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潮漳高速公路韓江特大橋順利合龍

潮漳高速公路韓江特大橋東西兩岸同時施工遠眺。

潮漳高速公路韓江特大橋施工時整體鳥瞰。

韓江特大橋順利貫通後的場景。

8月28日上午, 隨著最後一跨橫隔板混凝土的澆築完成, 標誌著由中鐵十一局集團四公司擔負施工的廣東潮漳高速公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韓江特大橋順利合龍, 為潮漳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韓江特大橋橋面設計全長2276.4米, 橋樑主體結構複雜, 左右幅共設計14個懸臂澆築連續梁;主橋連續梁大部分主墩位於韓江航道內, 橋墩平均吃水深度達到9.3米。

韓江特大橋水中樁基區域的地質條件較為惡劣, 河床以下覆蓋層主要為第四系素填土、耕植土、沖積粘性土等多種土層,

基底由燕山期花崗岩、破裂岩及其風化層組成, 部分地層岩體較破碎, 橋位區中微風化岩面埋深起伏極大, 且部分樁位元存在碎裂岩, 工程地質條件屬極複雜類型, 為樁基施工造成了極大的施工難度。

在大橋在施工過程中, 水流流速和水位均超出設計範圍, 對大橋水中墩圍堰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橋位區覆蓋層存在飽和砂土液化的問題, 對鋼板樁圍堰施工後整體穩定性造成極不利的影響, 同時大大增加了圍堰內滲漏的幾率, 為承台圍堰施工造成了極大的施工難度。 此外, 韓江特大橋位於亞熱帶季風季候區域, 雨季時間較長, 進入雨季以來, 暴雨、颱風頻繁, 對施工生產造成很大阻礙。 而且橋樑橫跨潮州水源二級保護區,

又是花鰻鱺等國際級重要保護動物的棲息地, 施工上還面臨著巨大的環保壓力。

為確保按期、安全優質環保地完成施工任務, 自2015年4月底進場以來, 四公司潮漳七標專案部嚴格按照“雙標管理”要求, 整體著眼, 多管齊下, 重點監控, 建設過程中嚴格控制每一項技術指標, 堅持“科學施工、生態施工、文明施工”的理念, 克服了深水樁基湧砂、暗流較多、水流湍急, 以及颱風等困難, 最終按照業主要求時間節點完成施工任務。

潮漳高速公路全長64.56公里, 是寧波至東莞國家高速公路(編號G15W3)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新增國家高速公路省際“斷頭路”, 是打通潮州和福建邊界壁壘的重要交通線路。 建成通車後, 廣東潮州與福建漳州兩地高速通道效能瓶頸的“最後一公里”將徹底打通,

對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 加強海峽兩岸經濟區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經濟聯繫, 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將改變長期以來兩地往來繞行江西高速的格局, 極大地縮小兩地的出行成本, 方面人民的生活。 同時, 潮漳高速公路的貫通, 也為沿線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依託便捷的高速公路運輸, 當地豐富的水產、水果、旅遊等資源將會得到極大地開發, 一直被稱作國家高速公路的“斷頭路”也將變為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致富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