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長安西去600裡,有一座洞天福地名曰崆峒

長安西去600裡, 有一座洞天福地名曰崆峒

秦玉龍/整理

"崆峒崆峒, 遍地空洞;洞洞相連, 山山相通。 "崆峒山作為道教第一名山, 不僅洞穴多,

而且是“洞洞有故事, 洞洞有傳說”,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崆峒山上都有哪些著名洞府吧!

玄鶴洞

從問道宮的香院向東南方望去, 但見東台懸崖絕壁上, 有一直徑約兩米左右, 深不知底的洞, 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崆峒山玄鶴洞。 玄鶴洞內有一對黑色的仙鶴棲息其中,

若遇貴人游山, 它們飛出洞外, 雙雙比翼, 翱翔于空穀廣宇之中, 以表示對貴人們的歡迎。 關於這對玄鶴還有一段美妙的故事呢, 傳說這對仙鶴原本是跟隨廣成子在崆峒山修煉的道童, 兩隻仙鶴日久生情, 等到廣成子修煉成仙將回天宮時, 他們不願分開, 也不忍離開崆峒山的仙山美景, 於是廣成子便成全了他們, 並賜下洞府, 這便是今天的玄鶴洞了。

三教洞

三教洞內祀釋迦佛、老子、孔子彩塑坐像, 後上方懸塑金童騎龍、玉女跨鳳並各執拂塵像。 此洞將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于一堂, 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 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包容萬物、雍容大度的和諧氣氛和兼收並蓄的傳統, 也昭示著崆峒山有別于其他古刹名山獨特的精神。 後有清朝一位平涼知府登山至此, 見洞前有棵如蛇盤曲狀的棗樹, 觀賞稱奇, 謂之龍棗, 遂令人於崖壁開一洞穴, 名龍棗洞。

藥王洞

由朝天門向上, 路左有藥王洞。 據碑記, 始建於明代, 歷經多次修復和重建。 洞內曾塑有藥聖孫思邈“坐虎針龍”像。 在藥王洞東南處有一小台, 臺上青松獨生於石縫中, 周遭皆懸崖。 舊有石香爐置於臺上, 故名香爐台, 亦稱插香台。

黑虎靈官洞

原為女媧補天洞, 又稱玉女洞, 後改祀趙公元帥, 故現稱黑虎靈官洞, 也叫做財神洞, 位於上天梯上段, 是一個僅能容一二人的石洞, 是崆峒山保存比較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 這裡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 旁邊塑有一隻老虎, 據說這只老虎非常靈驗, 若遊客哪裡不舒服, 就去摸摸老虎相應的部位, 身上的不適感就會逐漸消失。

鑽羊洞

鑽羊洞位於胭脂川二溝口相對的馬屯山半山腰上。崖壁上並排有三個上大下小,略呈橢圓形的洞口。走進看缺有數十塊白石分佈於洞內。鑽羊洞這個名稱來源於一段傳說故事,相傳古時有農人於夜裡發現羊群踐踏麥苗,急驅趕時,羊群鑽入洞內。次日,農人再去查看時,洞內只有白石。此事傳開後,人們名之為鑽羊洞。

朝陽洞

朝陽洞位於獅子嶺東側絕壁上,面臨一條溝谷,谷內長滿茂密的森林,隔穀與西台相望。此洞不甚大,洞口寬為8米,高為5米,深為5米,這裡沒有出入的路徑,遊人很少到此,因此,顯得十分幽雅寂靜。《崆峒山志》說:"朝陽洞,在山之陽,道家修煉處,人跡罕至"。這裡曾經是道人修煉的地方,後來又成為信士們禮佛的場所,洞內現有泥塑佛像一尊。據說早晨初升太陽的光芒,首先射入洞內,故名朝陽洞。當朝陽初升,光芒四射,在朝陽洞觀看美麗的朝陽和腳下秀美的林巒,那是一種別樣的感受。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為主景,或兼有山水,認為此中有神仙,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或登山請乞,則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洞天福地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于本方世界有聯繫,但又互相隔絕。不知道崆峒山上的這些洞通往何處?有人願意來探險一試麼?

作者簡介:

秦玉龍,號半瓶子,筆名花滿樓,頭條號原創作者,甘肅平涼日報社《平涼週刊》主編,網路名博、專欄作者。從業20餘載,堅持說人話,寫人事,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記者。

鑽羊洞

鑽羊洞位於胭脂川二溝口相對的馬屯山半山腰上。崖壁上並排有三個上大下小,略呈橢圓形的洞口。走進看缺有數十塊白石分佈於洞內。鑽羊洞這個名稱來源於一段傳說故事,相傳古時有農人於夜裡發現羊群踐踏麥苗,急驅趕時,羊群鑽入洞內。次日,農人再去查看時,洞內只有白石。此事傳開後,人們名之為鑽羊洞。

朝陽洞

朝陽洞位於獅子嶺東側絕壁上,面臨一條溝谷,谷內長滿茂密的森林,隔穀與西台相望。此洞不甚大,洞口寬為8米,高為5米,深為5米,這裡沒有出入的路徑,遊人很少到此,因此,顯得十分幽雅寂靜。《崆峒山志》說:"朝陽洞,在山之陽,道家修煉處,人跡罕至"。這裡曾經是道人修煉的地方,後來又成為信士們禮佛的場所,洞內現有泥塑佛像一尊。據說早晨初升太陽的光芒,首先射入洞內,故名朝陽洞。當朝陽初升,光芒四射,在朝陽洞觀看美麗的朝陽和腳下秀美的林巒,那是一種別樣的感受。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為主景,或兼有山水,認為此中有神仙,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或登山請乞,則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洞天福地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于本方世界有聯繫,但又互相隔絕。不知道崆峒山上的這些洞通往何處?有人願意來探險一試麼?

作者簡介:

秦玉龍,號半瓶子,筆名花滿樓,頭條號原創作者,甘肅平涼日報社《平涼週刊》主編,網路名博、專欄作者。從業20餘載,堅持說人話,寫人事,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記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