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惡意申請配偶死亡與他人結婚,是否構成重婚罪?

婚姻關係因為配偶的死亡而自然解除, 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及宣告死亡。 但是, 惡意申請配偶死亡是否也能達到解除婚姻關係的法律效果, 如果不能, 則惡意申請者在配偶被宣告死亡後又與他人結婚的, 是否構成重婚罪呢?請看下面這則案例:

案情

楊某與王某(女)於1993年11月1日登記結婚。 1994年2月, 楊某所在公司派楊某到日本從事勞務工作。 1996年期滿後, 楊某滯留在日本不願回國。 楊某在滯留期間, 同王某保持通信一直到1997年3月, 並且從1996年7月到2000年9月都給王某匯款, 王某都予以接受。 2001年11月20日, 王某以楊某於1996年5月後一直下落不明為由, 向法院申請宣告楊某死亡。 經公告一年後, 法院於2002年12月10日宣告楊某死亡。 同月20日, 楊某被遣返回國, 到王某父母家尋找王某, 王某得知情況後避而不見。 2003年3月3日, 楊某起訴離婚。 同月10日, 王某與胡某登記結婚。 王某在隨後的3次庭審中,

隱瞞了楊某被宣告死亡和自己已經和他人登記結婚的事實。 2003年3月27日, 法院判決雙方離婚, 並分割了夫妻共同財產。 王某不服提起上訴, 在二審中如實陳述了楊某被宣告死亡和自己登記結婚的事實。 經楊某申請, 法院於2003年7月7日撤銷了楊某死亡的判決。 同年8月13日, 二審法院撤銷了楊某和王某的離婚判決。 2004年4月7日, 楊某以王某犯重婚罪為由, 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庭審焦點

惡意申請者在配偶被宣告死亡後又與他人結婚的, 是否構成重婚罪?

法院認為:王某在其與楊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 為達到解除其與楊某婚姻關係和佔有共同財產的目的, 隱瞞其至2000年9月份仍在收取楊某匯款的事實, 編造楊某已經於1996年起下落不明滿4年的虛假事實和理由,

惡意申請宣告楊某死亡。 尤其是王某在其父母處得知楊某回國在找她的情況下, 還繼續與他人登記結婚, 其行為已經構成重婚罪, 應依法懲處。 據此, 法院判決王某犯重婚罪, 判處拘役六個月, 緩刑一年;判決王某和胡某的婚姻無效。

律師 說法

《婚姻法》第三條第二款:“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係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

《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有配偶而重婚的, 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 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 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 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

第二十四條:“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沒有死亡, 經本人或者利害關係人申請, 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死亡宣告。 ”

《民通意見》第三十七條:“被宣告死亡的人與配偶的婚姻關係, 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 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銷, 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 夫妻關係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如果其配偶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

則不得認定夫妻關係自行恢復。 ”

小編提醒

重婚行為被法律所禁止, 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有配偶者希望與他人成立新的婚姻關係, 必須先解除現有婚姻關係, 但不能通過惡意申請配偶死亡等方法以期達到解除婚姻的目的, 因為用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是無效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