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從抱殘守缺的日本圍棋規則看國際化時代圍棋規則

編者按:在中國圍棋規則演進史上, 陳祖源老師必然是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陳祖源老師曾發表了《圍棋規則新論》、《圍棋規則演變史》等大量對中國圍棋規則演進產生重大影響的學術文章。 弈客也發表了陳老師的AlphaGo學習人類圍棋思維成功是圍棋對人工智慧的一大貢獻、規則邏輯與電腦邏輯等等卓有見識的規則討論文。 現繼續呈現陳祖源老師在第四屆杭州棋文化峰會上大會上關於世界圍棋規則統一的論文報告的精華部分~

二, 規則統一漫漫路

2、抱殘守缺的日本規則

在中國規則作出巨大讓步的同時,

處於優勢方的日本理所當然的接受了中國規則的讓步, 沒有想過他們是否也需要向中國規則學什麼, 根本沒有想過中國為什麼要堅持數子,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規則有重大的缺陷。 直到五十年代吳清源對日本規則提出挑戰時, 日本棋界才意識到日本規則的確有毛病。 這就是著名的吳清源“最後一劫”問題。

1948年, 在日本讀賣新聞社舉辦的吳清源與岩本薰十局賽的第一局的局終時, 如圖單官都已收完, 黑棋在在A位提子或B位粘劫, 棋局即可結束。 但這時執黑的岩本薰提出, 這最後一個劫他不粘了, 就這樣終局, 理由是劫材他多, 這個劫是他的。 以我們來看, 當然還是粘為好, 但無論是粘或不粘對結果沒有影響。 但按日本規則這是有差別的。 不粘, 這裡有4目, 粘了(或提了)就只有3目, 相差1目。 黑方認為這個劫他打得贏, 就不願意損這1目, 這樣就引起了爭議。 由於這盤棋已是白棋贏了, 當時也就馬馬虎虎地以“白棋1目或2目勝”而了事。 但本因坊秀哉對此類爭議有過意見:“如劫材較多可以不消這最後一劫”,

並被記錄在案, 於是後來又改為白棋1目勝

這一爭議在日本棋壇引起很大反響, 原先日本無書面的圍棋規則, 在這一事件的促使下, 日本棋院在第二年, 1949 年的 10月 2日頒佈了日本的第一部圍棋規則:《日本圍棋規約》。

其中對最後一劫的問題規定:緊氣劫必須補, 寬氣劫不必補。 因此此例黑要補。 但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顯然未必, 這“緊氣劫”、“寬氣劫”的概念並不確切, 這樣的規定的合理性也沒有依據。

時隔11年以後, 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主角還是吳清源, 只不過位置倒了。

那是1959年日本每日新聞社舉辦的吳清源與高川格三番棋的第二局的局終。 盤面黑棋好4目, 當時日本的規定是黑貼4目半, 因此執白的吳清源勝半目。 但是高川格認為白棋應在中央A處補一手, 否則會有問題, 而補一手白棋就要輸半目了, 吳清源不願意補。 不補有什麼問題呢?

如上圖黑1斷至白6,中央成劫。吳清源認為此劫他能贏,因而不補。

但是按日本規則中的所謂“緊氣劫”、“寬氣劫”的規定,日本棋院判定白棋要補,從而白棋輸半目。吳清源對此表示了強烈的反對,並因此而對日本規則提出了質疑。吳清源指出日本規則不合理,認為“目前中國實行的規則最為合理”,並向日本棋院提出責難。日本棋院不得不在1962年成立了規則改革委員會來修訂規則,成員有前田陳爾九段、藤田梧郎六段以及著名圍棋理論家安永一和林裕。經過兩年多的工作他們於1964年12月提出了一個規則修訂版,並刊登在《棋道》雜誌上。這個規則修訂版的具體內容尚待查證,但從後來池田敏雄的描述來看,他們的基本思路和池田敏雄是一致的,即引入著手平衡。但是這個方案被擱置了,事實上也就是被否定了。1968-1969年間池田敏雄在《圍棋新潮》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圍棋規則研究文章。由於文章非常全面,有大量的圖例,通俗明白,也提出了改造日本規則的明確的方案,再加上池田敏雄本人被稱作為日本電腦之父的著名科學家的影響力,以及他與日本棋界的良好關係。池田敏雄的研究在日本乃至在國際圍棋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是池田敏雄的意見同樣被日本棋院無視了。

一直到1984年吳清源在自傳《天外有天》中說日本棋院“承認棋院規則有不完備之處,約定儘快研究出完善規則之策。可是事隔二十五年後,直至今天,關於修改規則一事仍然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後,日本棋院才於1989年頒佈了正式的日本圍棋規則。這一規則對於規則的缺陷不是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而是製造出一些奇特的理論來為錯誤找依據。他們沒有採納規則改革委員會提出的方案,也無視池田敏雄的研究,原因可以想像,因為那會使規則向中國規則靠攏。如果研究了三十年問題解決了,但卻是承認三十年前的爭議吳清源是正確的了,日本棋院顯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其實池田敏雄的方案已經是非常的為日本規則考慮了,他的改革並不徹底,他說:“如果日本沒有一套合理的規則,那麼將來當圍棋更加國際化的時候,中國規則很可能成為世界規則。但即使我們放開國家的觀念,考慮到比目規則的優點(如果能夠使之合乎邏輯的話),我們也亟需將其合理化。”遺憾的是日本規則連這一點都不願意,寧可抱殘守缺。

二,規則統一漫漫路

3、國際化時代圍棋規則

前面這些都是在中國和日本的內部,都還是在自我完善,而隨著1988年富士通杯、應氏杯等國際圍棋比賽的出現,池田敏雄預言的圍棋規則的統一問題開始真正的出現了。首先是應昌期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應氏規則,並且創立了獎金最高的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來推行他的應氏規則,並且旗幟鮮明的提出圍棋規則的科學合理和統一。而後韓國和中國又舉辦了多個國際圍棋比賽,掀起了圍棋的國際化和世界推廣的熱潮,規則統一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2004年至2006年期間在應昌期基金會的宣導下曾經先後舉行了五次國際圍棋規則研討會,一度圍棋規則統一的呼聲甚高。

2008年第一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第一次以奧運會模式以國際組織的名義舉行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作為國際智力運動聯盟的成員的國際圍棋聯盟(IGF)如果連一個公認的規則都沒有,那實在是非常有損圍棋和圍棋組織的形象的。於是在在中國方面建議下筆者提出了一個基於子空皆地原理又包容了日本規則的新規則,在國際圍棋聯盟的會議上經過認真的討論,得到日本棋院韓國棋院和美國圍棋協會等參會方的一致同意,通過成為了第一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圍棋規則。這是圍棋規則統一路上邁出的歷史性的第一步。

在圍棋傳向世界的同時,規則的問題也同樣走向了世界。在圍棋快速國際化的影響下美國和歐洲的圍棋組織也開始關注規則。由於歐美的圍棋傳於日本,他們的規則當然也是日本規則。雖然早在17世紀傳教士和商人就已經把圍棋和有關圍棋的資訊從中國帶到了歐洲,但那個時代的圍棋傳播太零星,沒有在西方真正的流傳開來。直到19世紀後期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全面開放,圍棋才開始從日本比較顯著的向西方向世界傳播,那當然是日本規則形式的圍棋。在歐洲曾經已經有了一點的中國式的圍棋不復再見,連Wei-Chi這個中國名也被Go這個日本音取代了。

但是當歐美的愛好者關注研究圍棋規則時,他們很快的就注意到了日本規則的毛病,他們的研究成果最後體現在1992年公佈的美國圍棋協會(AGA)規則上。這個規則也是日本式的數空規則,但是引入了著數相等的原則,完全解決了日本規則的毛病,但最後的結果卻完全的等效於中國規則。AGA規則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在中日以外的協力廠商提出的規則,並且是在日本規則的傳統範圍內產生的,更而且它是在與中國無關中國沒有加以任何影響的情況下產生的,它的立場的客觀性增加了它的影響力。隨後,法國圍棋協會、英國圍棋協會也在AGA規則的基礎上制訂了自己的圍棋規則。關於這方面的詳細情況見本文的附件1《當今世界圍棋規則概貌》。

但是圍棋規則的統一仍然困難重重,因為圍棋的兩大國日本和韓國始終對規則統一持消極回避的態度。圍棋規則的統一從一開始就不是技術問題。日本規則有毛病,不如中國規則,這只要懂一點圍棋的人就能體會到,不需要很深的規則理論研究。2004年至2006年期間那五場國際研討會已經把其中的問題研究得清清楚楚了。但作為曾經的圍棋主導國日本不願意承認規則不如中國,千方百計回避規則問題。另一個圍棋大國韓國的圍棋學自日本,規則也是全盤日本化的。雖然本來他們不應該有日本那樣強大的傳統束縛,但是作為當今最大的競爭對手也不願意看到規則向中國靠攏。特別是曾經發生過幾次由於死子差錯引發的爭議,一盤棋的結果體現在棋盤上,死子不過是輔助點數的一種方法,客觀存在的結果不應該會因為方法上的問題而改變,中國輿論對韓國(日本)規則的指責也使韓國方面難堪。

當然也有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其他地方,由於圍棋傳自日本,還由於很長時期以來日本和韓國對圍棋的推廣付出了較大的努力,很多地方的圍棋活動受到日本和韓國的資助,因此基本上還是使用日本規則。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原因——日本規則計算比較簡單,作為普通愛好者習慣于簡單而忽略了因簡單帶來的損害。因此除了中國,當今世界圍棋界日本規則還是主流,這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狀。

如上圖黑1斷至白6,中央成劫。吳清源認為此劫他能贏,因而不補。

但是按日本規則中的所謂“緊氣劫”、“寬氣劫”的規定,日本棋院判定白棋要補,從而白棋輸半目。吳清源對此表示了強烈的反對,並因此而對日本規則提出了質疑。吳清源指出日本規則不合理,認為“目前中國實行的規則最為合理”,並向日本棋院提出責難。日本棋院不得不在1962年成立了規則改革委員會來修訂規則,成員有前田陳爾九段、藤田梧郎六段以及著名圍棋理論家安永一和林裕。經過兩年多的工作他們於1964年12月提出了一個規則修訂版,並刊登在《棋道》雜誌上。這個規則修訂版的具體內容尚待查證,但從後來池田敏雄的描述來看,他們的基本思路和池田敏雄是一致的,即引入著手平衡。但是這個方案被擱置了,事實上也就是被否定了。1968-1969年間池田敏雄在《圍棋新潮》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圍棋規則研究文章。由於文章非常全面,有大量的圖例,通俗明白,也提出了改造日本規則的明確的方案,再加上池田敏雄本人被稱作為日本電腦之父的著名科學家的影響力,以及他與日本棋界的良好關係。池田敏雄的研究在日本乃至在國際圍棋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是池田敏雄的意見同樣被日本棋院無視了。

一直到1984年吳清源在自傳《天外有天》中說日本棋院“承認棋院規則有不完備之處,約定儘快研究出完善規則之策。可是事隔二十五年後,直至今天,關於修改規則一事仍然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後,日本棋院才於1989年頒佈了正式的日本圍棋規則。這一規則對於規則的缺陷不是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而是製造出一些奇特的理論來為錯誤找依據。他們沒有採納規則改革委員會提出的方案,也無視池田敏雄的研究,原因可以想像,因為那會使規則向中國規則靠攏。如果研究了三十年問題解決了,但卻是承認三十年前的爭議吳清源是正確的了,日本棋院顯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其實池田敏雄的方案已經是非常的為日本規則考慮了,他的改革並不徹底,他說:“如果日本沒有一套合理的規則,那麼將來當圍棋更加國際化的時候,中國規則很可能成為世界規則。但即使我們放開國家的觀念,考慮到比目規則的優點(如果能夠使之合乎邏輯的話),我們也亟需將其合理化。”遺憾的是日本規則連這一點都不願意,寧可抱殘守缺。

二,規則統一漫漫路

3、國際化時代圍棋規則

前面這些都是在中國和日本的內部,都還是在自我完善,而隨著1988年富士通杯、應氏杯等國際圍棋比賽的出現,池田敏雄預言的圍棋規則的統一問題開始真正的出現了。首先是應昌期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應氏規則,並且創立了獎金最高的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來推行他的應氏規則,並且旗幟鮮明的提出圍棋規則的科學合理和統一。而後韓國和中國又舉辦了多個國際圍棋比賽,掀起了圍棋的國際化和世界推廣的熱潮,規則統一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2004年至2006年期間在應昌期基金會的宣導下曾經先後舉行了五次國際圍棋規則研討會,一度圍棋規則統一的呼聲甚高。

2008年第一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第一次以奧運會模式以國際組織的名義舉行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作為國際智力運動聯盟的成員的國際圍棋聯盟(IGF)如果連一個公認的規則都沒有,那實在是非常有損圍棋和圍棋組織的形象的。於是在在中國方面建議下筆者提出了一個基於子空皆地原理又包容了日本規則的新規則,在國際圍棋聯盟的會議上經過認真的討論,得到日本棋院韓國棋院和美國圍棋協會等參會方的一致同意,通過成為了第一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圍棋規則。這是圍棋規則統一路上邁出的歷史性的第一步。

在圍棋傳向世界的同時,規則的問題也同樣走向了世界。在圍棋快速國際化的影響下美國和歐洲的圍棋組織也開始關注規則。由於歐美的圍棋傳於日本,他們的規則當然也是日本規則。雖然早在17世紀傳教士和商人就已經把圍棋和有關圍棋的資訊從中國帶到了歐洲,但那個時代的圍棋傳播太零星,沒有在西方真正的流傳開來。直到19世紀後期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全面開放,圍棋才開始從日本比較顯著的向西方向世界傳播,那當然是日本規則形式的圍棋。在歐洲曾經已經有了一點的中國式的圍棋不復再見,連Wei-Chi這個中國名也被Go這個日本音取代了。

但是當歐美的愛好者關注研究圍棋規則時,他們很快的就注意到了日本規則的毛病,他們的研究成果最後體現在1992年公佈的美國圍棋協會(AGA)規則上。這個規則也是日本式的數空規則,但是引入了著數相等的原則,完全解決了日本規則的毛病,但最後的結果卻完全的等效於中國規則。AGA規則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在中日以外的協力廠商提出的規則,並且是在日本規則的傳統範圍內產生的,更而且它是在與中國無關中國沒有加以任何影響的情況下產生的,它的立場的客觀性增加了它的影響力。隨後,法國圍棋協會、英國圍棋協會也在AGA規則的基礎上制訂了自己的圍棋規則。關於這方面的詳細情況見本文的附件1《當今世界圍棋規則概貌》。

但是圍棋規則的統一仍然困難重重,因為圍棋的兩大國日本和韓國始終對規則統一持消極回避的態度。圍棋規則的統一從一開始就不是技術問題。日本規則有毛病,不如中國規則,這只要懂一點圍棋的人就能體會到,不需要很深的規則理論研究。2004年至2006年期間那五場國際研討會已經把其中的問題研究得清清楚楚了。但作為曾經的圍棋主導國日本不願意承認規則不如中國,千方百計回避規則問題。另一個圍棋大國韓國的圍棋學自日本,規則也是全盤日本化的。雖然本來他們不應該有日本那樣強大的傳統束縛,但是作為當今最大的競爭對手也不願意看到規則向中國靠攏。特別是曾經發生過幾次由於死子差錯引發的爭議,一盤棋的結果體現在棋盤上,死子不過是輔助點數的一種方法,客觀存在的結果不應該會因為方法上的問題而改變,中國輿論對韓國(日本)規則的指責也使韓國方面難堪。

當然也有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其他地方,由於圍棋傳自日本,還由於很長時期以來日本和韓國對圍棋的推廣付出了較大的努力,很多地方的圍棋活動受到日本和韓國的資助,因此基本上還是使用日本規則。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原因——日本規則計算比較簡單,作為普通愛好者習慣于簡單而忽略了因簡單帶來的損害。因此除了中國,當今世界圍棋界日本規則還是主流,這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