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到開學季!呼和浩特人那二年的開學記憶,你還記得多少?

最近又到了忙碌的開學季

小編今天帶你們回憶

『那二年的開學季』

以前

開學了不想回

現在

想回也回不去

60後、70後開學

還記得當年背米帶菜住校的日子嗎

▽穿上媽媽納好的鞋子去上學。 多數孩子選擇在學校寄宿, 好久才能回一次家。

▽宿舍的床單是清一色的富貴牡丹, 大夥兒的水杯和臉盆是清一色的搪瓷製品。

▽家境好的, 身上還能帶點兒錢, 到學校買點兒菜票。 一路上緊緊捂著裝錢的口袋, 生怕掉出來。

▽家境不太好的, 就帶一份罐裝或者瓶裝的鹹菜或者辣子。 最招人羡慕的, 是那些帶著雞蛋或者鴨蛋來的同學。

▽書包基本靠“傳宗接代”, 哥哥姐姐背完弟弟妹妹繼續背。

▽等新書發下來, 拿回家找幾張報紙小心翼翼地包起來。

▽那會兒還沒有食堂, 沒有餐桌。 到了飯點, 同宿舍的好兄弟或好姐妹們去指定地點打好飯菜回來, 抱著鋁飯盒圍在一起吃飯。

▽大鋁盒足足能裝半斤米,但在彼時物資匱乏的年代,頓頓都能吃到大米還是件很奢侈的事。那個時候,每天啃著饅頭,再嚼著白菜土豆,照樣高興得像個爺。

▽通訊不發達,學生們喜歡靠書信來往。後來有了電報的廣泛使用,同學們和家人的溝通才便利了許多。

80後、90後開學

還記得當年最期待包書皮的日子嗎

▽假期太過“放縱”而沒有完成的假期作業,得硬著頭皮在開學前一晚通宵趕出來。

▽開學前要跟著爸媽去文具用品店裡買新文具。

▽數理三件套之圓規、直尺、三角板漸漸成了開學必備新文具。

▽印著乘法口訣的鉛筆盒是小時候開學時的經典款,用的時間長了就會生銹。

▽帶吸鐵的軟包鉛筆盒也曾流行過一段時間,透著萌萌的傻氣。後來到了中學,輕便的筆袋開始風靡市場。

▽開學前一夜,用普通小刀或者卷筆刀把鉛筆都削得尖尖的,整齊地擺在筆盒裡。

▽開學最期待的就是發書。老師們當天不會講課,而是讓學生自由看書。也有不少學校的老師會組織學生去操場清理雜草。

▽最喜歡新書發下來以後包書皮的環節。大家用的都是家裡的舊掛曆,白色的背面朝外,包好後寫上科目的名稱。後來才有了五花八門的筒裝彩紙和透明書皮。

……

這樣的開學記憶

00後和10後們可能不會懂

關於開學季的回憶

歡迎各位核桃粉留言補充

我們一起來叨啦

▽大鋁盒足足能裝半斤米,但在彼時物資匱乏的年代,頓頓都能吃到大米還是件很奢侈的事。那個時候,每天啃著饅頭,再嚼著白菜土豆,照樣高興得像個爺。

▽通訊不發達,學生們喜歡靠書信來往。後來有了電報的廣泛使用,同學們和家人的溝通才便利了許多。

80後、90後開學

還記得當年最期待包書皮的日子嗎

▽假期太過“放縱”而沒有完成的假期作業,得硬著頭皮在開學前一晚通宵趕出來。

▽開學前要跟著爸媽去文具用品店裡買新文具。

▽數理三件套之圓規、直尺、三角板漸漸成了開學必備新文具。

▽印著乘法口訣的鉛筆盒是小時候開學時的經典款,用的時間長了就會生銹。

▽帶吸鐵的軟包鉛筆盒也曾流行過一段時間,透著萌萌的傻氣。後來到了中學,輕便的筆袋開始風靡市場。

▽開學前一夜,用普通小刀或者卷筆刀把鉛筆都削得尖尖的,整齊地擺在筆盒裡。

▽開學最期待的就是發書。老師們當天不會講課,而是讓學生自由看書。也有不少學校的老師會組織學生去操場清理雜草。

▽最喜歡新書發下來以後包書皮的環節。大家用的都是家裡的舊掛曆,白色的背面朝外,包好後寫上科目的名稱。後來才有了五花八門的筒裝彩紙和透明書皮。

……

這樣的開學記憶

00後和10後們可能不會懂

關於開學季的回憶

歡迎各位核桃粉留言補充

我們一起來叨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