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男子血壓突然飆升,竟因10年前嚇到了

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鄒芸 謝晨

收縮壓195(mmHg), 舒張壓122(mmHg), 比正常值高出了30%多, 40多歲的陳先生這個禮拜的日子被高血壓折磨的很難受, 從來沒有高血壓史的他在一周前突然發病, 用了4種降壓藥才勉強控制住。

“這一年裡還有反復心悸。 ”陳先生揉著胸口說, 這些症狀的發病沒有規律, 還有發冷、多汗、饑餓感, 總之是渾身難受。

是人到中年後的身體不適嗎?在樹蘭(杭州)醫院, 陳先生的診斷卻讓他大吃一驚, 原來這些症狀, 都是和他10年前坐飛機受驚有關係。

進入CT室、磁共振室, 他為何不舒服?

近段時間病情越發嚴重滯後,

陳先生先後去了幾個醫院就診, 有醫生懷疑是複雜性高血壓, 也有考慮是嗜鉻細胞瘤的, 但都沒有確診。

最後到了樹蘭(杭州)醫院, 入院後, 為了排查病因, 內分泌科徐明智主任醫師心電監護和安全措施保護的情況下, 做了一個“小實驗”——嘗試停藥。

結果令人意外, 持續3天的心電監護顯示陳先生的各項指標都非常穩定, 包括血壓以及血兒茶酚胺檢查等。 此外, 徐明智還捕捉到“蛛絲馬跡”——在進入做CT、磁共振的房間時, 可以發現陳先生會表現出明顯不適。

在進一步詳細談話中, 徐明智醫生發現, 最近一段時間陳先生病情加重, 恰逢家人外出旅遊, 他獨自生活, 這讓醫生不由地懷疑會不會是心理方面的問題, 因此隨即邀請該院精神衛生科李旭娟副主任醫師會診。

在李旭娟醫生的細細詢問下, 陳先生回憶到, 十年前一次坐長途飛機的經歷:當時從美國飛回上海, 快到的時候突然遇上了強氣流, 導致飛機急速下降, 一下子整個人都嚇呆了!

十年前坐飛機受驚 病情加重成了“心身病“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繩。 ”此後, 一到密閉的環境中(如公車、地鐵、電梯等), 陳先生就容易出現心慌、胸悶、呼吸不暢等, “所以從那之後, 我上樓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 出差能坐火車就不坐飛機……也由此錯過了許多很好的工作機會。 ”陳先生是一名企業高管, 平時工作比較忙, 東奔西跑, 工作壓力大。 幾年前, 他曾到其他醫院就診, 被診斷為焦慮症, 但忌諱吃藥, 一直沒有接受正規治療。

和《秘密花園》的男主一個病?這不是電視劇裡才能看到的劇情嗎?

經徐明智主任醫師排除內科疾病, 並結合李旭娟副主任醫師的專業評估, 診斷陳先生患有“場所恐懼症”, 該病為特殊場合下的焦慮障礙, 患者到一些封閉環境下就會出現急性焦慮發作, 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瀕死體驗。 因此, 這些患者就常常回避到封閉的環境中。

陳先生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壓力激素升高, 於是引發了高血壓, “其實他在十年前, 就該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了。 很多患者以為只要不去那些地方就會萬事大吉, 其實不然, 長期的回避與壓力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有些患者不單有場所恐懼症, 他們還會共病廣泛性焦慮, 抑鬱症, 社交恐懼症等。

該患者出現的高血壓其實是‘假性高血壓’,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心身疾病, 在綜合醫院尤其多。 一些胃潰瘍, 慢性胃炎, 慢性疼痛, 耳鳴, 腦鳴甚至糖尿病的患者也有這樣的情況。 、

經過服用抗焦慮的藥後, 陳先生的血壓控制住了。

兩位主任醫生均提醒,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 各群體精神壓力均增大, 如果出現一些血壓波動大、慢性疼痛、胃部不適、心慌心悸等軀體症狀, 相關科室檢查無器質性疾病, 尤其合併睡眠障礙的需引起重視, 要考慮可能是心理因素相關的軀體疾病。 需注意調節生活節律, 合理安排工作, 持續時間長的話儘早到精神衛生科或心理科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相應治療。 “長期拖延不治, 可能會導致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