上,一個典型的船員團體通常都會說不同語言,來自不同民族的船員相互交流,對安全的不同認識相互交織,使得船隻保持運行安全更為困難。

波羅的海國際海事協會(Bimco)技術與管理部門負責人、曾經的海事調查員Aron Soerensen表示,最令人擔憂的是現代海員過於依賴技術。

他解釋說:“完全盯著儀器並沒有什麼用,你必須注意窗外,看看實際情況如何發展。現在過於依賴設備。”

但他指出,海事組織已經設法減少碰撞發生的可能性。他提出的一個想法是分離式海上交通 ——統一協調通過繁忙海峽的船隻,例如,將它們調度到相同方向的不同航道。

1967年海事組織首次在多佛海峽設立了這樣一個“交通分離計畫”,現在全球約有100個類似專案。

避免碰撞符合每艘船隻的利益。因為根據國際規定,涉事雙方均需對此類事故負責。換句話說,船長有義務避免與另一艘船碰撞,即使他們自己的船隻有權處於目前的位置。

Uth指出,雖然最近的事故令人不安,但是業界也有好消息:碰撞造成的損失總量,例如造成的沉船數量最近一直在下降。

據安聯保險公司的資料顯示,2016年大型船舶損失共85宗,同比下降16%。在85次事故中,只有一次損失是碰撞的結果。

毫無疑問,技術的普及在許多方面都有助於航運業的安全,但海員的生活仍然充滿危險的。隨著世界海域中的大型船隻數量越來越多,這些海上龐然大物的安全需求並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迫切。

近期一艘載有數千噸肥料的英國貨船MV Cheshire發生了火災“,並在加那利群島附近的海面上漂泊了好幾天。船員不得不通過直升機救援脫離險境。

雖然海洋廣袤,但隨著全球商船數量的持續增長,也越來越擁擠。據英國政府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世界範圍內約有58,000艘貿易船隻。如果以重量計,商船的規模自2004年以來翻了一番。

那麼船隻碰撞是否會變得越來越頻繁?

Uth表示,自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來,許多船公司的利潤率都在下降,這可能導致其對船員投入不足。 “他們需要找到經驗豐富的船員並留住人才,”他解釋說。 “船員必須深入瞭解船隻,因為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而在任何一艘大型船隻上,一個典型的船員團體通常都會說不同語言,來自不同民族的船員相互交流,對安全的不同認識相互交織,使得船隻保持運行安全更為困難。

波羅的海國際海事協會(Bimco)技術與管理部門負責人、曾經的海事調查員Aron Soerensen表示,最令人擔憂的是現代海員過於依賴技術。

他解釋說:“完全盯著儀器並沒有什麼用,你必須注意窗外,看看實際情況如何發展。現在過於依賴設備。”

但他指出,海事組織已經設法減少碰撞發生的可能性。他提出的一個想法是分離式海上交通 ——統一協調通過繁忙海峽的船隻,例如,將它們調度到相同方向的不同航道。

1967年海事組織首次在多佛海峽設立了這樣一個“交通分離計畫”,現在全球約有100個類似專案。

避免碰撞符合每艘船隻的利益。因為根據國際規定,涉事雙方均需對此類事故負責。換句話說,船長有義務避免與另一艘船碰撞,即使他們自己的船隻有權處於目前的位置。

Uth指出,雖然最近的事故令人不安,但是業界也有好消息:碰撞造成的損失總量,例如造成的沉船數量最近一直在下降。

據安聯保險公司的資料顯示,2016年大型船舶損失共85宗,同比下降16%。在85次事故中,只有一次損失是碰撞的結果。

毫無疑問,技術的普及在許多方面都有助於航運業的安全,但海員的生活仍然充滿危險的。隨著世界海域中的大型船隻數量越來越多,這些海上龐然大物的安全需求並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迫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