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解放軍下一代核潛艇難題基本克服 潛艇用鋼性能超越美俄

【墨者善狩軍情解析825期】據新華社報導稱, 近日美國科學雜誌刊發了由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 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軍事專家指出, 如果這種超級鋼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 對於國防科技具有里程碑一般的意義。 這種鋼材可以作為中國下一代核潛艇的鋼材。

我們知道, 一些材料在硬度和延展性兩者屬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 硬度越大, 意味著這種材料的延展性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 這對於材料的再加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比如大家熟悉的陶瓷以及鈦合金等等。

因此研發一種即有硬度又有良好的延展性的材料, 成為武器裝備特別是核潛艇建造的關鍵點。 而中國本次突破的錳鋼可以在2200兆帕的屈服強度的情況下, 還能保證良好的延展性。

根據公開資料, 在早期潛艇用鋼的屈服強度只有數百兆帕, 1940年以前, 潛艇用鋼只有220MPa, 下欠深度不會超過20米, 否則就會被巨大的水壓將潛艇殼體壓變形。 目前美國公開的核潛艇用鋼的屈服強度為890MPa的H130鋼, 確保潛艇下潛深度達到數百米。 一個值得正視的問題是, 日本在潛艇用鋼領域也比較先進, 其研發的NS110鋼屈服強度已達到了1080MPa級。 俄羅斯最新的潛艇用鋼屈服強度達到了1170MPa。

據軍方之情人士透露, 我國的艦用特種鋼研製也達到了相當的技術水準, 某型艇用耐壓殼體用鋼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合金設計和生產工藝, 不僅強度高, 還具有高韌性和耐海水腐蝕性能。

軍事專家指出, 如果新研發的鋼材應用到未來的下一代核潛艇上, 這種屈服強度是美國將近兩倍的鋼材將讓中國核潛艇的下潛深度遠遠超越美俄核潛艇。

不過也有軍事分析人士指出了這種材料的缺陷, 這種屈服強度下的鋼材, 在建造核潛艇的時候焊接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加之其韌性和耐腐蝕性是一個未知數, 因此能否成功應用到核潛艇這種長期在惡劣環境中工作的領域, 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