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百姓關注——創城會給壽光帶來什麼 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用新聞的力量推動進步

用輿論的作用促進發展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無疑是今年全市工作的主旋律, 上下同心, 全民參與, 高潮迭起,

持續發力, 城市品質顯著提升, 環境秩序明顯改善, 廣大市民真切享受到了更加便捷、舒心的生活服務。 對創城帶來的顯著變化, 廣大市民有什麼看法?針對下一步的創城工作, 大家又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今年5月上旬, 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吹響了創城集結號, 4個月來, 隨著創城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 城市硬體、軟體建設變化巨大。 採訪中, 廣大市民普遍認為, 這次我市的創城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城市變化也是始料未及的, 環境改善了一大截、市民文明素質也提高了一大步。

市民 劉福聖:城市的變化比較大, 第一個就是城市的馬路, 比以前整潔了;第二個城市馬路兩邊的人行道, 有些地方進行重新的鋪裝, 比較暢通了, 老百姓走路也好走了;第三就是城市的文明程度, 人的思想、文明程度比以前提高了, 以前過馬路的時候經常看到有些人紅燈亮了,

照走不誤, 現在大部分人能夠遵守交通信號, 能夠自覺地停下來。

全民參與, 黨員先行。 今年以來, 全市市直部門和單位102個黨組織成立了“黨員志願服務隊”, 黨員幹部輪流上街疏導交通, 面對創城的硬任務、嚴要求, 廣大幹部職工, 頂著烈日酷暑, 沖在一線、幹在一線, 先後拆除違建13萬平方米, 清運垃圾80多萬方, 維修改造道路23萬平方米, 尤其對“三無”社區的集中治理, 贏得群眾叫好。

壽光環衛集團南區清運副經理 張樹芝:雖然起早貪黑很累,但是心裡很高興,街面上亮堂了,管理更精細了,街面上要求標準也提高了,一點雜草也沒有,一點垃圾也沒有。

壽光園林建設集團工作人員 張曉靖:看到我們壽光園林綠化環境這麼美好,一花一草這麼漂亮,心裡感到很高興,也很欣慰,在今後的工作中,給市民創造一個更加好的綠化環境 。

市民 周發生:從社會秩序到文明程度,從衛生再到各個角落的車輛停放,統一規劃都比較好,這是市民的幸福,全市的幸福,也是光榮。這是義務性的,希望全民盡心盡力,把文明城市拿到手。

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廣大市民也以各自的實際行動積極支持、參與創城工作,一批批“最美創城人”脫穎而出,成為壽光街頭最美麗的風景。自掏腰包,買上繩子和彩旗,做起義務“護路工”的花甲老人郝文蘭;85歲高齡卻仍然堅持義務撿拾垃圾的武鳳賢老人;利用暑假與父親一同執勤的文明交通志願者國雪瑋······不少市民從最初的被動觀望,變成了積極參與、自覺奉獻。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人人為創城出把力已蔚然成風。

志願者:我三歲半的兒子,每天只要見到垃圾,他都會主動去撿,他告訴媽媽要做文明市民,垃圾應該歸回垃圾桶。我的女兒也說,媽媽當你做志願者的時候,我發現你那麼偉大,作為一個母親,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真的很感動,作為80後的母親,我願意為80後代言。

為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8月24號,我市啟動“喜迎十九大•文明進萬家”創城主題宣傳活動,廣大機關幹部進社區、訪住戶,把創城知識傳達到千家萬戶,把文明新風送到每位市民心中,呼籲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熱情投身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來,進一步提高了知曉率和參與度。不少市民也充分發揚主人翁的責任感、使命感,紛紛獻出金點子,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市民 劉福聖:作為一個城市來講,不光是物質生活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生活要提高起來,這是讓人們真正感覺幸福的地方,你像咱們住房子,住著很好的房子,裡邊破破爛爛,不打掃衛生, 房子就失去意義了,把民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是最好的,只要民眾積極性起來了,創城工作就能順利進行了。

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更是城市進步的標誌。創城促使城市環境由內到外得到改善,公眾文明素養由點到面得到延展,幹部作風由上到下得到錘煉,城市品質得到立體性提升,儼然經歷了一場大考,完成了一次蛻變。創城得到了整座城市的集體認同,無疑為壽光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創城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下方留言

壽光環衛集團南區清運副經理 張樹芝:雖然起早貪黑很累,但是心裡很高興,街面上亮堂了,管理更精細了,街面上要求標準也提高了,一點雜草也沒有,一點垃圾也沒有。

壽光園林建設集團工作人員 張曉靖:看到我們壽光園林綠化環境這麼美好,一花一草這麼漂亮,心裡感到很高興,也很欣慰,在今後的工作中,給市民創造一個更加好的綠化環境 。

市民 周發生:從社會秩序到文明程度,從衛生再到各個角落的車輛停放,統一規劃都比較好,這是市民的幸福,全市的幸福,也是光榮。這是義務性的,希望全民盡心盡力,把文明城市拿到手。

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廣大市民也以各自的實際行動積極支持、參與創城工作,一批批“最美創城人”脫穎而出,成為壽光街頭最美麗的風景。自掏腰包,買上繩子和彩旗,做起義務“護路工”的花甲老人郝文蘭;85歲高齡卻仍然堅持義務撿拾垃圾的武鳳賢老人;利用暑假與父親一同執勤的文明交通志願者國雪瑋······不少市民從最初的被動觀望,變成了積極參與、自覺奉獻。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人人為創城出把力已蔚然成風。

志願者:我三歲半的兒子,每天只要見到垃圾,他都會主動去撿,他告訴媽媽要做文明市民,垃圾應該歸回垃圾桶。我的女兒也說,媽媽當你做志願者的時候,我發現你那麼偉大,作為一個母親,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真的很感動,作為80後的母親,我願意為80後代言。

為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8月24號,我市啟動“喜迎十九大•文明進萬家”創城主題宣傳活動,廣大機關幹部進社區、訪住戶,把創城知識傳達到千家萬戶,把文明新風送到每位市民心中,呼籲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熱情投身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來,進一步提高了知曉率和參與度。不少市民也充分發揚主人翁的責任感、使命感,紛紛獻出金點子,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市民 劉福聖:作為一個城市來講,不光是物質生活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生活要提高起來,這是讓人們真正感覺幸福的地方,你像咱們住房子,住著很好的房子,裡邊破破爛爛,不打掃衛生, 房子就失去意義了,把民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是最好的,只要民眾積極性起來了,創城工作就能順利進行了。

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更是城市進步的標誌。創城促使城市環境由內到外得到改善,公眾文明素養由點到面得到延展,幹部作風由上到下得到錘煉,城市品質得到立體性提升,儼然經歷了一場大考,完成了一次蛻變。創城得到了整座城市的集體認同,無疑為壽光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創城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下方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