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山西大山中隱藏了一個400年古堡,滿血復活後比歐洲古堡更迷人

一說到古堡, 受電影的影響很多人不禁想起歐洲哪些迷人的古堡。 要說古代的工程學, 不是小編吹, 中華民族的祖先不知甩了歐洲好幾條街。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欣賞下, 400年前在山西大山中修建的這座迷人的古堡-沁水湘峪古堡。

沁水湘峪古堡

明末各地農民揭竿起義, 天下大亂。 晉城市沁水縣湘峪村當地的名門望族孫家, 戶部尚書孫居湘、禦史都堂孫可湘、四部首司孫鼎湘三兄弟同朝為官,

為了抵禦流寇, 由曾任工部營繕司主事,主要負責皇家工程的建造和修繕的老三孫鼎相。 於1634年修建了這座防禦式古堡。

古堡東西長280米, 南北寬100——150米 , 面積約32500平方米。 是一個完整的城堡式建築。 古城依山而建, 分為內城和外城, 城內主要建築由東西向兩條街和南北九條巷道將其分割有序。

現存主要建築有三都堂、帥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築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設施。 另外還有孫居相墓等。 歷史上民間俗稱“三都堂”。

抗日戰爭勝利後, 由於人口增加、產權複雜、交通不便等原因,

大部分村民自發的搬離了古堡外出謀生。 千余人的古堡就剩下70余口老人和小孩居住, 古建築也年久失修。

直到2014年, 湘峪古堡被列入全國首批古村落保護試點後, 在投資了4000余萬元後, 修葺了官宅、帥府、延秀院、天繪圖院等14處重要院落。

古堡內最獨特的民居“雙插花院”就是其中一處。

該院的正房呈中間高三層、兩側高四層的奇特外形,並且一側房屋是兩開間,另一側為單開間。 與中國古代雙插花官帽形式相仿,故稱“雙插花院”。

滿血復活的古堡, 在拆除了亂搭亂建的建築, 荒山綠化和垃圾處理後, 目前已成為3A級景區,日接待上千人。讓人欣喜的不僅僅是古堡煥發了第二春,也改變了當地村民的生活。

徜徉在古堡的大街小巷,不時看到遊人的身影。清華美院的李家騮教授和學生們、祁縣職業中學的20余名師生前來寫生。他們有的站著,有的坐在石墩上,有的席地而坐,雖然一陣陣地下雨,但難擋他們的熱情。

“古堡非常有氣勢和節奏感,不虛此行!”中學教師趙永剛說,3天時間他已創作十餘幅水墨畫。

看完湘峪古堡你有什麼感受,是不是比歐洲的古堡更迷人。

目前已成為3A級景區,日接待上千人。讓人欣喜的不僅僅是古堡煥發了第二春,也改變了當地村民的生活。

徜徉在古堡的大街小巷,不時看到遊人的身影。清華美院的李家騮教授和學生們、祁縣職業中學的20余名師生前來寫生。他們有的站著,有的坐在石墩上,有的席地而坐,雖然一陣陣地下雨,但難擋他們的熱情。

“古堡非常有氣勢和節奏感,不虛此行!”中學教師趙永剛說,3天時間他已創作十餘幅水墨畫。

看完湘峪古堡你有什麼感受,是不是比歐洲的古堡更迷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