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村”裡話教育

8月26日上午, 徽州區西溪南鎮竦塘小學會議室內, 歡樂的笑聲、動聽的歌聲、深情的朗誦聲打破暑期校園的寧靜。 30位徽州教育文化傳播志願者正在這裡開展“教育村裡話教育”活動,

為竦塘小學的老師代表發放《閱讀徽州》一書和牛奶、雞蛋等禮物, 市音樂家協會和志願者們還獻上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 提前祝這些獻身農村教育事業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為鄉村教師提前過節

67歲的葉宗雲是竦塘鄭村人, 從教三十四年, 曾在伊坑小學工作七年, 在竦塘小學當了十四年的老師, 對教師這個職業傾注了深厚感情, “我父親就是老師, 我愛人是代課老師, 我們村歷來尊師重教, 各級政府對我們教師也很關心, 支援我們農村的教育發展, 我很喜歡教師這個職業。 ”他的愛人汪見榮當了四十年的代課老師, 如今雖然退休, 但由於農村教師缺乏, 她又返聘到梧竺源小學幼兒教學點代課。

“我教學上一貫認認真真, 對學生不馬虎, 家長對老師也好, 以前老師都是到學生家裡輪流吃飯, 今天有這麼多志願者來陪我們提前過節, 很開心。 ”汪見榮手捧禮物高興地說。

“在滔滔的長河中, 你是一朵浪花, 在綿綿的山脈裡, 你是一座奇峰。 你燃燒自己, 溫暖大地, 任自己成為灰燼, 讓一縷縷火焰, 翩翩起舞……”在竦塘小學當了十一年老師的吳海萍用一首歌曲《最後的傾訴》表達對徽州教育先輩深深的敬意和懷念。 已是第三次參加走進徽州教育文化活動的志願者洪愛琴, 本身從事財務工作, 卻對徽州教育文化很感興趣, 她說, “作為一名徽州教育文化傳播志願者, 今天走進的正好是‘徽州教育村’, 又是提前給這兒的老師過教師節,

感覺特別有意義。 ”

圍繞“教育”展開探討

一個常住人口僅200餘人的自然村出了四五十位教師, 既有教授博導、專家、學者, 遍及海內外, 也有中小學教師, 在徽州本地兢兢業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大學生, 都有人從事教育事業。 鄭村乃至竦塘的這個“徽州教育村”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當天的活動現場, 志願者們圍繞“教育”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休寧縣教育局退休的吳啟瑜當過六年教師, 從事教研工作三十年, 在他看來, “都說‘要想富, 先修路’, 這條路不僅僅指實實在在的路, 也是指教育文化之路。 一個家庭重視教育才能走向富裕, 教育文化扶貧是一條必經之路, 如果一個人沒有接受教育文化的薰陶,

是成長不了的。 ”黃山學院余向洋教授認為, “過去徽州的名校名師特別多, 我們可以通過民間力量去宣傳, 讓大家去挖掘徽州的名校名師和過去的教育故事, 讓學生進一步走進自然走進鄉村, 讓徽州文化的根基通過走進徽州教育文化進一步傳播下去。 ”

徽州師範副校長方光祿則從“當前農村存在問題的根子是什麼”進行深入探討, 他說:“就徽州而言, 為什麼數百年前的徽州核心區如西溪南、潛口、岩寺等地能吸引那麼多名流來此?山水依然, 風光不再, 從根本上看, 是教育的普遍被忽視。 教育涵蓋家庭、學校、社會三部分, 缺一不可, 且家庭教育最為關鍵, 而當下人們普遍僅關注學校教育一方面。 每逢寒暑假, 家長帶小孩外出旅遊或進高價藝體培訓班,

表面上看是重視教育, 但未必科學, 更談不上有效, 為什麼比旅遊、比藝術培訓更為重要的閱讀沒有多少家長關注?”他從徽州古代教育說到現代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給人以啟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