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烏蒙山下的守望——貴州納雍山體崩塌救援記

8月28日10時40分, 地處烏蒙山區的畢節市納雍縣張家灣鎮, 垂直高達百米的山體突然崩塌, 如潮水般的“石浪”向大樹腳組撲來, 數十條生命危在旦夕。

災情就是命令, 武警官兵、公安幹警、醫護人員、公益組織……救援隊伍從四面八方彙聚, 在狹窄、曲折的鄉間道路上飛馳, 爭分奪秒、馳援災區, 在碎石堆上挺起生命的脊樑。

“一步跨到地裡, 一轉身房子就沒了”

“只聽到山石垮塌和樹被壓斷的聲音, 簡直地動山搖, 我從家門口一步跨到地裡, 一轉身房子就沒了。 ”回憶起垮塌場景, 村民彭大軍仍驚魂未定。

作為這起山體崩塌的倖存者,

彭大軍萬萬沒想到距離山體較遠的家也會被如潮水般湧來的“石浪”擊垮。 而他的妻子焦懷書只因慢了一步而不幸遇難, 被發現時半隻腳已跨出房門。

從眼見房子瞬間被埋到山體垮塌逐漸穩定, 彭大軍和大多數村民都經歷了驚悚的幾十分鐘。 “我正準備煮飯, 就聽到房子背後響聲震天, 泥巴滿天飛, 樹木一排排倒, 人都被嚇懵了。 ”49歲的村民張發群說, 山石只有10多米就沖到自家房子了。

一大早送孩子去學校報名的村民周光飛告訴記者, 儘管三個孩子都安全, 但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死裡逃生。 她一大早出門就把孩子交給了住在山腳的婆婆看著, 垮塌時祖孫倆拼命往外逃才倖免於難, 但房子和幾十頭豬全沒了。

“動員一切力量搶險救災”

接報災情後, 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迅速率工作組趕到現場指揮救援, 成立由省、市、縣等共同組成的搶險救援指揮部, 迅速調動專業力量和裝備開展搶險救援, 要求以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爭分奪秒、千方百計搶救被困群眾。

目前, 現場共有武警、消防、公安、民兵預備役等2000餘人參與搶險救援, 醫護人員、電力通信、油料供給等其他各類救援人員600余人, 已投入大型機械34台、其他各類救援車輛100餘輛、生命探測儀20台、無人機8架、搜救犬7條。

“救人第一、安全施救”, 現場指揮部迅速制定救援方案, 科學、有序組織搜救。 武警貴州省總隊副司令員王忠說, 運用無人機、生命探測儀等先進設備和大資料技術,

對現場進行管控、分析、定位, 提高搜救工作的時效性、科學性。 組織專家對崩塌山體進行科學研判, 設立24小時觀測點, 確保搶險救援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在災害現場, 除了衝鋒在一線的武警戰士等, 也有來自納雍縣的民間愛心志願服務團體參與救災後勤保障。 李濤是納雍縣風雷公益的創建者, 記者見到他時, 他和30多名隊員已連續奮戰了近24小時。 連夜搬運救災物資的他看起來很疲憊, 但當有需要的時候, 他仍像“打雞血”一樣忙前忙後給工作人員送水、送吃的。

不斷增加救援力量和設備, 爭分奪秒, 千方百計進行科學救援。 鄉村道路沿線, 交警日夜值守疏通, 確保生命救援通道暢通無阻。 搶救出來的傷患, 第一時間送往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等救治。

“30個小時過去了, 還是一分鐘也睡不著”, 崩塌發生時, 普灑村支書李偉家的4個親人被埋在了石堆下, 得知消息從鎮政府匆忙趕來, 顧不上悲痛, 他就投入到搶險救援工作中。 一刻也不停地和其他幹部挨家挨戶地核實被埋群眾的身份資訊、居住情況, 確保不漏一戶, 對死亡、失聯和受傷人員家屬走訪安撫。

“救援再困難, 也要千方百計救人”

塌方體覆蓋了五六千平方米區域, 且巨石遍地、滾石不斷、雷雨頻繁, 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現場指揮部明確, “視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救援的最高要求”, 各方救援力量快速到位, 精心制定施救方案。

“再大的困難, 也要爭分奪秒、千方百計,

盡一切努力。 ”武警水電部隊三支隊政委李祥星說, 針對現場情況, 制定了“網格分區、分層搜尋;定位掏挖、由點拓面”的搶險戰法, 先用生命探測儀全方位探測生命信號, 再由破碎錘破碎巨石, 挖掘機進行作業面清理。 同時, 為每個工作面配備了專職安全員, 確保搶險官兵安全。

受領任務後, 武警交通部隊從昆明、綿陽、彝良、成都等地兵分多路星夜兼程趕赴災區。 他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 採取“救人為先, 掘道開進, 劃分區域, 逐層清理, 翻兜見底”的戰法, 精准作業、合力攻堅, 晝夜開展人員搜救和塌方體清理工作。

武警水電部隊全力挺進核心區開展救援, 在黃金72小時內爭分奪秒搜救失聯人員。 儘管現場環境異常複雜, 但是一線官兵充分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在核心區開展搜救任務,加緊清理作業面,為後續救援取得寶貴時間。

黨員衝鋒在前、決戰搜救一線,畢節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副中隊長、黨員先鋒隊隊長周家立利用可擕式搜救工具,經過5小時挖刨,搜尋到3名失聯人員。為了最大限度保護遇難者遺體,他用手刨的方法,把埋在碎石和泥土中的人員順利抬出。手指被劃破了,因為持續用力小腿深深陷入泥土中,可他卻毫無察覺,帶領戰士們又投入到搜救中。

災情就是命令,800余名公安幹警立即趕赴現場,維護治安秩序,核查失聯人員。民兵預備役分隊一面協助穩定救援秩序,一面走村入戶排查險情,幫助轉移受災群眾和物資。

據瞭解,此次山體崩塌造成納雍縣張家灣鎮普灑村多個村民組受災,截至29日17時30分,救援現場已搜救出25人,其中17人死亡、8人受傷,仍有18人失聯。(王麗 駱飛 李平)

畢節發佈

監製:張培立

編審:金明忠

編輯:黎榮

見習編輯:張河源

在核心區開展搜救任務,加緊清理作業面,為後續救援取得寶貴時間。

黨員衝鋒在前、決戰搜救一線,畢節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副中隊長、黨員先鋒隊隊長周家立利用可擕式搜救工具,經過5小時挖刨,搜尋到3名失聯人員。為了最大限度保護遇難者遺體,他用手刨的方法,把埋在碎石和泥土中的人員順利抬出。手指被劃破了,因為持續用力小腿深深陷入泥土中,可他卻毫無察覺,帶領戰士們又投入到搜救中。

災情就是命令,800余名公安幹警立即趕赴現場,維護治安秩序,核查失聯人員。民兵預備役分隊一面協助穩定救援秩序,一面走村入戶排查險情,幫助轉移受災群眾和物資。

據瞭解,此次山體崩塌造成納雍縣張家灣鎮普灑村多個村民組受災,截至29日17時30分,救援現場已搜救出25人,其中17人死亡、8人受傷,仍有18人失聯。(王麗 駱飛 李平)

畢節發佈

監製:張培立

編審:金明忠

編輯:黎榮

見習編輯:張河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